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仲阳创作日记 对话
闲笔一幅,小楷心经
49厘米×23厘米
孙仲阳书法作品2018-04-17 12:55:56 2 1 1989 -
2018-06-04 20:54:02 15 2 1989
-
刘传军创作日记 对话
308号作品《绿水青山气象新》,仿古山水画,绿水青山新气象。竖幅四尺,装裱后高1.80米,宽1.0米。
2018-08-03 08:06:34 16 0 1989 -
2018-12-06 11:23:58 17 0 1989
-
已认证2019-04-14 12:04:33 23 0 198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怎样画好焦墨石窟佛造像"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45)
全国诸多学者以研究佛教 石窟佛陀,石刻佛造像为主要对象的“佛教学研究”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而对于我们美术工作者,如能将中国四大石窟用焦 而对于我们美术工作者,如能将中国四大石窟用焦墨艺术将佛造像刻在纸上,发扬光大。在焦墨画笔法视觉上去寻求突破。所以将传统焦墨画无法表达的,创新技法表现在宣纸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墨画的绘制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瓶墨原墨汁、一支笔,选择石窟造像,枯笔渇墨绘制,采用汉画像石刻刀法变笔法,充分调动逆锋用笔、“石刻皴”方法,刻出图象,雕出佛像,传统焦墨手段,又加之新的石刻皴技法,新语法,笔刻,将古代石窟石刻中的阳面阴刻,深浅浮雕,拓片效果,及斑驳龟裂的残缺美,陈旧的历史感,苍桑感,石头重量感、化入枯笔渴墨,并将石窟佛像佛陀,图案、飞天,汉画石刻,唐魏佛造像等,民间装饰绘画艺术融入相结合。把西方造型素描融入形象塑造,在对古代焦墨画艺术的继承与改造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脱胎换骨后崭新的石窟佛造像画“笔刻雕石皴”艺术枯笔渴墨体系。融入宣低中?!笆讨濉笔且恢趾夯袷痰斗ū浔史ǎ媚娣婵棠斜史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红星原浓墨汁,在用墨定 ( 沉淀十五年以上)颜浓壮混合:在放一夜成宿墨再使用,
步骤二,选择画景:所述画景为写生石窟佛造像,速写或照片;或拓片,或石雕、或目读心记,或古汉画像石刻的实物、作画
步骤三,选用生宣纸,用笔蘸原农墨,逆锋刻线,阳线阴刻??荼士誓痰裢及?。
步骤四,运用工细线,小写意线、和大写意粗线相结合的方法,出现在同一幅画里。而打开这一新的视觉经验的大门,恰恰就枯笔渴墨中大气度、大景象、大笔墨的施展,打下了基础。
马培童写扵北京 查看更多2020-01-06 17:20:11 24 0 198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请辨识:那个是伪刻或仿刻的牛肩胛骨刻辞的殷墟甲骨片?
这是多种书册都收录的影印甲骨片。最早著录在1914年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菁华》(编号为第2正、第3反片)。1933年收录在郭沫若的《卜辞通纂》(编 (编号为第512正、第431反片,并有考释。)后《甲骨文合集》收录在第一册,编号为6057正反片,断代为商代一期武丁卜辞,分类为占卜记事刻辞,共189字。
这是网上发现的甲骨片,仔细看,非常精良。
这个非常经典、著名的牛肩胛骨刻辞甲骨片,是殷墟早期出土,有正、反两个面,上面的图片都是正面内容。
今发现,图片二者竟然契刻的内容一样,而且骨片自然裂纹也一样,关键是骨片上的文字内容位置左右不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是伪刻或仿刻的甲骨片呢?还是拓印正反方向问题?若拓印难道从背面拓印出来的不成?望多互动留言!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1-05-28 23:29:44 6 0 1989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昨天,有朋自远方来 ,品茶赏画,泼墨挥毫,潇洒人生,不亦乐乎。
2024-08-13 16:54:18 18 0 1989 -
已认证
徐继良收藏日记 对话
人类敦煌 千年莫高
2017-10-30 08:21:14 3 2 1988 -
已认证2018-03-19 21:44:59 4 1 1988
-
明清古艺收藏日记 对话
多罗观音菩萨,度母,紫铜鎏金,高26底14见方,造型美观 开脸慈祥,难得全品。有缘人请
2018-04-19 12:31:27 3 1 1988 -
李振军创作日记 对话
最新作品,鸿运当头
2018-05-04 22:20:06 3 1 1988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月下赏梅图
2018-05-25 23:12:16 9 1 1988 -
崔宁创作日记 对话
捧起碎了一地的留言、关心、问候和指责,我有种罪孽深重的感觉!
在此向被我怠慢的朋友致歉!包括我的老师!
你们给我的快乐飘荡在我记忆的每个角落。
崔宁在此给老师请安!向友人补上真挚的问 。
崔宁在此给老师请安!向友人补上真挚的问候!
朋友误会了,崔宁不名不腕哪敢那么傲慢无礼,更是不敢劳老师大驾!我真的是没有时间。我被拉入二十个群,大多群里都四五百人,每天的海量信息轰的我蒙头转向,另我应接不暇。曾狠心退出两个群,被群主一顿训斥又拉了进来。
我真的很忙,有图有真相,我的忙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八小时内忙党的工作,八小时外忙自己的爱好,沾染了几个艺术细胞,总是被鞭策前行,常常处在赶任务的状态中,此事未完彼事又如约而至。
难以割舍的爱好耗费了我大量精力,很多创作需要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外加辛劳、精力、汗水和时间!
有的作品纵使千刀万剐,方刚达到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的程度,为赶作品,有时十天半月不看微信也是有的,博客和QQ更是几乎弃阵而逃了。崔宁没有三头六臂,顾此失彼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帮助过我的朋友,我会铭刻在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您一旦需要我做什么,我会全力而为,竭尽己能在所不辞!
向我要画的朋友,我现在不敢轻易承诺,三年前答应给人的画到现在还没画出来呢,我怕失信于你,只能等有时间尽力而为吧。
那个谁,你的藏头诗另我顶礼膜拜、面壁难悟,我一个也猜不出来。你了解我太容易了,我常发通知,姓名电话一目了然,能上公安网的都能看到,五千多警察我猜你就太难了,不得让我猜出一脑袋白头发么!都是吉林公安一个战壕的,你就大方报上大名别让我浪费脑细胞了。
每天向我问好的朋友,让我万分惭愧!我深知处友之道需礼尚往来,看到您说“你不理我我也天天问候”,您让我诚惶诚恐!在此向您回复一百致歉、二百个问候、三百个敬礼!崔宁何德何能,真的不值得您每天问候的!
关心、理解我的朋友,我会珍惜和感激。
请我赴饭局的朋友,不是我“假清高不与你们同流合污”,崔宁恨不得献上虔诚的膝盖!这一阵真的是没有时间,算我先欠你们的,等有时间我请你们。
感恩戴德说了这么多,语无伦次,理屈词穷,萝莉啰嗦,弱弱的带着重艺轻友的心虚。
我深知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但愿被我怠慢的朋友能理解我、同情我、原谅我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查看更多2018-08-27 13:01:13 56 1 1988 -
已认证
尚建国生活日记 对话
老太太挎剑未必就是俠客,我摆弄武姿其实也不懂拳脚!阿弥陀佛!各位友朋友周末吉祥!
千万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生命真是脆弱,生死天注定无法违抗。即便是苹果的﹝贾伯斯﹞,在病 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生命真是脆弱,生死天注定无法违抗。即便是苹果的﹝贾伯斯﹞,在病痛面前却仍是无能为力!
多年前我的一位同学,他老伴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我说:「我在整理太太的遗物时,发现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我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 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卷标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讲到这,他停住了,我也没接话,好一会儿后他继续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以后,每当想起这几句话时,我常会把手边的杂事放下,找一本小说,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时间。我会从落地窗欣赏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尘,我会拉着家人到外面去吃饭。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而不是要苦撑过去的日子。我曾将这段谈话与一位女士分享。后来见面时,她告诉我她现在已不像从前那样,把美丽的瓷具放在酒柜里。以前她也以为要留到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用,后来发现那一天从未到来?!敖础?、“总有一天”已经不存在于她的字典里。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有什么得意的事,她现在就要听到,就要看到。
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信给另外一半,表达浓郁的情意,或者想让他知道你很佩服他,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
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
【1】 别总是在压力下工作,累坏了自己!
【2】 别忘了身体是一切,没有了健康,无法享用人生所有的乐趣。
【3】 别以为能救命的是医生,其实是你自己,养生重于救命。
【4】 别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凡事只有不计回报,才能终有好报。
【5】 别忽视了与你有缘者,等繁华落尽,你才明白知音难觅。顺其自然的工作吧!慢慢享受生活,快乐享受人生的每一天! 查看更多2018-10-27 14:12:21 23 0 1988 -
马培童荣誉资质 对话
马培童“大红袍”画册序--杨青云
马培童经纪人薛林要为马培童出版“大红袍画册”,(“大红袍”是一国家级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 近现代名家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油画集》几套大型系列画集的别称。这成为公认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久而久之,它们被画界和出版社约定俗称美誉为“大红袍”),特一给我说明让写一篇序来美化一下。也只有恭敬不如从命……
细细阅读了马培童的绘画作品后,除了感动佩服,我更多的是想说一个优秀的画家师古人要和师造化放一起,是因为单单师古人则容易走入僵化和模仿。马培童在传承张仃、黄宾虹等艺术思想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研究,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焦墨焦彩”中国绘画技艺和传统技法上有突出贡献。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在徐州汉王中学和沛县歌风中学建有马培童焦墨艺术馆。马培童坚持研究传统山水,其作品取法黄公望、王蒙等大家。得到过范曾、刘文西、杨之光、冯远、刘勃舒、方楚雄、李刚等名家的指导和示范。范曾评价马培童说:“我衡量一个好的画家就两个标准,一个是他确实有绘画方面的才能,悟性高,和马培童接触之后他是那种一点都透的艺术家。第二就是这个人的品味品质很重要,单从他的品味品质中看画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是马培童画的,也只有马培童画出这些大境界、大视觉的艺术精品,我总是爱多看几眼,细品有纯粹的大美在里面,它蕴含一层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入古求新的气韵与气魄?!?br> 马培童近年来的焦墨和焦彩一直受藏家所喜爱,画家的焦墨中锋行笔打破了焦墨画只有黑白两色模式笔法的生活蒙养,其独创的“双焦皴’极大丰富了焦墨技法兼容落笔成韵的浑厚苍茫、雄伟酣畅、连绵不绝的文人气息,充溢着山石脉络纹理,以及结构繁复、绿荫茂盛的群山密林,秀丽山川。在文化语境上分析,马培童具有浓郁的艺术乡土情结,正如一哲人说接近本源就是接近大美的极乐所在,特别是马培童的焦墨山水又是那种玄奥、美丽和神奇之外延展投身自然怀抱,采集养分,荡涤心灵。这些学养、才情、能力均是构成马培童焦墨绘画的层面语言符号,赋予了传统焦墨新绘画语境的创新与发展,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不断探索其内心山水意境的表达方式,并只存在于对本源大美接近的书道精神而洋溢着生动的气韵、昂扬的生命力与强烈的现代感。
这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正延续。也是画家将传统写实画法推向极至的感悟智慧。欣赏马培童的绘画,使画家始终保持了活跃和机敏的状态,他作品的形象构图、色彩背景,以及表现技法,使之都呈现出一种经典性品质的大格局大气象。有一种超然物外般的高洁,一种具有持久意味的人间净土。他的焦墨山水既有古典美,又不失现代审美的新焦墨先例,凝聚了各家焦墨画法的文化精华,让我们第一眼便看到或是理解到:马培童焦墨画创新的成份,在延续传统焦墨画基础上,寓刚于柔的时尚气息中渗透了新焦墨画的诗化精髓。按马培童的说法,受张仃、黄宾虹等影响,以及依画家凭其对生活与艺术内在辨证关系的有效把握, 用日趋精熟的画笔记录了一个大好时代深层次的审美挖掘和高境界的人文性表现,以形写神,遗貌取真,不仅传达出笔下风物之神,更以自己独到而精练的焦墨画法画出了物与人、形与神的精品力作。以自己擅长的艺术逆向思维和率性、自然的笔墨,在形神兼备与气韵生动中把一幅幅心中山水呈现出黑、白、灰的鲜明对比和虚实结合,意境高远,内涵深邃,显示出焦墨画艺术语言的独特性。
马培童为开拓其焦墨山水的精神场域,追求到更高的学术价值。画家在对诗与画探寻的基础上,以诗入画、诗心造境,既追求画面意象的唯美性,更力图意境营造出深邃空灵。从这一层面上欣赏马培童诗化的焦墨山水,他创造性地融入了诗性因子的山水特质,又集中突出甚至是夸张性地强调这一“山水特质”,神逸意远,充满了画家自身的美学信仰。而马培童的这类作品所讴歌或表现的山林大川,或龙的传人等题材,他们的精神风貌首先是提取了新时代精神和文化的不竭源泉。中国画在继承中前进,在扬弃中发展,而中华民族历百劫而不衰的原因,正是由于有这些哲学的、社会学的、人文学的优秀绘画传统,它蕴含着民族性精华的审美愉悦,让你看到一个自信、自爱、自重、自强的伟大民族,缔造永远和平而昌盛的大好河山,这在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审美中就是“神韵”所达到的诗性与含蓄。也正是马培童焦墨山水的诗性与含蓄造就了以传达人心理情感的艺术感染力,才是中国当下真正优秀艺术家的闪光之处。是为序。
注,马培童现为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
杨青云,河南南阳人。2014年主持的“范曾研究”项目被北京市有关单位评为优秀人才。著有《二月河评传》、《范曾新传》、《范曾论》、《杨克新论》、《贾平凹美术论》、《忽培元浅论》和《王阔海新汉画初探》等,现为范曾研究会会长。 查看更多2019-01-07 20:23:42 17 0 1988 -
刘明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雄踞西南几多年,开疆拓土有史篇;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庚子年夏月刘明礼创作”作品尺寸四尺对开,请欣赏,欢迎交流。
2020-06-19 15:50:46 16 1 1988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人奔福造,马到功成?!?
2020-07-01 10:41:52 3 0 1988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旭日东升,盛夏之季,绿意最浓,江山如画,美不胜收。作绿夏系列山水画三幅,供欣赏,欢迎订制
2018-06-13 09:19:20 15 0 1987 -
刘永红创作日记 对话
《春.夏.秋.冬》初夏花吹,凉秋叶静。有你真好!刘永红 国画
2018-01-14 13:42:02 5 0 1986 -
张恒久生活日记 对话
游黄鹤楼
赤壁古战场,又过黄鹤楼,沿路遇乞丐,中国老人难。心疼又忧民,谈何中国梦。贫富太悬殊,良心在何处?
张恒久 记2018-03-13 11:13:13 6 0 1986 -
2018-03-16 13:01:57 8 1 1986
-
2018-03-27 12:56:48 5 1 1986
-
已认证
金新宇创作日记 对话
金氏画壶,天下一壶,见者有福各位大神晚上好,此画81岁高龄的廖大师补景、石总赋诗、俺画破壶。
配诗:“人走茶还热,鸟来壶犹香,老藤似故友,相顾越东墙?!?2018-07-24 19:22:36 12 1 1986 -
已认证2019-08-24 14:56:37 13 0 1986
-
李玉凤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国画山水画《逸居图》,自题诗:“山深水静野花喧,清茶一盏半曰闲。偶有旧友话桑田,时荡小舟钓一杆。”
庚子年春月李玉凤国画山水画作品欣赏,含局部图。2020-07-02 11:47:51 6 0 1986 -
韩宗华创作日记 对话
节日密集,推出国画《硕果累累》《收获》,送礼佳品
2017-12-22 15:46:31 12 1 1985 -
2018-04-08 10:16:47 3 0 1985
-
朱德茂生活日记 对话
4月28日在苏州昆山受邀参加昆剧学社开业典礼。
2018-05-01 09:17:30 12 2 1985 -
魏太兵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国画山水画两幅《清山秀丽图》,《逢山龙宿雾,高树影朝晖》,尺寸,四尺整张。
2018-05-24 18:01:47 7 0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