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进春创作日记 对话
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苏进春携全体画家给全世界新老客户以及朋友姐妹们拜年啦!新年好!祝大家合家平安!新年辉煌!
2018-02-19 10:45:12 9 0 3249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江南写生之《江南曲》,国画山水画近作,感谢关注
2018-07-16 12:49:03 4 0 3249 -
已认证
柏波创作日记 对话
2017年12月4日下午3点柏波麦秆画【熊猫图(春梦)】在中泰两国商贸会上被泰国总商会巴特会长收藏!
2017-12-05 22:47:12 31 4 3248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写意花鸟画新作《 日啖荔枝三百颗, 才不枉作岭南人》,附局部图,尺寸四尺68x138厘米。祝福大家国庆节快乐!
2018-10-02 12:51:37 6 0 3247 -
2019-02-08 10:16:00 5 3 3247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敢为》《酒》;
第一幅行书书法作品是应北京顺义区张先生之邀而订购四尺三裁竖幅作品《敢为》。这里所说的“敢为”是一种正能量;是一种勇气和胆识;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案椅庇Ω檬窃诳蒲д仿? 敢为”应该是在科学正确论证基础上的一种果断。不管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只有敢拚,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幅行书书法作品应北京顺义区张先生之邀而订购二尺斗方作品《酒》。(李白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人们称为“酒文化”。酒文化以酒为载体,以饮酒为中心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酒,但也要分场合分情况地饮用,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
刘胜利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查看更多2019-08-13 11:27:45 15 1 3247 -
李万勤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牡丹作品5幅《唯有牡丹真国色》《国色天香》《吉祥如意》《争艳》《艳冠群芳》,作品尺寸四尺斗方68X68CM;
一直没动过牡丹,初次描几幅,看看效果,以后会画的更好,先凑合看看。2021-03-31 10:15:02 11 0 3247 -
邢坤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新作《清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沐春风》,尺寸四尺68x138cm?;队┲?
2018-09-27 10:56:28 7 0 3246 -
张恒久创作日记 对话
油画《毛泽东到安源》创作说明-----
作者 张恒久
我的老师画家刘春华在五十年前曾创作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风靡一时,印刷量达九亿张之多。刘老师的 安源》,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风靡一时,印刷量达九亿张之多。刘老师的作品带给各国人民的不仅仅是一张油画,更多的是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开辟道路和敢于斗争拼搏的精神。
在毛主席诞辰124周年之际,重温刘老师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更激发了我创作毛主席那段辉煌经历的热情。早在三年前经历八个月时间,从设计到创作完工,不断修改完善。油画作品《毛泽东到安源》在背景处理上增加了红日照耀,象征着毛主席对未来充满信心,斗志昂仰,前程光辉灿烂;在构图上改变了原来的动作和部分场景,增加了安源煤矿的运煤车和矿山;蝴蝶双飞引方向,主席阔步到安源,更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为了更好创作毛主席到安源的相关作品,本人曾六次到安源实地考察,走访了当地很多老革命老干部和相关博物馆、纪念馆
收集素材,了解历史。
如今重温历史,追寻伟人足迹,更加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无数革命先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生活。 查看更多2018-03-19 15:07:22 11 0 3244 -
2018-05-07 15:15:33 63 3 3244
-
已认证2021-04-15 11:23:11 16 0 3244
-
郭大凯创作日记 对话
大凯书法欣赏《家和万事兴》《鹤寿同春》
2018-07-24 14:18:10 7 0 3242 -
卢士杰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牡丹系列作品欣赏《富贵平安》《国色天香花开富贵》,卢士杰国画花鸟画作品。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节动京城。2024-08-13 16:59:44 33 0 3242 -
李晓平收藏日记 对话
未来中古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习近平)
2018-02-14 08:07:37 2 0 3240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庚子年夏月陈文斌书。2020-05-08 21:58:51 7 0 324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直播讲稿:甲骨文“天”字解读
网络直播抖音号:187 8149 447
时间:2021年1月25日早午
示意文字:天
文字形体的大概类归:简体字-繁体字/楷行草隶-小篆/简牍-金文/大篆 字/楷行草隶-小篆/简牍-金文/大篆-甲骨文/图纹。
甲骨文解密方法之一:天象为源,生命为本。
甲骨文解密方法之二: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
甲骨文解密方法之三:以象取形,昭示民生。
讲解: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专职从事书法、国画艺术创作,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智库决策与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善甲骨金文书法,工楷行草隶榜诸体;擅水墨大写意山水,兼人物、花鸟画,多艺术、文化、社会评论,撰有近百余万字文论,从艺术创作到学术思想业已形成风格鲜明、观点独到的体系。
力倡并主导“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和“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是新时代甲骨文信息综合研究和上古文化研究独立学者,全球把甲骨金文以书法形式推上区块链的第一人,水墨三晋、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与陕西八景?杨牧青书画文化行发起者、主创艺术家,也是较早开展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走进重点社区/院校/企业发起者、主讲人。
大家好,前两天我分享了云、雨、雷、电、神五个字,把内容整理成网络文稿发出后,反响还很大的,朋友们热切地期望我继续讲下去,感谢大家的热情和关注!如果逐个逐个的字去分享下去,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就时间上来说也不够用,我想着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字来分享,讫以海内外慧者共鉴。
天,是一个集象形、会意、指事为一体的字,不是传统的说法单是一个象形字,其形体构造要分解开来看,至少有四个层面的涵义,其功用甚巨,是解开华夏上古文明一把极其重要的钥匙,不明白“天”者,一切视为妄谈。
天、人、地、时与空,要五位一体观。八方不是平面的,八方涵盖着九宫,九宫是浑然的圆融一体,是九维空间。佛家的十方三界也是对的。
天心不可违,人心不可欺。天,上达五万年前的北极星,距地约400多光年,下映三万年来华夏族人的心识。上古无国界,地域不设防,山川适宜者人则择善处居之,大昆仑为地脉的生成处,故众神出焉。神即人,人即神,神话即人话,人话即文化即历史,神人共识,不要愚昧的拿宗教化愚昧的认识去理解神。人做了丧尽天良的事,那是其“神识”坏头顶了,“灵魂”腐烂掉了!
按常见的说法是:“天,最早见于甲骨文,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部。义同‘颠’(头顶)。造字本义是人的头顶,又表示人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引申出天空、太空等义,与‘地’字相对。”东汉(约58年-约147年)许慎《说文解字》:“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他前切?!鼻宕斡癫茫?735年-1815年)《说文解字注》:“天,颠也。此以同部曡韵为训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偁……臣於君,子於父,妻於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於六书为会意……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他前切。十二部。”王国维(1877年-1927年)《观堂集林》:“古文天字本像人形?!?br>按现代汉语的“词性”划分,分为名词、形容词、副词,而“名词”在常用词汇语句中占多数。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薄独指?杂歌谣辞?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br>今我说,甲骨文“天”字的形体有五、六种之多,各具其态,同时也各表其义,各寓其意,各达其用。“天”在周秦时期的“金文”字体中更加多了一份神圣肃穆之感,有符号标识(或族徽)的意象。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天”以小篆体出现,隶书、草书、行书变化很多,后世异体“天”字衍生出三十多个。当然,大秦的统一是功德无量的,是划时代的,秦始皇才真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华夏的先祖是坐地观天且以神识上达于天而“观天鉴地”的,这不是什么巫觋之术,也不是什么心理活动,更不是歪理邪说。按现代时髦的话讲,这是“意识态”的“量子学”呵,人可以通过自身的“静息内观”等修炼方法能达到的一种方法(待有机会详述吧)。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易经?系辞》中的话是千真万确的??蒲У姆椒ㄊ敲挥写淼?,科学技术与产品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更是没有错的,关键是现代人受所谓的“科学标准”束缚就不会“象”了,更不会“则”了,丢失了本真,所以认为华夏的文化有问题,认为先祖的文明是蛮荒。这是从认知的根上出了问题,加之丛林法则的资本竞争状态中产生的捩气横生,导致无明,人们也就没有文化自信,失去了对天、对自然、对人与人之间的敬畏之心!
天是讲人的生命本体的,追根溯源,要知道爷爷是谁才能知道孙子血脉如何,爷爷与孙子这一对辩证的关系!
天字,我就略说两类如下:
一者(如《甲骨文合集?22453号》),一个横画表义不同情形下的天际线,因有昼夜等,或不同的时候又要表意天球的周天线。又一横画寓 “天垂象”之意,不是“人”字形,下方才是表示“人”的,要说明是谁在观察观测天象的,所以下方的“人”字的形体结构又各不一样。
二者(如《甲骨文合集?17985号》),这个“天”字更具特色,一下子道破了华夏文明的玄机,三千多年前的殷商先哲们也只有等着先生我来解读了呵:上方框不是□(围)形,有的方框却近似菱形或圆形的,这个方框是南方七宿之首的“井”星宿形,故《山海经》有“重”司火正(监测大火星)之记录。井星今归属双子座,此星明亮,代表国富民安,天下太平,如色变则动荡不安,按大禹九州对应雍、荆之州。其它菱形的是对不同星宿观察的结果,不一一细说了。下一横画依然是表义天际线,赤道经纬,不过这个字的天际线是晴天昼观,所以横画相对较长,说明人观察的远,看的清楚。下方依然是天垂象与人的意思。
中国的汉字经过至少三千三百多年的积累至今,数量已经庞大,多达近十万个字,真、草、隶、篆等形体也是极其复杂多变。就甲骨文字来说,历120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考释、摘编,当前统计含一字多形的约6211字(见曹锦炎主编《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单个字头的约4500多字(见“殷契文渊”字库),能用楷体“隶定”的约2700多字(其中,已释读的约1200多字,见黄德宽主编《商代甲骨文字形表》、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字实用字典》、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刘钊、冯克坚《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若按我的“甲骨文非卜辞说”观点去看,重新去解读,今已被专家学者释读出的除了常见的三五百字可共识之外,其余在“释义解读” 大都是有偏差的,或错释误解的,或有待时日我来慢慢解读罢了。
最后,我再为大家分享一下:
金文/大篆是长达800多年的周王朝使用的主体文字,上接晚商甲骨文,下启汉代隶书,前后延续约1000多年,至今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瑰宝之一。
甲骨文不是殷商王朝占卜之辞,它是商王朝使用的主体文字,是延续夏王朝图纹式的文字进行改革变化的,成熟的涌现在商中晚期的270多年之间,至西周早期后开始停止使用。自1899年从殷墟发现以来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术研究对象,是研究夏商周三个王朝的重要媒介支点,更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入门钥匙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之一。就书法艺术层面来讲,又将必会成为国际性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A.还有人问我:“老师好,学书法不写楷书(如唐楷)能行吗?”
我严格的讲:“不行!坚决不行的!不写楷书就不是一个书法家,是忽悠日鬼人的书法家而已。如果开始不写楷书,打不下楷书的底子,上来就行行草书或甲骨篆书等,将来会落下书法气息韵致不足的后遗病症……”
B.有人反问我说:“老师,甲骨文、篆书都不是楷书,难道商周先秦的人都不是书法家吗?”
我说:“一者,准意义上的书法家这个称谓是秦汉时期形成的,至汉晋才定性定论的。先秦时期的人没有书法家的思维倾向和名称概念。二者,那是你不清楚什么是楷书,而是被一般的习俗的楷书观念束缚了,更不明白‘以楷作则’的核心是什么。商周先秦人用毛笔书写或契刻时时非常认真的,他们对笔画的处理态度就是‘楷则’,而且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是不同一般的,不会陷入文字艺术游戏状态中去,更不是为了艺术之名而搞书法的?!?br>C.也有人问了:“老师啊,那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当今有位书协领导说现代人的书法‘尚式’对吗?”
我说:“书法的艺术性质的发展形态和崇尚什么,这是时人创造、后人总结的一个大问题,没有错的。至于现代人尚式,按我来看,今人的书法、美术等艺术形态都是尚权、尚钱、尚吹的一个特殊时期,等后人去评价或盖棺定论吧。”
D.还有人问:“老师,书法的文化和意义是什么?”
我说:“讲起来这个话题太长,简说之就是,文字学、书法学、绘画学要与哲学、宗教学、中医学去关联的,这些又要与天文学、地理学去关联,在对艺术的高度浓缩与提炼中又要反映到生命学的本体上来,一切不能以人文原则的艺术都是扯淡,脱离了人的基本属性讲什么都是空谈,不论文化的还是艺术的,乃至资本的还是金融的。就甲骨文研究的问题,不要轻易迷信当今某些文字专家的权威,或某些专家编写的字典,或许他们的思想出发点建立在为了项目套现、职称晋升、仕途升迁等功利主义之上导致思维和认识有偏差,我们需要客观的、冷静的、科学的去对待辨析?!?br>E.复有人问:“老师,我写的甲骨文书法评委专家说我写错字了,我也是遵照甲骨文字典或者字帖写的,这又怎么说呢?”
我说:“正好将今天微聊一段摘此供思:‘呵,不要把<国家宝藏>娱乐性的电视当那么回事了,让他们做历史文化学术性质的栏目,那是找错门了,理解万岁,他们让影视演员坐场调侃就已经不是在讲国家宝藏而是玩玩国宝而已。反思一下,我们的万年华夏文化如今不自信且大面积的烂腐、专家们冒泡泡还不是近几十年的电视首当其要的传播功劳吗……就好像甲骨文书法一样,写甲骨文的把错误字写出来了,这应该首要的追责编写《字典》者,可是专家们却说写甲骨文的要去研究文字学、甲骨文等等……如果回过头去仔细发现,说这些话的专家(含编写《字典》的)大都不会写书法,而且更不懂书法艺术是什么……于是就出现了甲骨文书法在普及过程中涌现出总有那么些专家们胡扯胡讲的局面了呵……当然我是就事论事,不是否定所有专家学者劳动汗水与可取可用且有益有价值的成果的?!?br>备注:原创文稿不易,多转发分享、多赞赏就行,祝四海升平,一切吉祥如意! 查看更多2021-01-27 13:11:02 5 0 3240 -
2021-06-13 17:36:45 3 0 3240
-
2018-11-18 10:45:07 31 0 3239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艺田笔耕:《上善若水》《惠风和畅》《室雅兰香》近日书法作品欣赏。恭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并雅正。谢谢。
2018-08-09 09:10:33 53 0 3237 -
刘书友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长冈乡调查》
历时一个多月,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书写的125米毛主席诗词,手迹长卷;3万多字的《长冈乡调查》已经全部以毛体书法创作完毕。
刘书友2018-04-30 12:52:54 5 3 3235 -
2020-11-22 15:33:07 7 0 3235
-
2018-10-10 17:58:54 4 0 3232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唐王昌龄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馬度阴山?!庇颖笔≌偶铱谑兴罾袂芟壬醋魅哒攀惺槭榉ㄗ髌?,请欣赏!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 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这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里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对久戌士卒的浓厚和结束这种边防战事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查看更多2019-03-20 18:25:23 12 0 3232 -
陈锡顺创作日记 对话
斗室南窗竹几竿,曈昽晴日不知寒,风标只合研朱写,禁得旁人冷眼看~云南世先生雅嘱。
陈锡顺国画2018-04-20 22:02:11 4 0 3231 -
王世军收藏日记 对话
《夜游苏州山塘街有感》:山塘街,是一条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修建的千年古道。康熙皇帝六次“驾幸”虎丘时“出阊门,乘舟历山塘”。乾隆皇帝途经山塘尤喜骑马,并数次吟诗道:“山塘策马揽山归”,“策马山塘不用船” ,“马嘶小步出金阊”。山塘街至今还保留着乾隆临幸时的“御道”。优美妩媚的山塘,让无数名士在这里卜居筑园,啸傲风月。至今,白公祠、唐宋五贤祠、张国维祠、李延龄祠、吴一鹏故居……,千古名贤与山塘长相厮守,给这条湿润清丽的江南老街带来了许多浩气凛然的情操。坐在古色古香的游船中,看两旁白墙黑瓦的古镇旧屋,想起“买鱼沽酒,行旅如云;走马呼鹰,飞尘蔽日。晚村人语,远归白社之烟;晓市花声,惊破红楼之梦”的诗句,你会跌入一段香艳温柔的好梦。2018年11月24日夜游苏州山塘街。 查看更多
2018-11-27 15:43:22 15 0 3228 -
2018-06-15 13:03:31 4 0 3227
-
2018-10-22 10:47:55 82 0 3226
-
2017-11-07 18:50:52 3 1 3225
-
赵承锐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水墨荷花小品《舒卷有余情》《绿叶轻摇水面风》,辛丑年金秋赵承瑞创作。
【画家言画】先贤潘天寿先生说:画事用墨难于用笔。故吾国绘画,由魏晋以至有唐,均以浓墨线作轮廓,色彩为体制,吴道子作人物 人物山水尚如此。故荆浩笔法己有:“有笔无墨”之评也。自王摩诘始用渲淡,王洽继之以泼墨,项容、张躁、巨然、董北苑承之,大为振展。至北宋米漫士大合以焦墨、枯墨、积墨、破墨诸法,可谓得墨法之全。原绘画以笔为骨干,以墨为血肉,有笔无墨,非也,有墨无笔亦非也。仰稽古昔,翘首时流,能兼而有之者,有几人哉?谚云:后来居上,吾深有望于年青一辈耳。
(附图为赵承鋭水墨小品《绿叶轻摇水面风》)。
【不二之门】日复一日,若有挂碍,山高水长,艰难险阻,想见不见,苦断愁肠;若无挂碍,钟声悠悠,白云满谷,松露湿衣,鸟语花香,是为自在。古人陈孚有《烟寺晚钟》云:“山深不见寺,藤阴缫修竹。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趙承鋭的水墨世界】水墨作品《舒卷有余情》。 查看更多2021-09-18 15:16:44 21 0 3225 -
宁建华创作日记 对话
今天刚完成的国画彩墨山水画《幽燕金秋图》,尺寸120*300cm,展现华夏大好河山,巍峨雄伟的万里长城。送给老师们欣赏指导。
2018-06-29 13:10:40 9 0 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