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杰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东坡赏竹图》,《雨打芭蕉》,《清晨的霞光》,《茶香图》,《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
2018-06-06 14:02:50 5 0 2835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八尺工笔人物画(240*120),《八仙过?!罚胄郎?
2018-06-29 17:52:47 13 1 2835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扇面《自得其乐》偶尔画虾,也自得其乐。
2018-08-08 21:07:01 26 0 2834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金色长龙,蜿蜒盘旋于中华大地,金色象征权力,富贵,收获,国画《长城雄风》,气势恢宏,尽显霸气
2018-06-16 09:52:38 7 0 2833 -
2018-08-12 12:15:18 52 1 2833
-
2018-10-17 11:12:19 21 0 2833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甘庆琼庚子年冬月国画写意花鸟画新作《田园趣》《村头》《远瞻》《荷花》等,请欣赏。
2020-12-21 16:28:06 12 0 2832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王征明水意画~蝴蝶。
2017-11-25 16:23:36 9 1 2831 -
宁建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幽燕金秋图),大八尺,今天刚完成请老师们欣赏指导
宁建华2018-03-11 11:52:11 5 0 2831 -
2019-07-10 17:35:37 17 0 2831
-
2019-09-11 03:23:30 23 3 2831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米?、米友仁"-潘玮萱评马培童(18)
米芾、米友仁父子是活跃于北宋末至南宋初的著名文人画家。米家父子俩始创以横点为主、点厾成片,层层叠积的新山水样式,是在继承王维的水墨渲染法和董源的雨点 水样式,是在继承王维的水墨渲染法和董源的雨点皴法加以发展。
他们所创造出迷蒙空冥、烟云幻灭的米氏云山画法,被后世称为米家山水,丰富了山水画的崭新方法,为山水画拓展了另一个新的空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受之影响的有元代的高克恭、方从义、赵孟頫,明代的沈周、董其昌、陈继儒,以及清代的龚贤都继承了这一画法。
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居湖北襄阳,晚年居镇江。米芾工书善文,特工翰墨,为北宋四大家之一。米友仁(见图一)《图绘宝鉴》称其能传家学,作山水清致可掬。略变其父所为,成一家法。《画继》称其天机超逸,不事绳墨,其所作山水,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其风气肖乃翁也。
米友仁传世作品有《潇湘奇现图》卷、《潇湘图》卷、《云山图》均为可靠真迹。马培童以下所绘的这些云山作品,云雾缭绕,充满灵动的焦墨焦彩山水画有米家山水之余韵。这些焦墨焦彩作品,云雾翻卷,聚散万千,山色掩映在云雾中,有远离尘世,寄放心灵之感。马培童以传神焦墨笔法营造出梦幻般的仙境?;剖?,以往画家以活泼流畅的淡墨线勾画,再用淡墨晕染,有些地方不勾线,只晕染,于是造就了云烟灵动缥缈的效果。
而马培童画云则以枯笔渴墨绘之,当中不加任何水,只以浓墨靠运笔皴擦来代替渲染。马培童这些云山作品,就像一首缠绵悱恻的朦胧诗,向世人诠释着中国焦墨山水的写意性与抒情性。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3-18 12:48:24 12 0 2831 -
徐建清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戊戌徐建清作品《紫气东来》,尺寸79x180cm,附装裱上墙效果?;队郎?。
2018-05-09 19:54:42 12 3 2830 -
已认证2020-08-27 16:43:17 13 0 2830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八,意境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画家采用艺术手法营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妙合。
意境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中国画的精髓,是中国画的 境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中国画的精髓,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强调的“意境”,实际上是禅宗极大地推动社会审美层次发展的结果,“意境”和“禅境”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何为“禅境”?正如青原惟信禅师所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之时,有个入口,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重写心、写意,强调自我、超脱的画风,体现了另一种中国画意境。突出了山水画的文学趣味,使诗、书、画有意识地融为一体,各具风貌,开创了一代新风,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长期浪迹山川,经常观察山水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对山水画有独到的创新,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灵山画韵描奇景,云雾诗情绘亁坤。点勾皻染纸宣现,一副美图动灵魂。马培童 查看更多2018-04-18 12:31:24 76 2 2829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走进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全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地处美丽富饶的晋中盆地,是一座汇集晋商历史风貌,反映明清时代特色的民居精品。
马培童2018-04-24 21:30:59 69 1 2829 -
陈宏洲收藏日记 对话
为河南郭云飞先生制印,请雅正。
2018-04-26 12:46:10 12 7 2829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工笔画葡萄系列作品,紫气东来,硕果累累,欢迎订制
2018-05-17 12:12:56 8 2 2829 -
张英华--木缘艺栈创作日记 对话
晒晒我的宝贝~崖柏
2017-10-18 13:15:56 63 4 2828 -
2018-08-21 12:35:25 8 0 2827
-
邓烈根创作日记 对话
分享国画乡村景物速写作品:《树下草杂》2014年4月写于下岸村西头公路边所见,《田园风情》2014年4月26日速写于唐家村,《福安西江头水电站食堂》
2018-09-30 14:21:36 3 0 2827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箩底橙》,并附诗歌两首,戊戍大雪广生新作。
第一次提到“箩底橙”这个词的,是一位女同学。她丈夫找到她,本是福气,但非说她是别人挑下的箩底橙(剩女)。第二次看到“箩底橙”这三个字,是我的老领导、 导、省文化厅张厅长在回忆录里提到年轻时因为挨批,政治上靠边站,成了没有单位要的“箩底橙”。这个词在我心里,慢慢就变成一个画面,慢慢就升腾为两首诗。一长一段,止增笑耳。
《箩底橙》(一)
四时风雨一肩挑,
九凤齐来百应娇。
金玉满堂箩底实,
天南地北任逍遥。
《箩底橙》(二)
四时风雨一肩挑,
大街小巷任逍遥。
两箩红橙好颜色,
一堆金玉眼花缭。
世人但图外表美,
只贪鲜艳与妖娆。
岂知金玉在其外,
败絮其中唯粕糟。
贩者争先尽滞货,
障眼有术手法刁,
旧果喷涂保鲜剂,
新橙埋底款款销。
鱼目混珠珠还在,
人间物事更蹊跷。
君看朝野皆如是,
道貌岸然似英豪。
身居庙堂公卿样,
心思巧夺更奸枭。
遍地多是假博士,
谁怀黎庶效舜尧。
人有奇才寡壮语,
马走千里少咆哮。
求真务实招嫌弃,
吹嘘拍马多上调。
遂教明珠隐泥土,
英雄剑锈折草蒿。
天地宁乎无慧眼,
泥沙俱下任浪淘。
橙含甘甜卧箩底,
士有傲骨才自高。
附国画《箩底橙》装裱图,供大家鉴赏 查看更多2018-12-11 09:58:18 12 0 2827 -
秦发艺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拿得起,放得下》,【老琴书法,观字悟理】;
拿得起,放得下
——老琴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事来了要拿得起,
事过了要放得下;
事大拿得起,就能过去,
事小放不下,就缠住人
事小放不下,就缠住人;
拿得起,看担当,
放得下,看胸怀;
拿得起有驾驭能力,
放得下有决断魄力。
拿得起,一派大格局,
放不下,都是小心眼。
拿不起,小事变成大困难,
放不下,小份量变成大压力;
人这一生,
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人,别纠结,
你越在意什么,
什么越把你折磨。
心,别乱想,
你越执着什么,
什么越把你烦恼。
要相信,
失去的都是不重要的,
留下的才是最适合的。
【老琴书法,观字悟理】 查看更多2020-09-17 11:31:30 16 0 2827 -
徐建清创作日记 对话
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咱家姑娘打扮一下,也很精神。国画《春风得意冠群芳》,《新簧摇枝》《紫气东来》
2018-05-12 08:40:04 11 0 2826 -
蒋元生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作品《大山深处》,《山水清音》,《溪山叠翠》,《山气日夕佳》。
2018-06-10 16:53:23 9 0 2826 -
刘玉坚创作日记 对话
《靈山上的使者》《东晋佛教学者鸠摩罗什门徒竺道生像》国画山水人物画,戊戍立秋后新作
2018-08-15 06:59:15 5 0 2826 -
已认证
金新宇收藏日记 对话
著名的书法家、评论家伍庆禄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近期又将平时写的有关社交、书画、收藏等杂文编缉出版,可喜可贺。该书也收录了评论我画壶的一篇文章,发上来与大家共享。
2019-12-10 14:46:08 29 0 2826 -
汪波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则无忧
汪波2018-04-24 22:47:58 4 4 2825 -
2018-05-30 08:38:57 12 1 2825
-
2018-05-31 20:48:29 134 2 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