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29 23:19:46 78 0 4368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草书书法作品录《禅诗一首》无门慧开禅师,诗文内容: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作品尺寸四尺斗方68×68cm,请品鉴。2019-01-17 07:40:46 3 0 4364 -
秦发艺创作日记 对话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善是人性中最美的表现,人因善而美,美得动人。纯是人性中最宝贵的内在,人因纯而真。真实真诚,不欺自己,真心对人?!纠锨偈榉ā窆圩治蚶怼?
2018-06-03 08:24:56 56 1 4362 -
2018-08-20 20:23:03 56 0 4345
-
2018-05-30 11:23:04 5 1 4339
-
2020-06-01 16:06:36 3 0 4333
-
汪波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汪波 书2018-04-08 08:48:36 2 0 4332 -
赵国毅视频分享 对话
国学频道收藏品鉴:赵国毅人物画绘制讲解2017-10-15 16:30:24 63 0 4329 -
马晓薇创作日记 对话
静物写生工笔花鸟画《木槿花》,素材为案头盆景。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2019-08-04 21:49:21 36 0 4329 -
魏太兵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镇江风光系列作品《金山寺》《镇江南山》《北固山》《焦山》,尺寸68*68cm。
2018-08-02 18:57:13 9 0 4325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赵之谦花鸟画,潘玮萱评马培童(71)
赵之谦,祖籍浙江嵊州,后居浙江绍兴,赵之谦擅长花卉,偶作人物、山水。30岁左右的作品不成熟,35岁以后画风始变,至50岁左右炉火纯青。赵之谦最大的特点 0岁左右炉火纯青。赵之谦最大的特点,即以金石的刀法和书法的笔意入画。
赵之谦的花卉即继承了陈道复、徐渭酣畅淋漓、又汲取融合了民间、宫廷花鸟那种色彩鲜艳、明丽隽雅的长处。所绘花卉,线条力透纸背,行笔如刀耕石,显得神定气足,墨彩飞扬,浑厚古茂,更具艳而不俗,雍容大度,生机勃勃之势。
赵之谦是“海派”的领衔人物,也是杰出的篆刻家。其书四体皆精,尤以行楷最为精美。他初学颜真卿即“二王”,后受包臣世等人的影响,转师北碑。其北碑由邓体入手,恣意挥洒,气象万千,奔逸蕴籍。篆书参与魏体书意,显得经松舒朗,劲健有神。隶书融诸碑之长而呈风神,雄放凝炼,潇洒沉静,韵趣可掬。行书以北魏方峻之笔写出流美自然之体,活泼巧丽,劲挺流动。
赵之谦隶、楷,具有较多魏碑笔意。用笔似侧锋横刷为长,尤其是在撇笔上,重按上卷,燕尾处又实捺轻挑,看似稳实,实则浑厚古茂,轻松舒朗,劲健有神,韵味无穷。犹似如刀耕石。
赵之谦的印章作品在边款的刻制上,他开创了以北魏书体刻朱文款识,以汉画像入款的新风。实现了他“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的抱负。他的创新实践,影响和启迪了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
赵之谦其作品《墨松图》(见图一),画中绘松干顶天立地,极富气势,枝杈交错穿插,犹如盘龙。苍松硕大又矫健,呈生机勃勃之趣。用笔苍劲,墨色淋漓,并融以篆隶书法笔势,富金石味。
马培童以下焦墨作品,马培童运用自己独创的刻石皴法,有的作品精雕细琢、有的作品工写结合等,处处体现金石味,具有浓厚的金石气息,因此与赵之谦有相同余韵,如焦墨山水里的树,马培童以篆为写意,笔笔以篆写之。宋代以后,笔墨的表现由于过多强调情趣,往往削弱了对“经营位置”的重视,许多作品要么四平八稳,要么狂放不拘。而赵之谦的花卉作品构图则有别于前人,平稳中取奇巧,险境中求稳妥,浓淡、轻重、疏密之布局别有风致。如图二作品《牡丹图》赵之谦把主要部分包括题款安置在上方。打破了以往构图的窠臼。马培童以下松树作品在构图上打破常规,稳中求奇,险中求稳,与赵之谦有相同余韵。
在花卉的用色上,赵之谦与宫廷及民间流行的色彩作品有很大区别。他反对用色轻浮艳俗和雕凿之气,在他的作品中,有时虽然也能见到红、绿色等重色的表现,但并不艳俗。在没骨花卉上赵之谦一改清雅之气,多以浓重的纯色直接表现,而且尽量用多种颜色,从不回避红绿等强烈对比色。
马培童以下作品,马培童以中国传统色绘之,不回避大红大绿色彩,马培童以中国传统敦煌色彩绘之,一改艳俗之气,与赵之谦有相同余韵。二者所绘作品均古拙淳朴,艳而不俗,线条力透纸背,行笔如刀耕石。
赵之谦没骨花鸟画,其继承了传统没骨法严谨的风范,刻画入微,以生宣作画参以墨色变化,严格控水分以表现多层次的物象结构,用浓色、纯色呈现出古雅、朴厚、浓丽的特征。赵之谦没骨花卉在主观上有意识地增加前后层次,以产生复杂的空间感。沒骨花卉在赵之谦之前的作品中从未出现前后空间关系如此复杂的处理手法,这也是赵之谦没骨花鸟另一个特色。由于赵之谦在题材上求全求奇,所以经?;嬗卸嘀治锵笤谕换嬷校手魈宀愦伪厝换岫?。如图三作品,赵之谦将多种花卉绘在一起,让他们之间形成多种层次关系。
马培童以下焦墨作品,有的引入逆光有的引入多种中国元素,在空间处理上让前后关系形成两个至三个层次关系,大大的丰富了画面,这种多层次的处理关系,为焦墨艺术开创之先河,从古至今从未有人过,为马培童首创,与赵之谦也有相同之余韵,二者均为一代开创先河之宗师。赵之谦的绘画对后来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他的绘画中有股“金石气”对吴昌硕等人影响最大。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2-04-01 16:10:07 67 0 4325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杭州四季风情酒店的佳肴,其生动的天鹅造型与我的水意画对比。
2017-10-17 11:11:45 61 0 4322 -
赵胜东创作日记 对话
收拾房子时,发现几年前画的四美图,当时做旧了,拍照晒晒。《贵妃醉酒》,《貂婵拜月》,《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赵胜东
2018-01-01 22:53:41 12 2 4322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国画兰花,36幅
2018-08-01 17:08:09 9 0 4309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隶书书法作品:《共圆中国梦》
共圆中国梦,同享艳阳天。
共圆生活梦,同乐艳阳天。
人奔新梦想,生活艳阳天。
农村新面貌,生活艳阳天。
人扬高志气,力搏大云天。2021-01-10 11:04:40 5 0 4309 -
周牧天生活日记 对话
周牧天水墨,靠背
2017-10-23 22:15:32 8 1 4303 -
张近生创作日记 对话
张近生国画写意老虎作品,笑面虎《知足常乐》《百年好合》《天伦之乐》;一虎二虎三虎,各有千秋。庚子年新创作品,欢迎品鉴。
2020-06-24 17:23:08 7 0 4302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一批国画山水扇面集中看《黄山人字瀑》、《远眺》、《迥响》、《松鹤寿》、《灵猴观海》、《悠》、《疑似九天银河落》。祝各位亲朋好友国庆节快乐![玫瑰]
2018-10-03 17:54:46 56 0 4299 -
已认证
阎敏视频分享 对话
阎敏作品欣赏(视频)2018-01-17 09:52:18 58 0 4295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家宫西艺的大公鸡与水意画家王徵明大公鸡各具特色;
国画家宫西艺的大公鸡酣畅淋漓,精神抖擞,气宇轩昂。
水意画家王徵明大公鸡精致细腻,神情自若,内涵丰富。2019-12-19 17:26:23 26 0 4293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写意画《打坐》 ,“一坐远风尘,全然无我身。 不求孤鹤静,但逐老僧真。 敛气随呼吸,随心任果因。 胸怀广宇大,天地阔无垠?!?br>壬寅年秋月罗树辉画於广州芳村松云居。 芳村松云居。
2023-12-13 10:51:09 153 0 4286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仿古山水》系列作品4幅,材质:圆光卡纸,尺寸:50*50cm,请欣赏,喜欢可订制
2018-11-21 18:35:56 11 0 4284 -
已认证
刘胜利收藏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二尺斗方作品《见贤思齐》《心若菩提》《厚德载物》《积善成德》《报国济民》,壬寅年孟秋刘胜利书於北京。 这是应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刘先生之邀而订购50幅二尺斗方系列书法作品,现发表第十幅<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见贤思齐》</span>,第九幅<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心若菩提》</span>,第八幅<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厚德载物》</span>,第七幅<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积善成德》</span>,第六幅<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报国济民》</span>。供朋友们欣赏。 查看更多
2022-08-16 09:30:39 5 0 4280 -
魏太兵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春、夏、秋、冬》仿古四季山水小品一套,尺寸50*50cm,未提款,喜欢的私聊
2018-06-17 11:40:08 16 0 4272 -
2017-12-20 14:52:25 5 1 4271
-
韩梅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工笔人物画《八仙过海》,尺寸98x180cm,请欣赏,手工绘制,欢迎订制
2018-09-15 10:48:07 23 0 4268 -
已认证2022-07-08 10:45:52 23 0 4268
-
罗邵华收藏日记 对话
官匾,儒林储望
,
尺寸,长1.97米,宽67,
此匾高浮雕,字体堆金,两侧带款,
品相完整,全品楠木,值得收藏。
喜爱就撩我2017-09-28 21:49:34 22 1 4267 -
何学忠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为清武威凉州怪杰杨成绪造像,辛丑年何学忠画。
杨成绪(1831-1919年),字绍闻,清武威凉州人。兄弟排行为四,凉州人习称“杨四爷”。 他自幼生性聪慧,很有才气,但性格倔强,恃才傲物, 强,恃才傲物,爱借用典故讽喻讥评人事,人称“狂生”,为“凉州一怪”。
杨成绪为文不遵“八股”章法,屡试不第。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43岁时才考中秀才,光绪二年(1876)46岁时又考中岁贡生。后曾去西安乡试,因在试卷中抨击时政而落榜。从此绝意科场,隐身民间,靠写字卖文为生。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很多关于杨成绪的趣闻。杨成绪西安参加乡试落榜后,应南方文人相邀赴江南游玩,一次酒后与南方举子(其中有叫张青山的举子才华横溢)同登黄鹤楼,登楼过程张青山想吊难杨四爷,让爷即兴吟诗,四爷随即吟出“一上上到这高头",引起众人哄笑,紧接着又吟“手扶栏杆观斗牛",众人笑止,第三句"不是青山遮我眼"(青山一语双关,因青山走在四爷前面),第四句"望穿江南十八州",众人击节叫绝,大赞四爷不凡文采!
据说有一次杨四爷去兰州会友,饭桌上兰州人多讽刺凉州人。其中有一人对四爷说:听说你们凉州卖婬的妇女多,四爷当即反问道:你们兰州有木有不卖婬的妇女?众人哑然,不得不佩服四爷的机智。
据说有一个鞋匠(为人奸滑不识字)过年请四爷写春联,四爷提笔写就上联"锥子一攮松头一点",下联"麻绳一扯比嘴一咧",大年初一引来众人围观,嘲笑鞋匠,大赞四爷! 查看更多2021-06-18 17:24:06 41 0 4262 -
已认证2018-05-01 09:25:46 117 3 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