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观山景有感,速写三幅作品,以抒胸意!
2018-06-29 21:30:25 6 0 2387 -
杨增超创作日记 对话
奇石瓷画新作品欣赏人物画《彭祖》、国画荷花《清雅》、国画山水《幽谷飞瀑》、山水《观瀑图》、《山水怡情》、《山水清音》,乙亥年春月杨增超奇石瓷画作品欣赏。
2019-04-01 14:02:32 16 0 2387 -
陈国祥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鲁迅诗选书法作品、共48首选其八!陈国祥书法作品
2018-03-20 13:15:50 3 1 2386 -
窦世魁创作日记 对话
窦世魁先生作品~大佛系列欣赏。
2018-04-09 18:19:26 8 0 2386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新的书法四条屏,尺寸:138*35*4 用纸采用仿古蜡染宣纸,笔法细腻,取法二王,堪称经典之作
2018-06-08 18:29:53 5 2 2386 -
李牧创作日记 对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事事如意,富贵吉祥!
2018-06-10 16:36:59 6 0 238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孔子并不姓孔之“孔”字解读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把周代官办教育推向社会私塾教育的创举者——孔子,其实他并不姓孔。
从文献记载可知,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没有以孔为姓的 孔为姓的,孔姓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祖先姓子,是殷商的遗民,被周王封居为宋?!犊鬃蛹矣铩け拘战狻匪担骸翱鬃酉茸姹臼撬喂页稍?,传到孔父嘉时,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 ?!薄躲诶镂南卓肌ぞ硪弧匪担骸翱鬃酉茸娲痈ジ负蔚娇赘讣?, 五世亲尽,当别为公族,乃以字为孔氏 ?!币簿褪撬?,按当时的宗法规定是取“孔父嘉”的“字”作为族群新名号。
在古代,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主要是区别血缘关系,避免同姓结婚,不同的姓代表了不同的族群居住地域和族徽、图腾崇拜等。氏,主要是以别于姓,氏由姓出,由同一个姓的人繁衍出一个大族群。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姓和氏,出身贫寒的、底层的就没有氏,称为黎民、百姓。姓可世代相传,一般比较稳定。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后来,秦灭六国,随着王朝管理体制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与需要,权力大小、财富多少则成为衡量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高低贵贱,姓氏就失去了原来一些重要的意义,变成了单纯的、方便的被管理者的符号了。
今知,孔父嘉(?-前710年)比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早了250多年,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弟弟微仲的八世孙,宋国第五任国君宋闵公的五世孙。子姓,名嘉,字孔父??鬃恿雷妫僦链笏韭?。(《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说明这个官衔是很高的,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级别。)
关键是“孔”字做何解释呢?当时的“子嘉”为什么以“孔父”为“字”命名呢?后来为什么又要以“孔”字别立一个族群的新名号?
对“孔”字的本义本源解读是源于 甲骨文、金文书法临习及其艺术创作和上古文化研究时读《山海经》过程中而生发的新的感悟和理解,按“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之思路解读如下:
今查知,在已有的殷商甲骨文中还未见到“孔”字,最早的“孔”字出现在西周早期《孔作父癸鼎》铭文中,一直演变至今。中途虽有字形发生很大变化,但还是有一条线索与规律可循的,见下“孔”字图(采集于国学大师网)。
对“孔”字的解释、解读,诸家所述虽然极其精彩和珍贵,但未能达其本义本源,实为遗憾! 现通行的基本解释是“小洞,窟窿;很;量词;姓。”,兹录几例解释如下:
一、《玉篇》:“孔,窍也,空也。”
二、《说文解字》:“通也。从乚从子。乚,请子之候鸟也。乚至而得子,嘉美之也。古人名嘉字子孔?!?br>三、《说文解字注》:“通也……孔训通、故俗作空穴字多作孔……嘉美之也……从子。会意。康董切。按此字未见三代用韵之文。但以肉好即旁孔求之疑孔古音在三部……请子之候鸟也。月令。仲春。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故古人名嘉字子孔……按孔父、字孔。故后以为氏?!?br>四、《文字析义》:“金文四例,孔(三代二卷48叶,孔鼎),初文孔,从子,上小下弯形示头会气穴所在,本义为人身之气穴。人身气穴明显易见者,莫如婴儿之囟顶,故字从子而以“小下弯形”指向婴儿头部囟顶?!?br>五、《字源》:指事字。郭沫若认为金文孔字下为子,上为指事符号,指示小儿头角上有孔。本义应为洞穴,窟窿义?!渡胶>ずM馕骶罚骸耙槐酃?,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由本义引申为空阔,深远义?!痘茨献印ぞ瘛罚骸翱缀跄渌占!庇啥囱ㄒ逡晡?、通达义。《老子》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笨鬃鞲贝时沓潭?,相当于“很”、“甚”?!妒ば⊙拧ぢ姑罚骸拔矣屑伪觯乱艨渍?。” (昭:明也)还作量词。用于洞穴、桥洞、窑洞、油井等。如:十七孔桥。春秋“孔”字承袭两周金文的写法,但上面的指事符号渐脱落为乙,近代亦写作“”,后统一为“孔”。
六、《辞海》:“1、小洞;窟窿。如:笛孔;弹孔?!缎挛宕贰で笆袷兰摇罚骸啊苍摺衬苌淝锌住!?、通;大。见“孔道”、“孔德”。3、深?!痘茨献印ぞ裱怠罚骸翱缀跄渌占??!?、很;甚。《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5、孔雀的省称?!冻恰て呲伞罚骸梆交士追铮找栽顿??!蓖跻葑ⅲ骸翱?,孔雀也?!?、窑洞的量名。如:一孔土窑。7、姓?!?br>……等等字典、词典、辞书对“孔”字解释很多的,也有近似权威大论和定论的,但均不得要旨,未曾见底。特别是以婴儿头囟顶的气穴解释、解读真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但 《 楚辞·七谏 》 :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 ”东汉王逸注: 孔,孔雀也。 ”和清代段玉裁《说文注》: ”……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 ”这两句注解是很重要,对“孔”字的解释、解读给予了关键性的启示和佐证!
“孔”字的本义本源就是殷商遗民的宋国族人“子嘉”对其先祖“玄鸟”的文化精神和历史传承,故造了一个“孔”字,并“字”之(命名)以“孔父”!
“子”是商代族群的“姓”,也是图腾和族徽的表意,而这个“ 乚”竖弯钩是玄鸟“隹”的形体浓缩以构成寓意特别、含义幽远的指示符号,并非许慎“ 请子之候鸟也”误读。
最早的金文“孔”字在“子”的头部右上加一个示意符“小弯形”,而且这个“示意符”的笔画结尾收笔处进行了特别加粗加重,以增强着重的表意功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可知,在春秋战国各王公贵族不尊周王朝法令各自造字杂乱未被大秦统一前的时期,西周及之前的古人造字,对每一点、每一划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遵循原则的——天道、人事、地理、时空(宇宙)——以表文字之情态、情意与意象,亦可谓之“天垂象圣人则之”!
今细究,可知甲骨文中的“子”字是有特殊用途的。 通过甲骨可见的“子”字事实来看,孩子的“子”、天干地支的“子”它们是三个不同的形体构造??上?,我们近现代百年以来许多甲骨文研究释读者没有弄明白,不知究竟,以为“子”就是那样的。
再由此推知,如常见的什么戊子卜、甲子卜、庚寅卜中的“子”字并不是全部为了通假、借以用于天干地支的“子”啊,它其实是商代族群的高官贵族专用的一个字。如,甲子卜,可释读为在“甲”日这一天,商王庭贵族高官(子)进行一些事情的记录(卜)。这个记录(卜)过程要看是在什么情况和环境下由什么人(如甲骨文中出现的争、宾、肖+役等一百多位人)来记录的,所以“卜”字的短撇有左右、上下、高低、粗细、长短之分的!
最后我再重复的唠叨一下:“甲骨文解读务必要跳出‘院系科班派’的学术象牙塔和圈圈,以及人为设置的一些死胡同。当然‘院科派’在甲骨学上的功劳是巨大,贡献也是巨大,我们千万不能否认否定。另外,我们又不得不思考,仓颉为什么要造字?造字的依据是什么?甲骨文字之前的图文又该如何去解读呢?后来史传帝颛顼为什么要搞“绝地天通”呢?再后来早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为什么开始对甲骨文字逐渐的要改变和抛弃呢?这些都要重新去思考和认知的!”
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如果只有科学的脑子而没有玄灵的心识,那得到的世界就只能是一半,就是残缺不齐的,大宇宙观下的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是物质与意识并存的世界,是阴与阳相融合的太极世界,是宏观与微观相共生的大千世界。倘若抛弃了“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这一基础,那约之甲骨文、青铜器铭符(文、纹)、玉器文、陶文、崖画文等上古文化、古文字的释读只能是一毫米的一毫米的向前推进,或在偏离中而推进并得到不准确的结果而已! ——庚子仲夏杨牧青于京华
名称:书法
规格:50cm x 100cm/5平尺
款识:古今学圃长尊孔夫子,中外童声齐夸安徒生。庚子仲夏杨牧青。 查看更多2020-07-08 18:49:52 5 0 2386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诚信至上。做人没有诚信,此人将难以立足社会!
2018-05-18 09:15:46 7 0 2385 -
王立军创作日记 对话
写意画:“梦魂空系潇湘岸 烟水茫茫芦花” ——古诗 (尺寸:180cm x180cm),《芦花时节起秋风》?(尺寸:180cmx180cm) 寸:180cmx180cm)
2018-06-08 07:55:37 7 2 2385 -
潘宁秋荣誉资质 对话
出版
2018-02-17 18:33:48 9 0 2384 -
马卫巍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石斛花开》国画写意花鸟画,“石斛花开姿优美,其心高洁芳香四溢故写之;”
2018-08-01 17:03:13 11 0 2384 -
2024-05-21 16:04:51 43 0 2384
-
东方古玩城堡收藏日记 对话
回流老景泰蓝大象耳双凤戏牡丹图花瓶摆件一对,尺寸20×58cm,喜欢私聊我
2018-03-14 19:58:03 5 0 2383 -
2019-04-09 10:47:48 18 0 2383
-
已认证2019-11-07 17:23:04 18 0 238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西方哲学流派怎么来的?
按,现今“西方伪史论”学者们给出的证据证明来看,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的文明都是后世近几百年才开始伪造的。西方的文字更多变,也没象秦代一样统一过,也没有象中国《尚书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那样完整的文献记录记载,那么他们的哲学流派是怎么来的?他们的学派传承流变竟然弄的这么清楚?!
如此图如说,大约从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的起点是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原”。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打开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门。之后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开始对世界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著名的有几大学派,包括泰勒斯为代表的米利都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2-27 15:51:40 12 0 2383 -
已认证2018-08-21 17:17:53 8 0 2382
-
任燕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新作《雨打芭蕉红艳,回眸扶扇姿容俏》,供君欣赏
2018-05-19 12:04:53 5 1 2381 -
徐如茂创作日记 对话
闲来写几张国画荷花,请同行指正。戊戍仲夏徐如茂写于古城阆中
2018-07-14 10:39:48 3 0 2381 -
2020-01-14 09:59:27 9 0 2381
-
2018-06-15 17:53:01 13 0 2380
-
2018-07-13 16:33:04 12 1 2380
-
刘剑刚创作日记 对话
山水国画《桃华春色暖先开》尺寸
138cmx68cm,《松里云深夏亦寒》尺寸
138cmx68cm,作者刘剑刚2018-01-24 13:04:21 8 1 2379 -
2019-06-17 11:37:31 14 1 2379
-
宋东海创作日记 对话
《福禄有余》《和美有余》《鱼东图》,国画动物画鱼系列作品,尺寸68x138cm。
2018-08-09 18:11:16 9 0 237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谈从胡焕庸线到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的因由
最近,微友翻出我2009年2月4日写的《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相关内容互动。实际上本文初稿是2007年立春前后写的,后来修改文稿时我对时间给了个预判性 判性的向后放了两年,写为2009年2月4日,所以网上就出现2007年10月30日转载记录的现象。如,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硕士生导师、西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雪域墨客”李忠盛(1961年生)先生“新浪博客”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十来年,不免让人有点“驱车登古原”的感觉。前不久对此我写了《思想与理论: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之琐事》小文,略有所提。藉此,我再谈一些因由,算是以躬谢诸大善知识的关注和厚爱!
学界都知道,在1935年的时候,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年-1998年)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了其代表作《中国之人口分布》一文(时年他34岁),他根据全国各地区的人口数据,绘制出中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并提出了一条“黑龙江瑷珲——云南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这也就是近世引起经济、人口、地理、文化、历史、社会等界非常重视的“胡焕庸线”。有学者说,读懂了这条线就可以找到“中国经济地理的密码”(见2018年12月金羊网文化观点李宜航《“胡焕庸线”引发的思考》一文),又被誉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0年10月刊《中国地理大发现》专题对“胡焕庸线”介绍)。
对“胡焕庸线”的重要性毋庸多说,援引《发现西部》(2009年2月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出版)所述“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一句话,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笨煽话?。
作为一名职业从事中国书法、国画艺术继承与实践拓新并以此安身立命者,加之对人类上古文化的探究,作为中华儿女且有一种无形的使命力在催促着,不能不对“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性、历史性、文化性、学术性要向纵深的理论层面上去研究,不拘囿技法、色彩与视觉感官的时时勤拂拭和艺术主题调子的呐喊。再之2007年的前几年,由于我对“中国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研究与实践的需要,就依自己对山水画这门艺术的认识和心得写下《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随之发布于“中国牧青网”(2003年底创办)、“新浪博客”后就引起艺术同道的关注并不断地见载相关刊物和网络。如,2009年2月6日天涯社区金石书画栏目、2009年2月7日卓克艺术网、2009年4月20日中国书画家网、2010年9月17日《青海日报》转载等,以及被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管苠棡承担并负责独立撰稿,特约编著唐波副教授等编著的《巴蜀山水画叙论》(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2年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2018年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巨著在述及“中国山水画在巴蜀第一次变革”时也援引我的“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之说(见搜狐号“中国美网”2019年3月23日《<巴蜀山水画叙论>——巴蜀山水审美与山水画传承变革》一文)。
在《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这篇文中“胡焕庸线”无疑是启发非常大的,所以我也就提出了一条中国山水画的东西宗论的地域分界线。参见《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第一节?东西宗论的地域分界线》所述:“当游历神州大好河山,注目中国地图时,沿着北起黑龙江黑河向西南方向下至内蒙古乌兰浩特、河北张家口、山西朔州、陕西绥德、甘肃庆阳、四川雅安、云南丽江划出一条不是直线的线的时候,就从这条线的东、西两边会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能够使我们在山水画艺术思想和认识上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们姑且把这一条不是直线的线称之为东西宗论的地域分界线,以方便对问题的阐述。我们按图索骥,溯游从之,遍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山川风貌,人文风情,找寻出一条可资实用和适用的答案……”
1、据考,时年59岁的明晚期画坛“松江派”董其昌(1555年-1636年)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南北宗论说?!倍弦云湓谑榛帐跎先〉玫某删秃凸僦聊暇├癫可惺榈奶厥獾匚桓姓傧拢蛊淠嵌尾坏饺僮值摹澳媳弊诼鬯怠庇辛四橇?537年—1587年)、陈继儒(1558年—1639年)、沈颢(1586年—1661年)等一大批合拍追随者,并以“艺坛领袖”的宗派威力滥觞于东南一带,随后附骥者众多,继而对后世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如果将“南北宗论说”以今天的视野去审视、去分析、去讨论、去研究,那么其思想则会流露出过多地偏颇和狭隘之见。历史前进的车轮永远会在一条比较明晰的辙道中行进,“南北宗论”的弊端总会被一部份睿智的人士发现,并做出尖锐批评。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奠基人徐悲鸿(1895年-1953年)严厉地说:“吾尤恨董(南北宗论说)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泵朗跏芳矣峤;?895年-1973年)也严责:“(南北宗论)是伪造历史,是非科学的。”随之,美术理论家滕固(1901年-1941年)、绘画史家童书业(1908年-1968年)、教育家启功(1912年-2005年)等学者也从不同程度上指出了南北宗论的不足之处,唐代王维(701年-761年)的地位被人为的抬高,渲淡与勾斫的概念含混,流派区分显得过于简单生硬,自相矛盾,标准不一,等等,均认为其弊不小。然而,就这样一个带着偏颇和狭隘之见的南北宗论说却能影响其后几百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要做出重新的换位思考?。?br>3、崇南贬北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东西宗论”则要力排崇贬之见。淡而虚浮总不是山水画的正确发展方向。一味追求水墨渗化、朦胧缥缈的“南”、“东”的江南文人画,排斥笔力雄健、气势恢宏的“北”、“西”的北派山水画,则是中国山水画艺术思潮出现认识偏差和审美误区的根源,也是导致现时代山水画追求以水墨为最上、以色彩大肆渲染为主题、缺乏点线骨架而为能事的病态艺术根源,更是现时代山水画陷入畸形艺术状态的罪恶源泉之一。中国山水画除了具备文人雅兴玩味的要素之外,更应该具有以粗犷、豪放的原生态大写意精神和笔墨情调来体现山水情怀的民族正大气象,不应该永远挣扎、重复在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图卷水墨艺淫相中。(注:上小段是《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第一讲”的原文,稍有字句修改。)
时年35岁的我,以五千多字的《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寡见浅陈,今复阅还是有可用之处呵。只不过那时西部金城的母亲河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多了一个经常聆听大浪涛声东去的职业书画家和以喜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研究的“草野之民”罢了。
按说,董其昌“南北宗论”是受佛教禅宗“南能北秀”的宗派思想影响对山水画作品内容和艺术风貌进行判决,故有“亦如六祖之后……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知言哉。”之词。这是由于晚明及以前的时代环境所限和文人士大夫意识的束缚及艺术视野的局限,虽然董氏的学问和艺术成就不一般,但是也只能以江南水墨画风的特性来道其短长,则不能置身于今世的国际艺术大背景下去审视中国山水画的。因是,杨牧青“东西宗论”也就如是煌煌而出!
近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1963年生)先生《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讲稿(见公众号“许倬云说历史”2020年5月27日发布文)时颇有感触,也多感慨,这也是催生了我写这个“因由”文稿的重要念头之一!
许先生在“讲稿”中提及以易中天先生编的《易中天中华史》为例时说:“有的人质疑易中天先生作为非纯史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学者,有没有资格来编中国史。任何人,当然也包括各类学者,都有资格来编、来谈、来写自己眼中的中国史,这没有问题,易中天先生当然更有这样的资格?!背显眨《灾泄剿亩洳澳媳弊诼邸钡窖钅燎唷岸髯诼邸钡牟?,我也想“任何人”都有资格来研究、评议和撰写的,也不在于“非纯史学专业科班出身”或纯山水画美术工作者,或所谓的艺术权力阶层者。
特别对于从事中国山水画艺术实践和中国美术史研究者,要有一种大的情怀、大的智慧、大的文化格局来对待“东西宗论”,不能带有某种阶级阶层或某种鄙视姿态与傲慢偏见,来对待、认识《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的苦心和期望!当今,新时代大发展期,中华文化的各项各行再次焕发生机一派正当时。我相信,只要体内还流淌着中国人热血的都会义不容辞、毫无怨悔的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予以创新出新,给以最大空间的扩展延伸,即是中国山水画的“东西宗论”也不例外!——2020年5月28日杨牧青于北京 查看更多2020-05-28 11:47:26 8 0 2378 -
崔华泉创作日记 对话
满堂皆君子之风、
万古对青苍翠色
崔华泉国画作品2018-04-09 21:12:46 4 0 2377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书法作品欣赏,不薄今人爱古人
2018-06-21 21:29:13 5 0 2377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庚子年春新作品:
《三月堪惜牡丹奇,半依朱栏欲绽时?!?br>《天风摇曵宝花垂,花下仙人往翠微?!?br>《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林印象》
甘庆琼国画写意花鸟画作品欣赏。 欣赏。2020-03-13 10:58:15 12 0 2377 -
2018-07-06 13:14:13 76 0 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