-
2020-08-29 13:45:34 12 0 2176
-
已认证2022-11-03 11:30:23 12 0 217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按史料说,仓颉造书两卷,隋时失于兵火,现存只有二十八字。颉,音读古音jia去声为准,读jie去声为错。颉,是传说中的怪兽一一青狗。现出土比常说的甲骨文还要早一些年限的上古骨刻文中,颉字象形为“一只丑怪 的狗”或类似犬类的动物形。
这二十八字名为“仓颉鸟兽迹文”,有多种破译版本。宋代时有人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个字的本身已包含了汉字构成法中的象形、会意方法。
当代西安谢子展先生破译为:“之己之乙,虚乎篝友,所奉米牲,戊刉(jī)卉(ni)酿,有犬背隹(zhuī),支鼓益血,亡弔渊朱。文意是:从己日至乙日一连七天,在虚、扈之地以篝(篝火)祭祭友。所奉祭的有米、牲,持盾牌起舞并杀母羊,有美酒,有犬下面有鸡,置鼓为乐,请享用鲜血。弔祭在渊中的丹朱?!?br>
这二十八个字,疑似清初人托汉代造的古文字,其字形状与今时山西陶寺、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夏陶”刻画文相近,更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水文字接近。清人重考据,喜好古。另,托古、造古是从古到今以来儒家人的劣习之一!一一杨牧青整理 查看更多2018-02-11 15:17:19 4 1 2175 -
已认证
石广生生活日记 对话
夜有所梦
连续三天阴雨湿冷,晨练被迫中断。遇到常于清晨遛狗的邻居总是问:先生怎么最近没练功???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半夜里梦见自己和武友余功保罗为民肖威们去参加一个单位的庆典,表 msp; 半夜里梦见自己和武友余功保罗为民肖威们去参加一个单位的庆典,表演后一位戴眼镜的财务人员通知我们去领演出劳务费。每人的劳务都是装在信封里的。轮到我领取的时候,财务从眼镜架后边投来鄙夷不屑的眼神,冷冷地说:“你的表演,功夫不到家,演出费不给了”。我自嘲地笑了笑说:“没事的,我不缺这点钱”。我正在自省最近工作太忙,荒废了武功的时候,不期转身一看,只见那财务人员,偷偷地把信封里的钱抽了出来,揣在自己的口袋。这样也罢,还居然拿着圆珠笔在我的名字上打了个叉。我怒不可遏,一把将他揪住,那人竟然起腿企图踢我,半空中被我抓住小腿,掀翻在地,按住道:“说我功夫不到家不是?现在让你尝尝我的厉害。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我连劈三掌。只听见被里传来声音:“你干嘛打我,还喊一二三?”我睁开眼睛,天还黑呼呼的,一看手表:凌晨4:25。
唉呀呀,古有曹孟德梦里杀人,今有黑马刀客梦里打人。惭愧惭愧。
石广生记 查看更多2018-03-10 09:59:06 14 1 2175 -
田革祥创作日记 对话
长时间不画兰草了,练练手。课堂示范国画写意兰草
2018-09-02 12:02:05 5 0 2175 -
马曙光创作日记 对话
马曙光作国画山水,《大山的呼唤》
四尺整张竖幅,
用泼墨泼彩法为之,
诸位同仁专家看到,请多指教:2019-06-02 13:51:26 2 0 2175 -
2020-07-09 10:43:26 4 0 217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的创作和水墨画创作之不同之处”童心写历(20)
中国焦墨画的创作和水墨画创作之不同在用水,觀念上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這表明我是画焦墨的逆行者,心中各有一把尺,主要原因是以绘画方法不同,所以 方法不同,所以我画焦墨一点水都不用。
中国焦墨画作品用枯骨笔墨,和用枯笔渴墨技巧来创作。大自然生態環境,山川河流,石窟,岩画、汉画、最深層的心寧思維,艺术與心血脈相連,刻石皴法,組織笔刀刻法弱和强,黑和白,阴阳循環,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很值得欣賞的高雅艺术,代表者我的思想和創新理念,也代表著上我創作靈感上的價值觀,在一幅焦墨画創作上,先想好創作理念构成及靈感发挥,达到藝術最高境界。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抽像無極概念與演化,灵魂、生命與生活帶著我進入石窟藝術写生采风,从生活走进艺术创作。
马培童记于2020,03,06 查看更多2020-08-31 11:32:54 14 0 217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直播讲稿:古文字“春”字解读
网络直播抖音号:187 8149 447
时间:2021年1月30日早午
示意文字:春
文字形体的大概类归:简体字-繁体字/楷行草隶-小篆/简牍-金文/大篆 字/楷行草隶-小篆/简牍-金文/大篆-甲骨文/图纹。
讲解: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专职从事书法、国画艺术创作,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智库决策与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善甲骨金文书法,工楷行草隶榜诸体;擅水墨大写意山水,兼人物、花鸟画,多艺术、文化、社会评论,撰有近百余万字文论,从艺术创作到学术思想业已形成风格鲜明、观点独到的体系。
力倡并主导“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和“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是新时代甲骨文信息综合研究和上古文化研究独立学者,全球把甲骨金文以书法形式推上区块链的第一人,水墨三晋、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与陕西八景?杨牧青书画文化行发起者、主创艺术家,也是较早开展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走进重点社区/院校/企业发起者、主讲人。
大家好,本来“天、地、时、空”四个字分享完了,想稍作休整后再围绕甲骨文为主线,为爱好者分享汉字与书法、与文化、与生命的关系。但,是夜读网文发现一些民俗专家说“属相不以立春节为算”,气象学者又说“立春不是春天的开始”……阅后让人惊诧不已和忧思忡忡。网上的留言、评论五花八门,中国几千年来甚至上万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怎么走到今天都不对了呢?都不行了?是古人糊涂了还是现代人聪明了?于是加之马上又要“立春”了,今天就赶急有了甲骨文“春”字解读的初见。
古中国华夏族人的“历法”比“属相”比“现代气象学”要早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属相是对历法再一次的通俗的、民俗的表达方式,天地地支的属性决定着属相的本来;现代气象学是对古天文学、古物候学体系的再分化,并且是以西方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发展为基础对天气变化进行判断的一个新学科,不能以此来推翻或淡化中华先祖的智慧结晶。不论是“属相”还是“春天”,均是以“立春”为算的,这是正法眼藏。
“立春建寅”为始从夏代起就已经通行通用了,以“节令”指导农事、人事、国事等。虽然商代建丑、周代建子的为始改动,但“立春”为起始“节令”是遵循天体星辰“北斗七星斗柄指寅”和“太阳黄经到达315°”传承至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情。倘若,人类没有了北斗七星的识位辩方、没有了太阳轨迹的运行坐标,那人类还能谈什么科学,还能谈什么文明啊?!
同时,我们又禁不住的发问,立春建寅为始的“夏历”从四千多年前“夏代”已经产生并普遍使用了,这足以证明古中国的夏代必然是存在的?。。〉?,近现代考古、社会、史学等为什么又要象脑袋患了失忆症一样的怀疑华夏民族的“夏代”不存在并且还要花费那么大的财力、物力的代价去证实呢?非要证实给某某国际要看吗?!难不是在某种意识作俑和鼓捣下挖了个大坑又要回填这个大坑吗?!如果是这样,那真就是瞎折腾、劳民伤财的对不起华夏先祖和当世人民了!
前面我分享了云、雨、雷、电、神、天、地、时、空八个字,过去对帝、黄、皇、尧、殷、商、周、文、学、孔、鼎、康等字也有解读片段,以及对《山海经》和盘古氏的论述、伏羲氏的解析、轩辕黄帝故里和行迹、尧王故里和行迹、大禹故里和行迹,还有夏人起源和夏文化生成等,陆续整理成网络文稿已发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随着“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和“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纵深研究,在广为传播与慧识共鸣中讫以海内外共鉴。
春字,传统的说法是“会意字”,按我说应该是会意加象形、加指事的一个字。通常的说法是,春字,甲骨文字形从艹(草/木象),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和隶变以后,“日”之外,其它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之首,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东汉许慎(约58年-约147年)《说文解字》:“春,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昌纯切?!钡比唬褂行矶喙赜凇按骸钡拇示渚痛瞬幌兴盗?。
春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的形体变化非常大,但有一个共同的“日”字符没有变,这就是“变中不变”的秘密,也是“人虽变但道不变”的秘密。至于西汉经学家、高官大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闭飧?emsp;“不变”是另一层意思,他说天变了道就变了……其实这是他还没有弄究竟、弄明白“道”真正是什么,与我以“春”字三千多年来共同的“日”字符“不变”是不同的境地。
甲骨文“春”字以“日”字外围象草木形是对的。此草木为莽野草丛或水畔草丛。特别《甲骨文合集?8627字》这个形的“春”字,没有写出重要的“日”字符,说明了当为深秋黄昏后“日暮苍山远”的时候产生的一个文字景像。因是我说,古文字中“莫”、“暮”、“墓”、“幕”等都与此“春”字有关。如果有机会你去水畔芦苇丛观察一下太阳落山时的景象,当然手中要持一个“屯”才行,否则弄不明白。
“日”字符未变,指的是太阳。但会发现有不同形状的“太阳”,这是因观测的时间(早晨/黄昏)、地点(山头/平原)不同而产生的视像投影。
还有《佚.784(甲)》《乙.5319(甲)》《甲.1154号》都没有写出重要的“日”字符,而且《佚.784(甲)》《乙.5319(甲)》中这个“春”字是讲“标准”的,也是为对应历法节令的。特别在春秋时期《蔡侯墓?残钟四十七片》那个金文的春字和战国时期《郭.语1.40、41》那个楚简的春字,通过“屯”字一个重要的“点”形符,更加的加强了“标准制定”意义和具有“指事示意”的意义。
观历代专家学者对“春”字的解读误释,关键问题就是出在了中间这个“屯”字符号上了,通?!八撇菽酒仆炼觯辽嫌分撞糠帧闭庵质鸵搴退捣ㄊ瞧畹?,甚至是错误的!
在甲骨文、金文的“春”字“表象表义寓意”上,“屯”这是古人“居邑者”在观测太阳运行轨迹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类似刻漏仪、参照仪。“居邑者”手持测日的工具以寻求更合适更宜居的地方,久之就形成了“屯”。人聚集留下来生存发展就是屯留、屯兵、村落(邨)的意思,这个“屯人”聚居多了就变成了“邑”,再放大就是“都”了……由是去仔细的思考一下,近时被某甲骨文研究者获得10万悬赏的那个“屯/蠢” 释读也是错偏的呵。
一个甲骨文,或一个古文字,就是一段故事,一段历史,隐含着华夏先民的无上智慧,映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必须要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才能谈人文,否则一切都是妄说!
其实,整个“春”字“表象表义寓意”完整的叙述是:负责观测太阳运行轨迹的古人(《山海经》中 “羲和生十日”、“后裔射日”等)在莽野草丛或水畔草丛,手持观测仪,对太阳晨昏不同的位置进行记录,图画成形,以形成字,根据太阳运行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标准,以“日”为核心为根本,参以“斗”对应“节令”的历法规律指导族群的生活生产,这是一个日、月、星并用的方法……所以就有了“立春为节令之首,为年之起始?!奔昂罄匆浴澳辍蔽ノ坏摹耙荒曛圃谟诖骸钡人捣?,及至阴阳五行、八方四维、神煞将星的纳入等等,这不仅是民俗文化、现代气象学文化,而且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精魂!
最后,我再为大家分享一下,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中国的汉字经过至少三千三百多年的积累至今,数量已经庞大,多达近十万个字,真、草、隶、篆等形体也是极其复杂多变的。
就甲骨文字来说,历120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约15万片龟甲兽骨残片中研究、考释、摘编,当前统计含一字多形的约6211字(见曹锦炎主编《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单个字头的约4500多字(见安阳学院 “殷契文渊”字库),能用楷体“隶定”的约2700多字(其中,已释读的约1200多字,见徐中舒编著《甲骨文字典》、于省吾编著《甲骨文字诂林》、黄德宽主编《商代甲骨文字形表》、马如森编著《殷墟甲骨文字实用字典》、陈年福编著《实用甲骨文字典》、刘兴隆编著《新编甲骨文字典》、刘钊、冯克坚合编《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
当前,我根据海内外甲骨文学术研究状态和国际性或国内重要的甲骨文书法展览信息(以2019年底为准)粗略估算,“体制内”还在世的甲骨文研究者大约三千多位(如社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教授、研究生),加上国外的估计也就五千多人(以日本、英国、美国“汉学研究”为反映点)。
能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或以书法为名介于学术性半研究状态的约三万多人(这些人大都是“体制外”属于民间的、社会的。)最奇葩的现象是,当今搞甲骨文专业学术研究者,每天和“文字”打交道,竟然不会写“书法”,甚至不懂“书法艺术”是什么,拿起毛笔写的(如题签、祝贺等)那些“甲骨文”比小孩子初学甲骨文书法写的还差劲。特别一些大名鼎鼎的甲骨文学术研究者,没有了罗振玉、胡厚宣等前辈那样既能学术研究的深度又能书法艺术的境界。
同时,在“甲骨文热”的趋势中平常一些专业从事书法艺术创作者,在没有任何古文字和甲骨文、金文学习、训练、积累情况下就“上马”甲骨文书法创作,并把“作品”推向大众,投向市场。更甚者,有的通过互联网之便大谈大讲甲骨文如何,金文如何,古文字书法又如何如何的……等等,抛出一些混淆视听的言辞和论调,不以羞愧先人为耻辱,而以自觉超越古人为光荣。
就今年来看(2021年1月底),随着国家层面对“古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近多年来喜欢、热爱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人多有数千万众,可谓是后劲十足,春天在望,草木欣荣!
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在线数据检索全部“甲骨文”信息时有七万七千多条,其中“甲骨文论文”有五万五千多条。在安阳学院“殷契文渊”字库介绍中说收录了两万多篇论文……这些“数据与信息”可以反映出学人们对甲骨文的热爱和重视,及其付出的辛苦工作和劳动成果。当然,还有许多“体制外”的民间的、社会的甲骨文研究者资料和信息看样子是由于“没有出版物或期刊论文发表”原因被录入数据库中,这是非常遗憾的!
互联网时代,一切学术资料和信息除了涉密的之外都是公开的,期望国家机构和部门对这些流落于“体制外”如流浪星星一样的甲骨文研究者要重视,给予及时的解决。我深信,“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发展传承”不是圈子内玩的事情,也不是金字塔尖上跳舞的,如果忽略、轻视民间的、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那将是一种最愚蠢的做法,中华民族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奉献。
甲骨文不是殷商王朝占卜之辞,按我的“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观点去看,重新去解读,今已被专家学者释读出的除了常见的三五百字可共识之外,其余在“释义解读”上大都是有偏差的,或错释误解的。关于这些问题我已经写了许多“甲骨文非卜辞说”的文稿,有待时日慢慢纵深研究和解读罢了。
甲骨文解密方法有五,一者,天象为源,生命为本。二者,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三者,以象取形,昭示民生。四者,神人共识,入于时境,拆合构件,窥其妙用,不应以今之眼观所知而标准于古之眼观所得。五者,清除卜辞阴霾,回归契字本来,穷究点画因由,形音义理共参,窥天鉴地察于人文始识甲文骨字之根由。
另,金文/大篆是长达800多年的周王朝使用的主体文字,上接晚商甲骨文,下启汉代隶书,前后延续约1000多年,至今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瑰宝之一。
甲骨文不是殷商王朝占卜之辞,它是商王朝使用的主体文字,是延续夏王朝图纹式的文字进行改革变化的,成熟的涌现在商中晚期的270多年之间,至西周早期后开始停止使用。自1899年从殷墟发现以来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术研究对象,是研究夏商周三个王朝的重要媒介支点,更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入门钥匙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之一。就书法艺术层面来讲,又将必会成为国际性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参见《纠正:甲骨文不是商王朝凡事都要占卜之辞的文字》一文)
A.还有人问我:“老师好,学书法不写楷书(如唐楷)能行吗?”
我严格的讲:“不行!坚决不行的!不写楷书就不是一个书法家,是忽悠日鬼人的书法家而已。如果开始不写楷书,打不下楷书的底子,上来就行行草书或甲骨篆书等,将来会落下书法气息韵致不足的后遗病症……”
B.有人反问我说:“老师,甲骨文、篆书都不是楷书,难道商周先秦的人都不是书法家吗?”
我说:“一者,准意义上的书法家这个称谓是秦汉时期形成的,至汉晋才定性定论的。先秦时期的人没有书法家的思维倾向和名称概念。二者,那是你不清楚什么是楷书,而是被一般的习俗的楷书观念束缚了,更不明白‘以楷作则’的核心是什么。商周先秦人用毛笔书写或契刻时时非常认真的,他们对笔画的处理态度就是‘楷则’,而且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是不同一般的,不会陷入文字艺术游戏状态中去,更不是为了艺术之名而搞书法的?!?br>C.也有人问了:“老师啊,那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当今有位书协领导说现代人的书法‘尚式’对吗?”
我说:“书法的艺术性质的发展形态和崇尚什么,这是时人创造、后人总结的一个大问题,没有错的。至于现代人尚式,按我来看,今人的书法、美术等艺术形态都是尚权、尚钱、尚吹的一个特殊时期,等后人去评价或盖棺定论吧?!?br>D.还有人问:“老师,书法的文化和意义是什么?”
我说:“讲起来这个话题太长,简说之就是,文字学、书法学、绘画学要与哲学、宗教学、中医学去关联的,这些又要与天文学、地理学去关联,在对艺术的高度浓缩与提炼中又要反映到生命学的本体上来,一切不能以人文原则的艺术都是扯淡,脱离了人的基本属性讲什么都是空谈,不论文化的还是艺术的,乃至资本的还是金融的。就甲骨文研究的问题,不要轻易迷信当今某些文字专家的权威,或某些专家编写的字典,或许他们的思想出发点建立在为了项目套现、职称晋升、仕途升迁等功利主义之上导致思维和认识有偏差,我们需要客观的、冷静的、科学的去对待辨析?!?br>E.复有人问:“老师,我写的甲骨文书法评委专家说我写错字了,我也是遵照甲骨文字典或者字帖写的,这又怎么说呢?”
我说:“正好将今天微聊一段摘此供思:‘呵,不要把<国家宝藏>娱乐性的电视当那么回事了,让他们做历史文化学术性质的栏目,那是找错门了,理解万岁,他们让影视演员坐场调侃就已经不是在讲国家宝藏而是玩玩国宝而已。反思一下,我们的万年华夏文化如今不自信且大面积的烂腐、专家们冒泡泡还不是近几十年的电视首当其要的传播功劳吗……就好像甲骨文书法一样,写甲骨文的把错误字写出来了,这应该首要的追责编写《字典》者,可是专家们却说写甲骨文的要去研究文字学、甲骨文等等……如果回过头去仔细发现,说这些话的专家(含编写《字典》的)大都不会写书法,而且更不懂书法艺术是什么……于是就出现了甲骨文书法在普及过程中涌现出总有那么些专家们胡扯胡讲的局面了呵……当然我是就事论事,不是否定所有专家学者劳动汗水与可取可用且有益有价值的成果的。’”
备注:原创文稿不易,多转发分享、多赞赏就行,祝四海升平,一切吉祥如意! 查看更多2021-01-31 10:53:28 11 0 2175 -
2022-02-17 16:17:13 18 0 2175
-
已认证
陈宗林创作日记 对话
为一买家赶制的名印,欢迎订制
2017-10-23 06:42:14 6 0 2174 -
安士胜生活日记 对话
十八的时候嘛也不懂,三十八的时候也没完全成熟,希望三十九的时候可以收获更多!不一一问候大家新年祝福了,希望大家2018年都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
2018-01-01 17:16:34 5 1 2174 -
秦发艺创作日记 对话
美。
男人之美在于度;
女人之美在于韵;
孩子之美在于真;
家庭之美在于和;
生活之美在于品;
朋友之美在于诚。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尺斗方大字)
【老琴书法●观字悟理】 大字)
【老琴书法●观字悟理】2018-06-30 19:58:28 12 0 2174 -
2019-01-29 10:06:13 9 0 2174
-
2019-02-12 16:29:18 31 0 2174
-
陈子华创作日记 对话
年前画的,陈子华作品
2018-02-18 18:15:26 3 0 2173 -
任清宇创作日记 对话
受梦笔先生画芍药之启发,又画芍药花!任清宇国画作品
2018-03-08 13:00:22 5 0 2173 -
刘和平生活日记 对话
非常感谢《美术纵横》编辑部支持。
2018-03-19 18:25:27 5 1 2173 -
明清古艺收藏日记 对话
双兽香炉
铜. 尺寸直径16 最大20 高7.5
造型霸气. 双面兽头面. 钱袋口 鼓肚 褒奖圆润光滑
手感细腻 十分精致. 适合家中 客厅 会馆收藏 摆放。 十分精致. 适合家中 客厅 会馆收藏 摆放。2018-07-22 13:00:38 2 0 2173 -
汪林创作日记 对话
《红叶夏黑葡萄》,工笔花鸟画,尺寸60x60cm,欢迎定制
2018-07-31 19:56:20 8 0 2173 -
粟盛林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巨幅墙画《万里长城龙腾云》基本完工,国庆大家去旅行,我为母?;娉こ牵?
2018-10-10 17:50:42 36 0 2173 -
李忠信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绘画一李忠信的焦墨艺术世界————
花鸟2018-01-04 19:31:45 12 1 2172 -
祝汉山创作日记 对话
临北宋郭熙寒林图。祝汉山
2018-04-06 19:18:17 5 0 2172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苍山峡谷,太行情怀》写生作品两幅;
——乙亥年秋月写生于林州石板岩乡车佛沟村。2019-11-19 08:57:18 6 0 2172 -
已认证
金新宇收藏日记 对话
《河南兴联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为河南一朋友的公司书写,
金新宇2018-03-15 08:19:00 7 0 2171 -
董献省创作日记 对话
红色在古代又称作赤、朱、丹。一直以来,红色都有吉利、高贵的语义色彩。而鸿运当头山水画作为当代极为吉利的风水画之一,除了本身视觉上的美好享受外,其风水内涵更是一绝。
2020-02-19 08:34:58 3 0 2171 -
杨洪顺创作日记 对话
油画《苗嶺佳人》创作完成
坚持不一定成功,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
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加的努力。
——致自己.杨洪顺2022-06-09 14:53:24 15 0 2171 -
汪波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近作《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2018-05-14 11:43:29 9 0 2170 -
谭松涛创作日记 对话
谭松涛新作
2018-06-28 12:31:05 2 0 2170 -
陈刚生活日记 对话
回龙窝手工厂观摩陈刚油墨蘸画。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可是飞禽走兽螃蟹,大虾却是妻离子散小命玩完,于是作打油诗一首:
中秋佳节大团圆
大虾螃蟹全玩完
飞禽走兽不放过
赏月都进胃里面 胃里面2018-10-02 10:28:37 6 0 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