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认证2018-06-28 08:56:48 8 0 1936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瓷瓶书法“峦影依稀狂澜涌,登临却似上蒼天。自然造化景如画,鬼斧神工人间仙。”
恭请光临共同分享并雅正,谢谢。2019-08-14 15:05:02 6 1 1936 -
已认证
石广生收藏日记 对话
我始终认为美术界经常津津乐道的张大千拜见毕加索的那段故事很有水份。
见面肯定是见了,这种事在外国习以为常,见谁都没有像我们国内那样难。尤其是领导和艺术家,都特别随和。他们自己和周围的人们也没觉得 自己和周围的人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你看看照片上,毕加索漫不经心不看镜头,而张大千却得意洋洋,心怀预谋地望着镜头的猥琐样子,你就知道这个人人品值得掂量。至于文中提到毕加索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蔽胰衔?,这是不符合外国人的正常思维,倒是很像中国江湖上黑社会的思维。有什么敢不敢的?又不是比武打擂台和决斗,或者争夺地盘。每次看到这段故事,尤其看到张大千和毕加索的合影,我就感觉好像汤里掉了一只苍蝇。画得再好,品质不高,画也不可能是极品。 查看更多2020-01-15 11:09:04 36 0 1936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文徵明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8)
文徴明,江苏苏州人,嘉靖初曾任翰林院待诏,不久辞归。文徵明初学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路?;绯蚀窒噶街置婷?,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 ,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
文徴明作品《东园图》(见图一),东园主人与文人雅士在园中游乐的情景?;写┗乙碌亩爸魅顺雒庞哟佣炻咽蹲呃吹暮煲掠讶?,友人后面有一琴童正抱琴尾随红衣主人其后。鹅卵石径两旁绿草茵茵,树木高大茂盛。画的正中心,有四位文人在屋内围桌展卷,品诗赏画。一童子手捧卷轴在旁恭候。屋外一童子手托茶盘朝这屋走来,与红栏旁一坐者答话。隔池而望,水榭旁有两位雅士在对弈下棋,投入正酣。对岸的竹篁路上,有一仆人端着盘子急匆匆赶往棋屋?;胰÷雇?,只留右上角以透气,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心营造小自然,力求有限中求得无限,利用多用的分隔法,造出无限空间。园林的分隔手段有门、墙、廊、屋宇、假山、水池、树木、桥梁等,文徵明自由随意地运用了这些元素,在绘画空间处理上:以入门蔽曲空间,以山池变换空间,以建筑分合空间,以植物呈现空间,完全合乎明清造园的法则。
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于简化中见层次分明,在小空间里,展现无限空间,以心造境,具有远见宽广的博大胸怀,以树水山石或云作为空间分隔,当中穿插房子或点景人物,布局合理,二者一个是园林造境,一个是山水造境,均通过心灵造境,因此有相同余韵。
文徵明其作品二《绿荫清话图》(见图二),画的下段三面环树一侧的空地上,两位高士席地而坐,情态恬静优雅,他们在倾心交谈,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参天屈曲的古树,奔流不息的溪水、嶙峋的山石。渲染了画面幽风秀稚的古韵,惬意万分。再向上,几株巨松挺拔高劲,其间有茅舍,木桥,一妇人从桥上经过。从图上部的多处房舍推测,妇人也许是在回家的途中。旁边瀑布自高处飞落山涧,水声甚大,声色并貌。图的上段,山崖陡峭,树木苍盛,有袅袅炊烟从房舍屋顶飘来。主峰浑厚苍健,取的不是全景,令人充满想象。
马培童下图四作品,画的下段树木茂密,有一幽居,屋主人在谈书论画,画的右边瀑布飞泉,水声甚大,画的上段,树木茂盛,云雾缭绕,山石嶙峋,二者均采用高远、深远构图法,均描绘高山耸立,岩壑幽深,丛林茂密的自然景观,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勾画远离尘嚣、涤荡心灵的桃源世界。有相同余韵。
文徴明其三作品《真赏斋图》(见图三)画中怪石结体丰富而不零乱,画家把太湖石奇崛灵巧的特性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出来?;鞒劣裟?,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渲染出盛夏中一块清幽凉爽的世外桃园。作者借描绘华夏设置的优雅环境,委婉地讴歌他晚年的操行。茅斋用界画法,一笔不苟的线条深含着对书斋主人的崇敬。古代山水画以散点透视表现空间,不拘泥于客观世界某些具体的科学结构,以便能充分表现作品内容,作者为了体现茅斋内人物的活动和陈设,空出一面外墙,仍不失其真实。构图是这件作品最独特之处,文征明大胆截去树的上半部分,几乎不留天际,这样就压低了欣赏者的视域并把视线引向茅斋,三面环绕繁密景物的茅斋,前面留出大块空白地,使整个画面的气脉得到流畅,显得空灵。欣赏者的视角感受在这里也得到了调节。
马培童以下部分作品,与文徴明一样,画的顶部几乎不留天际,将观者的视觉引向画中部的聚焦点,突出主角的中心点,与文徴明有相同之余韵。文徵明一生研究画理,致力于实践,最终成为明代四大家及四大才子之一,为沈周之后吴门派的领军人物,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9-18 16:38:41 31 0 1936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清末、民国初海派著名画家吴昌硕,潘玮萱评马培童(72)
吴昌硕,原名俊,字昌硕,以字行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曾任安东县令一个月。工诗书、篆刻,书法擅长石鼓文,篆刻学浙、皖派,为西印 擅长石鼓文,篆刻学浙、皖派,为西印社社长,是清末、民国初海派著名画家的杰出代表。
吴昌硕,30多岁开始学画,求教于任颐,40多岁以后将画示人。擅长花卉画,初受任颐指点,后参赵之谦画法,又继承徐渭、朱耷、扬州八怪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用笔浑厚苍劲,力透纸背,又纵横恣律,气势雄强。
吴昌硕作品《桃实图》(见图一)画家笔下的硕桃不同于宋文人画中的萧散、捉摸不定的物象,有着沉重,结实和丰满的立体感,他先染出桃子的位置,趁水色欲干时,勾出枝干,以浓重的笔墨画出覆盖在果实和枝杆上的桃叶,桃色与墨色微微相渗,枝叶俯仰顾盼,加强了空间深度。
画家夸大了桃子的体积,树干用笔十分简阔,桃实的布局以特写的方式将下面三只投向观众的眼前。
在构图上,吴昌硕喜取近似书印章法布白的之字和女字的格局,或将石鼓文变正为斜,以倾斜的井字作为构图的基础。因此他的作品时常从左下方斜延至右上方,或从右下方斜延至左上方,枝叶紧密、虚实相生而成对角斜势,充满了张力。
在设色方面,吴昌硕喜用浓丽的对比色,常用西洋红画花,色彩强烈而鲜艳,艳而不俗?;蹲釉蛴媒吓ǖ穆?、黄再加焦墨,形成深厚而饱满的艺术效果。此外,其画作还配以趣味盎然的诗文、洒脱出众的书法,以及古朴合宜的印章,诗、书、画自然天城。他不喜欢四平八稳,讲究绘画同书法有笔势呼应的布局。
马培童以下佛像作品,马培童以焦墨绘之,并将佛像拉近距离,夸大佛像的体积,以特写绘之,因此与吴昌硕有相同余韵。
在海派的画家中,能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唯吴昌硕,他画外求画,将印风书风和画风融为一体。吴昌硕其书法也名震天下。尤以篆刻书最负盛名。他以《石鼓文》为范本,参以西周金文及秦刻石,融合篆刻笔意。所作画法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可谓自出新意、前无古人。除篆书外,其楷、隶、行书也十分出色,具有古朴敦厚,刚健苍劲的特色,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创意及气魄。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2-04-26 17:24:55 51 0 1936 -
李尊荣创作日记 对话
祝大家连年有余!作品国画《连年有余》今天上午已结缘
2017-12-24 10:32:56 4 2 1935 -
2018-01-16 14:22:18 8 1 1935
-
马新荣创作日记 对话
写实蜜蜂作品,斗方装裱后是不是有点感觉
马新荣 作2018-04-02 13:02:33 5 1 1935 -
杨牧青生活日记 对话
“梵音史诗一一般若号角世界巡演新闻发布会”在钓鱼台芳菲苑即时启动,李玉刚、霍尊、央吉玛等领衔,石军先生主持,随遇智嗄仁波切·吉祥殊胜!
2018-04-09 17:37:42 9 0 1935 -
李尊荣收藏日记 对话
陶瓷瓶成品出来了,瓶上的虾比纸上多了几分光泽,多了几分灵动。祝福大家平平安安,幸福吉祥!
李尊荣2018-04-09 21:09:10 12 0 1935 -
邓澍创作日记 对话
书联画合:幸福家庭系列,
《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琴瑟永偕》,《珠联璧合》,《福寿康宁》,《和气致祥》,尺寸50x50cm,欢迎订制2018-05-27 10:26:32 7 2 1935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夜半漫笔,青灯孤影,朦胧间仿佛穿越到古代,耳边响起了狐仙软软的细语:“公子,时已不早,款请兰汤沐浴,歇息了罢。且待明日再书未迟……”[偷笑][偷笑][偷笑]
2018-06-08 22:09:11 9 2 1935 -
周鹏飞创作日记 对话
《對鵬飛先生毛體書法的一孔之見》幾十年來由於對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崇拜,加之毛澤東書法心恣意揮灑,縱橫捭闔的自如吸引了無數愛好者和臨摹者。以毛體書法自稱的人很多??戳私腥瞬皇娣?。好的形似,差的謬之千裏。難 有領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情懷,更缺乏翻手風覆手雨的波瀾壯闊和寵辱不驚的詩人氣質。看了臉紅。
著名毛體書法家周鵬飛先生出生於書畫世家,硯邊風雨壯兒膽,橫豎汪洋度春秋。先生自幼寫詩。精研莊騷,妙悟釋迦。熟讀四書五經。從先生繪畫中不難看出禪意綿綿空靈四野。他的毛體書法不難看出從黃鶴樓,沁園春,長沙的雄心壯志到敵軍圍困萬千重,西風烈長空雁叫的悲壯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衝天之志,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邁。周先生特注意革命家,書法家在書法形成及成熟的不同時期及書家修養的形成等多因素去研討偉人書法。在偉人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學習進取。砥礪前行。終形成周氏毛體書法。
他的毛體書法沒有小人物們的脂粉氣更沒有當前畫壇書壇把持權利的畫霸書霸們的作造氣。透出軍人的果敢和毛體書法的老辣磅礴大氣。
這是我對鵬飛先生毛體書法的一孔之見。淺陋之處,敬請海涵。達旺 查看更多2018-10-31 10:30:15 11 0 1935 -
已认证2019-03-04 11:59:29 6 0 1935
-
曹国银创作日记 对话
应南昌弘法禅寺书法笔会
书法作品
四尺对开
佛在心中
业精于勤等2019-03-21 03:44:36 6 0 1935 -
李振义创作日记 对话
隶书书法作品:终生学习、终生进歩;
客户定制的作品对联一幅隶书(终生学习、终生进歩)请欣赏。2020-01-09 16:10:16 4 0 1935 -
徐如茂创作日记 对话
中国画画到一定高度,就是画学养,画积淀,将技艺演练到出神入化叫绝活,练到炉火纯青叫绝技。
2020-01-14 15:31:23 4 0 19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甲骨文非卜辞说: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突破学术研究壁垒,拓宽视野,广开言路,放大心胸,激活甲骨学,建立甲骨文新认知,甲骨文不是殷商人事无巨细的在崇尚鬼神迷信占卜状态中形成的文辞,它是商王朝对各种事项的记录 与历史文献档案,是"唯殷先人,有册有典″的另一种记事方式!甲骨文字释读务必走出死胡同,这与破译一个字奖励5万、10万没有任何关系,若为奖金去破译,那也只能是咬文嚼字式的东拉西扯胡诌了!
我们要真心感恩感谢殷商王庭那些拥有文字使用权力的人(如,巫/史/司空/祀祭官等)呵,如果没有他们用甲骨刻字的方式保留,靠朱书(毛笔)竹简(册典)的形式保留,那今时的人们对华夏先祖的文化文明可能更要懵了!一一杨牧青·人类上古文化谱系研究课题之甲骨文字专项研究<详阅艺界报公众号内《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序事曲之1.2.3.4篇》文稿> 查看更多2020-07-22 07:59:24 5 0 193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我用生命试出来的配方:九含、一创,八无,十有,九要、一预言?!蓖男蠢?2)
焦墨配方:焦墨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最古老的绘画方式。
(焦墨九含)一、含传承,二、含古 (焦墨九含)一、含传承,二、含古意,三、含笔法,四、含墨法,五、含禅意,六、含哲学,七、含意韵,八、含灵魂,九、含发展。
(一创)创刻石皴法。
(八无)一、无定则,二、无标准,三、无理论,四、无楷模,五、无样板,六、无大成,七、无造极,八、无第一。
焦墨画家(十有)一、有思想,二、有情感,三、有执着,四、有痛苦,五、有孤独,六、有呐喊,七、有哭笑,八、有痴颠,九、有游浪,十、有苦海。
(成功之路九要)一、要终生喜欢,二、要坚持数年。三、要读万卷书。四、要行万里路。五、要采风写生。六、要目读心记。七、要研究探索。八、要突破创新。九、要留传后人。
(一预言)三十年后我的画最热门。(今年疫情闭关中新作)(焦墨秘方)很管用。 查看更多2020-08-31 11:44:12 25 0 1935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陈文斌书杨慎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谈中。2021-06-25 20:53:14 6 0 1935 -
2017-10-21 10:43:39 4 7 1934
-
李玉凤创作日记 对话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挢;不知近水花先放,疑是经冬雪未销!
2018-01-11 07:05:54 5 0 1934 -
汪琼创作日记 对话
新画的国画花鸟画《富贵吉祥》,《紫气东来》,《晨曲》,四尺整张三幅,尺寸68*138cm
2018-07-06 17:30:38 3 0 1934 -
2018-12-14 16:58:17 4 0 1934
-
已认证2019-01-26 10:37:00 16 0 1934
-
已认证2019-03-09 20:41:07 21 0 1934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关仝”潘玮萱评马培童(31)
宋《宣和画谱》中这样记载:当时有关仝,号能画,犹师事浩为门第子,故浩之所能,为一时之所器重。从中不难了解到关仝为荆浩的弟子门人,早有画名,并非初师于浩,只是慕 名,并非初师于浩,只是慕其艺术而刻意力学,寝食都废,意欲逾浩,并最终创出了关家山水,为荊浩的北方山水画系再添光彩。
关仝陕西西安人,在山水画的创作与荊浩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多描绘黄河中游一带的巍峰林麓,高山大水得其悛拔之势,且晚年笔法已大大超过乃师。关仝喜作秋山寒林,写幽人逸士、山驿渔市之景,能脱略笔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长也。(见《宣和画谱》)
关仝作品《关山行旅图》(见图一),画家采用高远与平远两种方法构图,画中枯树、寒林均无叶,略去主干,体现了关仝独特的画法,用笔简劲老辣、落墨渍染生动,山石采用先勾勒后皴擦的笔法,如刮铁般坚实,质感十足,体现了关仝山水画的精湛技艺所取得的成就。
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
关仝最大的画风是笔简景少却气壮意长,如作品《山溪待渡图》《关山行旅图》等。
马培童以下作品,气势宏伟,景致布局井然有序,与关仝有相同之余韵,且都描绘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景致,《关山行旅图》布置自然,舟车村市、渔樵行旅,表现得极具自然,画家在山石的张力中构筑和谐,把观者带入令人神往的玄妙意境,烟云深处有溪水涌出,从左上至右下倾斜流淌,将画面分割开来,溪两岸有木桥连接,岸的左边人迹较多,为了增加开阔的视野,画家用平远法描画。桥上、岸边赶路的行人,或骑驴、或步行、或负薪、或对语,在画卷的左下角,山野店氛围逐渐热闹,往来的旅人有的在这里打尖休闲、有的在饮茶小憩,还有的妇人在浇水,三五孩童也在嬉戏其间,又有驴骡鸡犬,小舟停泊,无不让人感到到处充满浓郁的山间田园气息。
马培童以下所描绘的景致除了布局井然有序与关仝有相同余韵,均表现山间田园气息。关仝描画山石喜欢先勾后皴擦,如刮铁般坚实,质感十足,体现了关仝山水画的精湛技艺,马培童先用中锋勾轮廓后用刻石皴法皴擦,使石质有的如刮铁般坚硬,与关仝有相同之余韵,刻石皴法是马培童在焦墨艺术里所取得精湛技艺的成就,二者殊途同归,只是因各自所用的技法不一样而已,但所体现的石质是一样的。(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7-23 11:26:14 24 0 1934 -
叶向阳收藏日记 对话
旅加著名油画家、我的老战友老同学刘景胜先生1982年在绵阳基地画的《卖花姑娘》和《银簪花》、1984年航行太平洋画的远望号的《动力机舱》速写。恭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恭祝您幸福安康!万事吉祥!
2021-12-02 11:25:30 15 0 1934 -
2018-06-03 10:27:23 12 0 1933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今天,外出游学归来画了这张四尺对开《白云深处是吾家》。
2018-06-20 13:47:01 7 0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