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根权日记 对话
《书谱》读译书家论第三章《质以代兴》作者王根权
一、《质以代兴》原文
評者云:“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夫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焙伪匾椎駥m於穴處⒀,反玉輅於椎輪者乎!
二、《质以代兴》注释
评者:书法评论者。
四贤:指上文中所提到的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四位书法名家。对于这四位书法名家,以往的书评家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逮:及,达到。
古质而今妍:“质”,质朴?!板保?。虞和《论书表》云:“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媛而薄质,人之情也?!?br>书契:书为写,契为刻?!兑住は荡窍隆吩兀骸吧瞎沤嵘危笫朗ト艘字允槠?。”“书契”,即文字。
淳醨:“淳”,通“醇”。酒味厚者为醇,酒味薄者为醨?!毒商剖椤の脑反颉吩兀骸笆来形闹?,风俗有淳醨,学识有浅深,才性有工拙。”
质文三变:质和文都在不断地变化着?!爸省?,内容?!拔摹?,形式?!叭洹?,多变。
驰骛沿革:“驰骛”,奔走。屈原《离骚》句:“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薄把馗铩保叵?,变革。指事物的发展变化,继承沿革。
物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理。
乖:违背,背离。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焙侮碳淘唬骸氨虮颍闹氏喟胫??!?br>雕宮:华美的宫殿。
穴处:原始人居住的洞穴。
玉辂:镶有玉石的宝车。
椎轮: 没有辐条的圆木轮子。
三、《质以代兴》译文
以往的一些书评家说: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四位书法大家,是从古到今,书家中书法艺术水平最高的书法家。然而,今人的书法却达不到古人的水平。古人的书作质朴,今人的书作妍媚。以往书评家的这一评论是有问题的。书法的“质”是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的,书法的“妍”也是随世俗的改变而改变的。虽然说文字是以实用为目的,用以记录语言和事情的。但是,其“质”和“文”也都是在变化的。“质”“文”的变化,如同醇和醨一样,就是一个量和度的问题。用以记言叙事的文字是随着记叙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的。社会在发展,事物在变化,这是最为普遍的道理。学习前人要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以求继承发展。有的书法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学习前人的时候不加分析,什么东西都学,甚至将前人的糟粕当成了精华在那里继承发扬。这是学书人中的一种流弊,希望学书人不要去犯那样的错误?!堵塾铩吩疲骸拔闹时虮?,然后君子”,说的就是“文”和“质”的统一谐调关系。在书法艺术中,书写形式一定要与书写内容谐调统一。只有那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书法中的“文”要随“质”的变化而变化,“质”变“文”不变,那就不谐调了。以往书评家“今不逮古”的论调是错误的。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为什么放着华美的房子不住,去住原始人的洞穴。放着舒适的车子不坐,返回头再去乘坐最原始的没有辐条的圆木轮子车子。那又是何必呢!
《书谱》读译书家论第三章《质以代兴》作者王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