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津创作日记 对话
工笔作品,45厘米直径、二平尺的葡萄精品团扇作品,可以看到葡萄熟透了晶莹剔透肉质的感觉。
2017-10-24 11:31:52 8 0 2554 -
韩梅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四尺整张工笔人物画,《等你》,请欣赏
2018-07-30 21:28:10 6 0 2554 -
李牧创作日记 对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李牧国画作品
2018-04-03 18:27:29 5 1 2553 -
明清古艺收藏日记 对话
小沙弥蜡台,造型生动可爱.面部表情丰富.双手分别托于莲花蜡座.盘腿而坐.十分雅致.高18.铜质
2018-04-20 10:49:40 13 0 2552 -
欧凯歌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扇面梅花《报春图》,近日降温,一觉醒来忽见车顶雪,便知隆冬已然来,写枝红梅抒暖意,此花开罢万花开!凯哥画于戊戍年冬月。
2018-12-10 15:19:26 24 0 2552 -
已认证2021-02-07 14:19:28 5 0 2552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陈道复写意花鸟画,潘玮萱评马培童(56)
陈道复江苏苏州人,名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为文徵明的弟子。其山水、花鸟均工,尤擅花鸟?;飞嫌星嗵侔籽糁?,并将其与徐渭并称。
陈道复的写意 称。
陈道复的写意花鸟重在写生,常用淡墨浅色,一花半叶,疏斜不乱,具有文人花鸟特有的疏简松秀、潇洒闲逸之致。
陈道复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陈道复善作水墨写意法,亦有浅设色花卉,用水墨法,笔势飞动苍逸,水墨淋漓放纵,然不失于粗疏和简率,形神兼备。
陈道复作品《洛阳春色图》(见图一)则作水墨浅设色,勾勒与没骨相间,水墨与色彩相融,用笔与形体相依,在写实之中别具疏斜历乱,俊逸豪爽之致。其写意花鸟画,达到了文人画的崇尚的逸格。
马培童以下焦墨花鸟作品焦墨焦彩山水作品及焦墨点焦彩山水作品等,焦墨与色彩相融,马培童将二者以形体相依,达到色彩相互融合的效果。二者均用墨与色相融,因此有相同余韵。
陈道复即陈淳在画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波及广泛,受之影响的画家有蒋廷锡、恽寿平、任伯年、八大山人、蒲华、陈师曾、陈半丁、陆抑非、潘天寿、华嵒、张大千等等,同时陈道复也为明代中期书家之一,陈道复书法脱出了文徵明的矩步,为祝允明之后狂草书风的名家,故后世将他和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并称为吴中“四大书家”。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1:46 32 0 2552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继续张家界册页《银装素裹》
2017-12-15 23:34:14 9 5 2551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每天一画,《事事如意》,38*28cm,戊戍夏叶仲桥画于中国国画院岭南分院。时桌面有一螳螂,遂添于画面,顿感增些许生气
2018-07-22 21:11:26 12 0 2551 -
2020-02-17 18:02:02 8 0 2551
-
韩梅创作日记 对话
人物工笔画,《古典美女》,四尺整张
韩梅 画作2018-03-15 18:21:09 7 0 2550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公鸡系列作品《雄风》《大吉图》等4幅,作品尺寸68X68厘米;
覃莽国画花鸟画欣赏。2020-03-05 12:55:19 3 0 2550 -
已认证2018-06-21 18:02:14 13 0 2549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姬先生之邀而创作四尺整张竖幅作品,康熙皇帝诗《生命之宝》?!疤焐媳θ赵滦浅?,地上宝五谷金银,国需宝正直忠臣,家需宝孝子贤孙。”供朋友们欣赏。
2018-09-15 10:19:20 7 0 2549 -
刘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近作 骏马图 请欣赏
2017-12-11 21:08:29 7 5 2548 -
2018-11-24 13:35:17 4 0 2547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翰墨颂中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叶向阳国画山水作品欣赏,尺寸四尺斗方68x68cm,恭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并雅正,谢谢。
感谢好友若兰鼓励和点评,新年好,现转发兴艺空间与大家共 感谢好友若兰鼓励和点评,新年好,现转发兴艺空间与大家共同分享:“春天的气息已经从叶老的画中弥漫开来,隔屏已感受到浓浓春意荡漾。”
感谢好友万利达鼓励和点评,新年快乐,现转发评论于兴艺空间与大家共同分享:“叶老师这幅《西塞山前白鹭飞…画境唯美壮丽,达到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脍炙人口的伟大意境,一种爱国主义思绪油然而生!
老培新年吉祥,谢谢鼓励和题诗,现转发兴艺空间与大家共同分享: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树木茂盛石桥跨,
民房红顶曲径回。
老温及全家猪年快乐!谢谢鼓励点评和题诗,现转发与大家共同分享:
“您的画作勾起了我年少时曾留宿深山村(化联“肚仕坪”)同学家的美好回忆,是而记之。
奇峰异壑泻飞流,
千花万树百鸟鸣。
我曾因之梦溪涧,
青山绿水献金银。 查看更多2019-02-20 11:26:16 9 0 2547 -
孔祥磊创作日记 对话
北魏贾思伯墓, 位于山东省寿光市城关镇李二村,墓与村相距0.5公里。历代编纂的《寿光县志》对此墓均有记载:“北魏尚书贾思伯及其弟思同墓,在县城西南八里李二村东北?!袼S滩⒘??!倍苟髋帕?,思同 排列,思同墓在东,思伯墓在西。 1 973年12月,李二村群众整平地面时将贾思伯墓挖毁。潍坊市博物馆闻讯派人赶到现场时,墓圹已填平;出土遗物被运至村中,有陶、瓷器等物,大多残破不堪, 仅将可复原的16件器物及2合墓志取回,入藏寿光市博物馆。随后对墓葬形制及遗物放置位置等作了调查。 贾思伯墓志1合。 青石镌刻,高57.2厘米、宽58厘米。志盖顶,无字,出土后遗失。志文33行,满行33字,另有一行文字刻于志石左侧面,共1114字,均刻在方形界格内,首行题“魏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镇东将军青州使君贾君墓志铭”。
夫人刘氏墓志1合。 青石镌刻,正方形,高、宽各79厘米。志盖顶,无字。志文28行,满行28字,首行题“魏故镇东将军兖州刺史尚书右仆射文贞贾公夫人刘氏墓志铭”。墓志记载:夫人讳静怜,长广人,兴和三年(541年) 六月十九日薨于青州齐郡益都县益城里,时年58岁。武定二年(544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与贾思伯合葬。 查看更多2018-02-20 13:27:01 3 0 2546 -
2018-04-18 21:25:01 14 3 2546
-
启鹏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虾》,河虾也有成龙志,结伴成群出小塘!启鹏
2018-05-02 13:06:47 5 2 2546 -
已认证2022-11-03 11:11:04 21 0 2546
-
徐家康创作日记 对话
留得残荷听雨声………余平日所写尽胡杨,松树之硬汉,偶尔来个弱柳扶风,残荷听雨之墨戏,换个心情吧……图三,图四乃王晓元老师鼓励之辞!晓元老师谦谦君子,书法造诣深厚,学问极好。
2018-05-28 13:16:11 4 1 254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佛是有情感的。"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39)
焦墨画石窟佛造像,以佛为师,师法的是禅、是神之气魄、苍茫、浑厚的气韵和精神所在。以佛结缘,枯笔渴墨是真诚表现佛形态、神韵 在。以佛结缘,枯笔渴墨是真诚表现佛形态、神韵和灵魂。自身的灵智和努力,就成了我艺术的风格。
在我看来,佛是有情感的,佛的情感蕴含在我的枯笔渴墨之中。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因此,用我的枯笔渴墨、表现佛陀情感的真诚,浑厚、苍润并济的笔墨语言,是其艺术境界的追求。真情实意、感情滋润,艺术作品情感的深厚底蕴。细品画作,呈现出端严、方正的态势。其用渴墨又浪漫而又苍厚,在笔意墨韵的深处,在线条和墨色黑白交映之间,形成了返璞归真、倾听着佛陀的呼唤,仿佛倾听着从历史的深处吟诵的佛歌。
《华夏瑰宝》这幅作品,线条,刚硬古拙,转折有力,甚至出现很多锋锐的角度,棱角犀利,山石造型近于几何三角型。这样的线条和这样的造型,蕴含着佛陀的声音,我的情感,顽强的意志。是将线条的枯笔渴墨,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点线散发出的卢舍那大佛之美,永恒的意韵、画面中线条刚劲方拙、强悍坚实、安泰有力、铿锵有声。笔刻之韵、显示出一种金石般坚毅浑厚的凝重和苍劲的美质。厚重,而且充满着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的活力。在艺术创作中,师法自然,心得中源。以传统的焦墨为基础,以发展、创新为创作方向。让传统的笔墨精神在现代审美情感中得到发展。在经典中寻求突破,在继承与创新中向经典致敬。从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马培童写扵北京 查看更多2019-12-16 09:03:09 18 0 2545 -
任燕生活日记 对话
画家任南熹陪同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三峡中心主任、重庆三峡工程物资开发总公司理事长袁华云先生拜访根雕艺术大师彭勇先生艺术博物馆,领略“寻根”艺术之路。
2020-07-17 16:01:59 12 0 2545 -
苏进春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兰《静》,尺寸69×137cm,厦门客户订单两幅
苏进春 新作2018-03-17 10:41:10 5 0 2544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春夜喜雨
唐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018-05-21 20:35:35 10 0 2544 -
秦发艺创作日记 对话
看一下第五幅图,就知道是怎样的独特了。嗯,梅兰竹菊,还能出新:四君子在一起!横幅的!六尺条的!
【老琴诗书画】2018-06-10 20:33:08 83 0 2543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写意花鸟画新作《荷塘清趣》
尺寸三尺整紙,100*55cm
軟片未裝裱2018-06-25 15:04:53 6 0 2543 -
张清永创作日记 对话
张清永国画作品,《嘉藕图》。
2018-04-13 12:09:58 5 1 2541 -
郭雨铮生活日记 对话
在中国美术学院.报告厅听讲座:
“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当代的思考.自信与包容.”
主讲\刘万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精彩讲课受益颇多!2018-05-22 10:53:33 6 0 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