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运笔论·第三十七章·共习分区】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人的情感的产生和表现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受环境条件的反射,遇有快乐的环境条件,言形就表现出高兴;处于悲伤的环境 现出高兴;处于悲伤的环境条件,言形就表现出哀叹。但是,“驻想流波”并不是“啴口爰之奏”的唯一前提条件,并不是只有驻足小河边,看着流水缓缓淌去的时候,想象流水的节奏和旋律,才能演奏出和缓悠扬的乐曲。同理,“驰神睢涣”也不是“藻绘之文”的唯一前提条件,也不是只有站在河岸上,放眼于睢水、涣水的彩色波澜,方才会有华丽的辞藻迸发,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文。
虽然说眼睛看到的周围的所有事物,其中全都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清楚的,也不是所有道理人们都能够理解的,其中许多道理人们一时半会是认识不了的,或者是认识错误的。
有些学书人,由于对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情感的无知与无视,不明白书法艺术中运笔与用意的道理,不去琢磨书写中的运笔用意,只在那了强调具体笔画应该怎么去写,具体写法应该叫什么名称,具体字的书写应该属于什么体。如此以来,表面上看去都是在学习书法,实际上却是大相径庭,学习的效果将大不相同,差异也就 明显地区分开来了。 查看更多2018-06-23 18:04:59 5 0 2028 -
周居安收藏日记 对话
作国画花鸟《金玉满堂》,尺寸四尺68*138cm,和兰州市安宁区美术协会赵主席合影留念,请大家欣赏,谢谢!各位老师早上好,不言子敬上。
2018-10-15 08:56:10 4 0 2028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带你走进麦积山石窟》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之(67)
麦积山石窟,创建年代为十六国的后秦,此后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相继开采,唐、五代、宋、元、明、清又加重修;70% 以上的石窟为北朝时期的 以上的石窟为北朝时期的作品。
明代之后,麦积山石窟一度湮没无闻。1940 年,天水人冯国瑞在整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麦积山的资料,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1 年,冯国瑞邀游人共登麦积山,对石窟做了第一次实地调查。冯国瑞为麦积山的石刻、造像等艺术珍品所震撼,回家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编写了《麦积山石窟志》一书,交付出版。消息传出后,《大公报》、《益世报》等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麦积山石窟从此享誉海内外。
以下是《麦积山石窟》作品 查看更多2019-01-02 19:47:46 11 0 2028 -
冯增木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鱼小品画一一鱼鳞的几种表现形式;
作品名称《乐在江湖》《幸福长乐》;
辛丑年夏月冯增木画。2021-08-18 16:38:41 12 0 2028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池有肥鱼》《松鹤延龄》,田君才
2018-02-25 20:42:22 5 0 2027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2018年7月7日—16日,《聚行》罗国辉师生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宝安区图书馆展厅隆重举行?;队喂?
2018-07-08 14:40:44 12 0 2027 -
罗邵华收藏日记 对话
玉石两枚:冰种山水瓢花胶感好,有味道特色,尺寸66-20.7-12mm
2018-08-27 11:21:33 5 1 2027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倪瓒水墨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1)
倪瓒,无锡人,号云林子,其家为江南巨富,雄于资财,喜与名士往来。元末社会动荡,卖去田庐,散其家资,浪游于五湖三泖间,寄居村舍、寺观,故有倪迂之称。擅长 寺观,故有倪迂之称。擅长山水、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山水初宗董源,后参荆、关法,喜用干笔,善作淡墨,山石创用折带皴,写山石树木则兼师李成,所作大都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好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之景,意境萧散简远,简中寓繁?;褡猿埔荼什莶?,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明代江南文人以有无收藏倪瓒的画而分雅俗。
倪瓒的山水画除了学习同代的黄公望外,主要师承董源画法,荆浩、关仝、李成也给他以深刻影响,他独创的折带皴法,以枯笔侧锋皴山体,既不渲染,也不敷色,然却呈现出天真幽淡、孤寂恬静的风格。倪瓒山水画均为固定模式:画为立轴,最近景为平缓坡石,上有杂树数株,或茅亭一间。中景是不着笔的一片空白。高处为远景,是低矮的山坡或浅平的峰峦,取势淡远而去。这种构图格式,他画了几十年。简者不一定蕴寓意味,淡者亦可能失于空洞,画家落笔时意念不仅在笔下,更要考虑空白的分布。
山水画到了唐宋时期,无论是描绘重峦叠嶂的雄奇之势,还是淡墨烟岚的追韵之境,都是以自然景观为基本的运墨走笔。直到元代则风貌焕然一新,画家们纷纷强调以书法入画,讲究以心造境,这当属倪瓒做的最彻底。他所创造的山水不再是对实景追摹临写,而是以一种观念的合成,表现其独特的心境与象外之韵。其画作大都取材于太湖一带江南山水,在布局上不仅减笔,在画面景致上更是刪繁就简,达到意境萧散简远之效。如《渔庄秋霁图》(见图一)中景大量的空白可见是何等的空旷,与其说是三段式艺术,倒不如说舍中景处理画面。这种由近景直接跳跃到远景的做法,显然是受到南宋的马远、夏圭的马一角、夏半边影响。
马培童以下作品,删繁就简,当中留大量空白,令观者拓展无限的想象空间,有倪瓒余韵。倪瓒在塑造形质时以技法完成对“意”的雕琢,倪瓒不仅能够以形写神,把持神态,同时,还能够蕴神采而致思。其作品《六君子图》(见下图2)以树喻君子,表达了作者对君子“正直特立”高风的崇尚。马培童以下新岩画作品(图345)融入中国人面像及中国其他元素,远看是一座山,近看是石窟佛陀。这种山放大是符号,是汉像石刻,内容有图滕、甲骨文、汉画像石像、现代民族等。佛既是山,山既是佛,构图虽极简却笔意极深,似道家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点滴的笔触间给人以超现实感悟,有倪瓒之余韵。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9-03 15:11:58 17 0 2027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2017-11-16 17:02:22 6 2 2026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大篆金文书法创作《福夀康寧》
规格:六尺对开180x50cm。
高志刚书法作品2018-04-12 22:38:57 6 0 2026 -
已认证2018-05-01 18:24:46 6 4 2026
-
魏建军生活日记 对话
今天到河南驻马店馇呀山转了转,兄弟,姐妹们,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2018-06-05 21:45:52 7 0 2026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今年是我艺术人生中最有重大影响的一件大事,全新的作品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并且会引发人们的收藏热潮,我的国画作品将会植入到石材、陶瓷的世界,以限量板的方式进入市场,值得你们永久的珍藏!
2018-06-26 13:34:00 11 0 2026 -
已认证2018-10-09 15:50:56 32 0 2026
-
2019-11-12 16:35:24 42 0 2026
-
秦发艺创作日记 对话
诗画欣赏:【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作家、警世窗杂志总编、社长刘荫庄,读我的画作诗一首:
路漫漫兮修远兮,
红衣少女兮长成兮,
古韵生香兮时下兮,
坚韧求索兮,福达兮。2018-10-18 09:10:34 26 0 2025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香港画院》介绍:香港画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备案,注册暑注册的专业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机构,香港画院以弘扬中华书画艺术,促进两岸书画产业发展为宗旨,香港画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香港基本法及 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方针政策。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关注两岸书画艺术,促进书画艺术创作和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两岸书画艺术家搭建一个交流学习艺术平台。
香港画院以学习性,艺术性,知识性为重点,发掘和培养有显著成绩,有独特风格和发展潜力的新一代名家。为国家提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精品,积累艺术财富,为香港市民提供精神食粮,为祖国文化建设和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香港画院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相信在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香港画院院长马培童先生带领下,画院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香港画院秘书处
2018年10月16日 查看更多2018-11-02 16:48:57 38 0 202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是我最爱,使我留恋”童心写历(56)
焦墨是我最爱,使我留恋,让我最为难忘。在我创作来,焦墨系列创新作品中尤以《泰国帖金佛》让我最为难忘。佛是我生命的象征,佛之精神犹如我生命之意义与价值,无 意义与价值,无论是刚画的初成,还是作品完成,都有着不同意义千年文化触合和哲学指向,都可以从文化的层面加以解读。
对创作的思考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诘问。反复地用各种方法,不断地画画,其实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次次问答,画家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提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是用视觉的形象来表达对生命的理解,能让人们从我的作品中读出你提出的问题了,是一件很困难、很不容易的事。不管这些问题是尖锐的、和善的、敌意的还是反叛的,它都应该是找内心世界的流露,是极其珍贵的。显然我也是正在这样做,把一成内心的秘密向观众道来。
--马培童童心写历(56)“焦墨是我最爱,使我留恋”
查看更多2021-02-02 14:10:17 24 0 2025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水意画《残荷》,王征明水意画欣赏。
附文《有关残荷的欣赏》——王征明文
残荷谐音是禅和,禅要求是宁静、干净、空灵,和是和善之道,是行善之道,反映的心是纯净之道。
佛教赞美盛荷及其圣洁
佛教赞美盛荷及其圣洁的身姿和品格,艺术家描绘残荷是以文学借喻的方式体现禅意的境界,这一高超的思想是考验艺术家对禅的理解及其综合修养,古话说“人品不佳,落墨无法”,同时也是考量一个画者平衡诸事物的综合能力。
因此,艺术家及其作品内涵是主导思想境界的,其作品的形式是可以丰富多彩的,其作品的价值是体现在思想上的,材料和手段仅仅是载体。
残荷本不美,属于丑,这背离人们对美好的追求,欣赏残败之荷是欣赏作者的宁静、干净、空灵的心境,是欣赏作者如何将残败巧妙的处理成生气勃勃和纯净自然,从而带给读者一个积极纯美的全新的生命境界?!跽髅?文 查看更多2022-09-21 15:54:47 13 0 2025 -
已认证2018-06-08 09:02:33 6 1 2024
-
2018-09-29 16:34:36 6 0 2024
-
黎群创作日记 对话
阳光明媚,美好愉快的一天工作,从现在开始……承接油画人物肖像画,油画风景画,宠物肖像(狗,猫,花鸟,鱼……)订制,欢迎新老客户前来砸单,提供图片照片即可订制。
2019-04-18 10:40:00 7 0 2024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书画工作室作品
浴马图 尺寸140cmx35cmx42020-03-05 20:19:12 7 2 2024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蓝瑛画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53)
蓝瑛,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花卉、兰石、早年摹写宋元诸家、尤得力于黄公望,风格清简秀润,中年以后广泛涉猎前贤,从北宋的郭熙、李唐、马远、夏圭到南宋的二米 、马远、夏圭到南宋的二米、元四家、沈周等,形成功力深厚又丰富多变的自身面貌。
蓝瑛的山水画主要有两种面貌,一为水墨浅绛山水,笔墨苍劲疏宕,气势雄伟博大。一作青绿设色,用没骨法,受董其昌影响,格调浓丽工细。
蓝瑛的山水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其传人有蓝孟、蓝深、蓝涛等,又有金陵画家龚贤、樊圻,高岑等人,另有陈洪绶、禹之鼎等人也师承蓝瑛。
蓝瑛曾被称为浙派殿军,其实自成一派,故画史有武林派之称,早年从孙克弘学画,之后师从董其昌,并遍学宋、黄公望、倪云林等名家,他还按文人画规范自己,中年又主攻李唐、马远、夏圭的斧劈皴法,因此他的山水不受“南北宗之说”的局限,自立门户,别创一格。从而形成苍劲疏宕、豪放雄强的风韵,有人曾贬他的画,将“浙派”,“硬、板、结、刻”的名声加在他头上,并将他划归“浙派”之列,称其“画之有浙派,始于戴进,至蓝为极”,其实仔细审蓝瑛作品,他的画风与“浙派”相去甚远,且风韵独具,个性鲜明,实为难得。
蓝瑛作品《白云红树图》(见图一),此作品为没骨法,山峦、白云全以重色涂染分出凹凸,不见笔踪。树木溪桥用笔苍劲,枝叶均设红色,与青山、白云相映?;婕だ?,是蓝瑛在古法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风格。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所画的云,用焦墨画法,具有凹凸立体感,与蓝瑛有相同余韵。蓝瑛作品基本以中锋运笔,皴法以长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为主。山石画法润泽浑圆,没有过多的棱角,苔点圆润。在构图上,近景的树木与远景的山峦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感。设色平淡和润,风格秀润清和,疏松简略。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及焦墨点焦彩山水作品,以近实远虚处理法,近的为重点刻画,在构图上近景的树木与远景的山峦形成空间感,因此与蓝瑛有相同之余韵。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0-21 17:30:26 43 0 2024 -
陈国祥创作日记 对话
为中央国家机关书法院、特写作品4幅!
陈国祥书法作品2018-04-24 13:20:04 5 5 2023 -
孙逢春创作日记 对话
江南写生系列(18)
国画山水画《太湖西山》2004年作品
国画山水画《姑苏木渎 》2008年作品
(供欣赏 不赠不售)2018-05-28 21:05:41 8 0 2023 -
2018-06-25 10:35:09 4 0 2023
-
杨洪顺生活日记 对话
非常感谢贵州美协主席李昂老师和师母的热情款待,老师亲切的笑语让人再次感受到生活的完美向往,更加努力,一切顺顺顺[玫瑰
2018-10-04 11:44:44 21 0 2023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2019-05-19 21:23:51 8 1 2023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尺寸39x54,王征明作品
2018-02-10 19:44:12 2 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