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认证
石广生收藏日记 对话
朋友们说收到我的国画作品台历很是开心,并称内卷的日子里,平淡的生活一经笔下,变得十分有趣,让人舒心……谢谢大家的鼓励。
2024-01-26 11:21:29 43 0 1924 -
石川创作日记 对话
金秋果丰鱼满塘,
喜逢今日又重阳。
儿女佳节敬长老,
家庭和睦呈吉祥。2017-10-28 15:06:49 5 0 1923 -
已认证2017-11-20 16:44:33 7 0 1923
-
已认证
金新宇创作日记 对话
“园中摘来数枝花,有心示爱送给她。美人不喜大蒜味,口齿清新一壶茶?!毙伦魍旯?,谢谢石大师配诗!
2018-01-07 09:43:09 5 1 1923 -
杨玉忠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新作《晓行云海意苍?!罚叽缍肆?。
杨玉忠戊戍仲春2018-05-05 19:38:21 3 1 1923 -
2018-05-07 19:57:50 12 4 1923
-
党文军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竹系列,新作三幅:《清风高节》,《清气图》,《竹报平安》,尺寸39*139cm
2018-06-03 16:51:50 7 0 1923 -
王根权创作日记 对话
《孙过庭享年考略》-《<书谱>品评》第二讲(王根权)著
孙过庭的生平正史无载,其它资料又非常有限,关于他的享年说法颇多,却都比较牵强,使人难以置信。关于孙过庭的享年,中国书法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存 的享年,中国书法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今天根据有限资料略加考证之。
关于孙过庭的享年问题,历代书评中多有争议。这些争议牵扯到了对《书谱》的看法,又往往影响着对《书谱》内容的解读品评??贾に锕サ南砟?,对于准确解读品评《书谱》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孙过庭的享年几何?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先大概确定出来一个时间段:生年627年—649年,卒年687年—702年。这个时间段是一个典型的不等式,这个不等式的解析结果就是孙过庭的享年。
生年这个时间段的选取依据是《宣和书谱》卷十八《孙过庭传》里的一句话:“文皇尝谓,过庭小字(或作小子)书乱二王。盖其似真可知也?!?27年—649年太宗在位,由此可知孙过庭的出生年可以早于627年,而不能晚于649年。
卒年687年—702年这个时间段的选取依据是《书谱》最后的写记,“垂拱三年写记”。垂拱三年即687年。702年的来历是陈子昂撰有《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陈子昂死于702年,孙过庭的享年自然不能超过这一年。
对于这样一个时间段,按照不等式的解析可以得出,孙过庭的最大享年当在75岁以上,最小享年不小于38岁。这一解析是一个粗略的估算,这个粗略估算的依据是孙过庭的生平活动时间。根据这个粗略的估算,就有了两种说法:一种是偏大说,一种是偏小说。以往的论书者,关于孙过庭的享年多从偏小说。今天,根据所能见到的相关材料分析判断,选取了偏大说。以下再对以上解析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为了弄清孙过庭的真实享年,首先必须确定出几个相关的参照年点。627年当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年点,理由是唐太宗生前见到过孙过庭的字。孙过庭《书谱》有句,“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薄爸狙е辍笔鞘裁茨炅?,15岁。也就是说孙过庭是从15岁时开始有了习书练字的自觉性,到能写出一手让唐太宗喜欢的字的时候,孙过庭少说也应该是20岁以上。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曰:“幼尚孝悌,不及学文”。当是这一分析的有力佐证。
唐太宗会是什么时间看到孙过庭的字呢?唐太宗看到孙过庭字的时候,应该是他在位的晚年时期。假若唐太宗在早年或中年就看到了孙过庭的字,那么孙过庭的情况应该不是后来的情况。唐太宗非常喜欢书法,又特别推崇王羲之。在位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王羲之的墨迹,将“兰亭序”双钩描填后送给皇子及大臣们临习,朝臣们争相临写《兰亭序》。唐太宗尝谓魏征,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魏征给太宗推荐了褚遂良。魏征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便召命侍读。从太宗喜好书法,推崇王羲之的程度由此可以见得,像孙过庭这样一位能够乱真的临王高手,唐太宗一定是不会忘记他的,孙过庭以此为机会得到太宗的赏识当在常理之中。但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太宗发现孙过庭以后不久就过世了。唐太宗过世后,其他人也就不提这事了。由此见得,唐太宗见到孙过庭的墨迹时,当在他的晚年。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这就是《宣和书谱》所记述的这件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问题?!缎褪槠住肥且桓龊苷娴某霭嫖?,有关历史事实的选取应该是可靠的。尤其是关系到皇帝的事,无中生有不负责任的瞎编乱造的可能性不大,再说也不存在瞎编乱造的目的和必要?!缎褪槠住芳锹嘉淖炙洳欢?,但语言生动,语气特征明鲜,符合唐太宗的口气,也符合孙过庭的实际,此说应当为真。
还有,孙过庭的翰墨又是怎样到了唐太宗手里的呢?史无记载。分析,唐太宗是靠武力得天下的,取得政权后又崇文好书,好书又特别推崇王羲之。在翰林院设侍书博士,国子监设书学博士,科举考试中设有明书科,以书取仕。这样就有一种可能,孙过庭参加了地方的科举考试,因为其书直逼王羲之,地方考官发现后为讨唐太宗喜欢,将孙过庭的试卷上传到了唐太宗手里,唐太宗看后果然高兴,这才有了《宣和书谱》中的那段言语。这样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且为最合理解释。
有一个史实可以映证这一分析。贞观十七年(644年)五月,唐太宗手诏“令州县举孝廉茂才,好学异能卓荦之士”,诸州所举十一人,太宗引入内殿,赐坐于御前。太宗、皇太子、近臣相继提问,“咸不能答。”又令到中书省射策,“所答乖旨”。①
根据上述情况看,唐太宗对州县所举孝廉茂才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孙过庭当不在这十一人之中是肯定的,如果在这十一人之中,陈子昂《率府录事孙过庭君墓志铭》中就不会说“四十见君”。这说明唐太宗只是见到了孙过庭的字,并未见到孙过庭的人。试想,地方诸州县除了举人以外会不会还有举书之举?孙过庭的墨?;岵换崾窃谀骋淮尉偈橹校蛴诰傩⒘攀北怀仕透铺诘哪??应该说,完全有这种可能。
解读孙过庭生平最为关键的,也是孙过庭史料中唯一的一个数字概念当是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中的一句话“四十见君”。这是解秘孙过庭生平最为关键的一个结。根据以上分析,孙过庭与太宗没有见过面,“四十见君”所见之君当不是太宗,而应该是高宗。史载高宗在位时曾两次亲试举人茂才。一次是显庆四年(659年)“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emsp;②一次是调露元年(679年)“十二月壬子,唐高宗御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emsp;③假令“四十见君”是调露元年(679年),那么孙过庭的出生年就是贞观十三年,贞观共计二十三年,十岁的小孩能写出“书乱二王”的字,那是不可能的。故此,孙过庭于调露元年(679年)“见君”的可能性不大,理当舍去。由此可以确定,孙过庭见君应该是显庆四年(659年)。根据“四十见君”一说,结合太宗见字一说,便可以得出孙过庭的确切出生年了,那就是武德二年(619年)。
孙过庭的卒年如何取舍呢?从现存的《书谱》手稿墨??矗詈笥小按构叭晷醇恰币痪洌渲小叭弊治谋?。从所改笔意看,当是先写为“元”字的前两笔后,改写为“三”字。又象是由“五”字改写为“三”字的。不管是从“元”改成“三”,还是从“五”改为“三”,从时间概念看都是相差了两年。生活中那有读书人把年份记错两年这一情况的?但记错一年这种情况倒是时常有的。什么情况下记错一年这种情况常有呢?新年伊始。新年伊始,旧的记年印象还留在头脑中,新的记年印象不深,还没有转过来,还在原年份停留着,这种情况在一般人的记忆中较为多见。作书人经?;岱刚庋拇砦?,新年伊始,落款时间却往往写成上一年。记错一年的情况时常发生,而记错两年的情况就没有了。
孙过庭为什么能将落款的年份记错两年呢?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垂拱只有四年,下来就是永昌元年。如果是将“元”字改为“三”字的话,当时在孙过庭的脑海里反映的应该是“永昌元年”。书写时由于以往的书写习惯错把“永昌”写成了“垂拱”?!按构啊敝挥兴哪?,刚刚改元,孙过庭对“垂拱”的深刻印象还没有挥去,对“永昌”记忆不深,书写为“垂拱”应该在情理之中。写完以后想起错了,进行补救,将“元”字改为“三”字较为方便,也较为合适,故此就有了“垂拱三年写记”。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将“五”字改写为“三”字。这是因为当时虽然已经改元了,但在孙过庭的脑海中仍然还停留在原来的纪元概念中?!按构拔迥辍笔导噬弦簿褪恰坝啦辍?,当写完后发现记错年了,施以补救,便采取了尽量改少省事的最佳补救方案,将“五”字改成为“三”字。
这两种可能无论是哪一种,都足以说明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部《书谱》手稿当是永昌元年,即689年所写。孙过庭的卒年当在此以后。此后那一年呢?即陈子昂写《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的那一年。陈子昂又是那一年写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陈子昂卸官回乡的那一年。推测应该是陈子昂卸官回乡路过了洛阳,原本想路过看望孙过庭,不想孙过庭已突然死亡。假若陈子昂还在任上,那么孙过庭突然死去的消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不可能立即赶往洛阳为孙过庭写墓志铭。如果陈子昂回到了家乡,孙过庭死去的消息同样不会很快得知,也不可能得知消息后赶往洛阳去写墓志铭??疾斐伦影旱纳?,陈子昂天授二年(691年)因继母忧卸官回家一次。按照上述分析,《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应该就是这一年陈子昂卸官回家路过洛阳得知孙过庭病逝而写的。孙过庭的卒年应当就是这一年,即天授二年691年。
综上,结论出来了,孙过庭生于武德二年,即619年,卒于天授二年,即691年。孙过庭享年72岁。
关于孙过庭享年从大一说,还可以找到诸多佐证。如《书谱》中有句:“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薄巴ɑ嶂剩耸榫憷?。”这些应该都缘于孙过庭本人少年学书,以至老来感悟之体会。
再如《书谱》中句:“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室源镆南罩椋迦ū渲?。”仲尼的这句话是《论语·为政》里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比绻锕ゲ皇抢夏?,而是中年,按照常理孙过庭引用时是不会跳过青年和中年时候,直接从五十开始,越过六十,直抵七十,谈什么“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还有如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所述:“将其老有所述,死且不朽”。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孙过庭之老。这些都可以做为从大说的有力支持。
注:①《册府元龟》卷四《帝王部.求贤一》卷643《贡举部〈考试二〉》《唐要会》卷76《孝廉举》。②《旧唐书》卷4《高宗纪上》。③《旧唐书》卷190《员半千传》。 查看更多2018-09-06 10:50:55 7 0 1923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冬至,惟愿,素心向冬,清浅入眸,那些拥挤在日常的故事,晕染成过往的眷恋,一如既往做自己喜欢的事,甘于平淡的心,心安,即是归处。
致所有我在乎的人防寒保暖,保重身体,健康快乐!2019-12-25 13:55:15 27 0 1923 -
韩宗华创作日记 对话
新鲜葡萄,硕果飘香,葡萄皮、粉、籽抗衰老延年益寿,请各位网友品尝
2018-08-10 08:56:59 6 0 1922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花蕊有香尘。草稿,待定明日创作。
去掉所有光环,沉浸在书画世界,无比快乐,安静而兴奋。2018-05-25 18:00:15 9 1 1922 -
安士胜收藏日记 对话
宋庄石君老师现场示范绘画。宋庄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亲切又怀念,已经一年多没来了,看见我的弟兄和同学们就开始激动,期待新的生活状态和节奏,石君老师示范激情澎湃[可怜][可怜][可怜]
2018-11-11 11:47:47 6 0 1922 -
已认证2019-11-01 10:57:01 17 0 1922
-
朱学东创作日记 对话
人心动一念,天地尽相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语出《西游记》 晚安!
2018-01-16 22:07:25 6 0 1921 -
陈新义创作日记 对话
禅与书画
中华民族绘画史已逾数千年。至唐代,国泰民安,书画日盛。由西方传入东土的佛学逐渐渗透于书画之中,丰富了书画的文化内涵。以画道、释人物而闻名于世的吴道子礼佛参禅,创出了蕴涵禅机禅理的画 于世的吴道子礼佛参禅,创出了蕴涵禅机禅理的画法,至今仍是美术院校临摹之范本。清叶的八大山人、虚谷,民国的弘一法师以僧人身份或书或画,都在书画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页。
时下,有人认为书画艺术不及前贤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技法差异,而是后来人对于禅学没有进行如前人般的学习和感悟,并使之成为生命之需。书画中缺少清净深奥的佛学底蕴。
禅,带给人的益处就是不受具体事物的束缚,不让心机向外驰求,而是向着内心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这正是禅学有益书画之处。只要心中“无执”,则艺术生活无不中道,达到精神上的平衡。有了这种平衡,为书为画则无不适宜。精神上没有负担,内心清净,心无杂念,浊俗尽涤。这就是古人所倾向的“忘”——心忘于笔,手忘于画。并非真的忘了笔,忘了画,而是指忘了外物,心底澄清,潜能显见。
拈笔作画,有时是有明确目的的,或参赛之作,或酬答之作。用很明确的心事指导书画创作,很执着的面对,于是便很不超然。更多的突出了“技法”的特色——很有技法表现力,却也很多刻意之痕。这都是“我执”和“名利”使作者产生的“智障”,而影响了创作的自由心态。而在另一些时候,禅心于胸,万象皆空,心弦松弛,悠闲清逸,无任何目的,只是信手画去,技法不在其中,甚至随便了一些。便出现另一番滋味——清和、素淡、天真烂漫、一派天趣自然。
我的恩师——当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雷万弟先生的画作,古朴典庄,清净淡雅,不拘形似,心中意象,富含禅机。学者多望而却步。有识者曰:非笔力不逮,无禅理之助也。一语道出个中三味??杉Ф允榛挠跋焓嵌嗝粗匾?。感悟未及者,总是在技法上下功夫,让名利蒙蔽了心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倘若技法无法实现的,内心就不快乐,就越紧张执拗,画面则呈现出令人厌恶的霸气、燥气、俗气?;婊臼且患炖值氖?,反而弄的紧张烦恼了。这只能说是无视以禅理做精神修养,在世俗的束缚下步入歧途所致。
书画作品要达到神品、逸品之作,需参以禅理方可达次境界。若潜心修行,持之以恒,将禅理、道理点滴入心,于是笔下便日渐不同,走向超群脱俗。 查看更多2018-03-29 20:38:59 3 1 1921 -
已认证
叶仲桥生活日记 对话
随云浮画院到罗定市古驿道写生创作采风活动。感谢佛山服装公司贺总赠送的名牌服装!
2018-04-13 09:04:07 8 2 1921 -
陈利波生活日记 对话
本人生活照简介作品图片将刊登在《环球艺术人物》杂志封面封底和内页,九月份出版。
2018-07-23 16:44:47 12 0 1921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国画写意山水画近作2018-09-01 09:35:30 6 0 1921 -
陈培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水墨荷花作品《荷塘清韵》,辛丑年秋月陈培泼画。
2021-09-10 15:45:49 6 0 1921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大篆金文书法创作《福夀康寧》
规格:六尺对开206x60cm。
说明:空白卷轴不折格创作。
为老人过夀定制,黄色底宣纸是皇家色,富贵。
高志刚2018-04-07 13:45:32 5 0 1920 -
已认证2018-05-18 08:08:17 19 0 1920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晒一组清爽版的国画风景画新作《瑞鹤》,宁静祥和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家中挂此画凝神静气,心胸开阔,少吵架,家庭和睦。手绘作品,欢迎订制按要求题款。赠送亲友之佳品。
2018-06-23 15:17:21 7 0 1920 -
赵永利创作日记 对话
明年九月北京个展,部分作品預展。
《观瀑图》《雅居》《登高放眼》《金陵》《溪山雅居》《闲看雾卷云舒》《晨曲》《江南秀》。感谢关注。2018-07-01 19:08:30 6 0 1920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出心中的圣佛--胡杨》童心写历(12)
焦墨渴笔傲骨桑, 黑白阴阳任风霜。 桑田沧?;瓿ぴ?,笔中胡杨醉墨香。
追求外在形态,意在表达神韵、气节、风骨、精神,每次画之前心中对它无限激 求外在形态,意在表达神韵、气节、风骨、精神,每次画之前心中对它无限激情,每棵树都当作一尊佛,画出心中的佛陀胡杨。
写树,二三株、令其反正阴阳,各自面目,参差高下,生动有致。其势起舞,俯仰蹲立,蹁跹排宕?;蛴不蛉恚吮试送?,大多以枯笔骨意写之。皆随腕转,齐并一力,运笔极浓重到枯淡处,却须枯墨消去猛气?;蚺ɑ蚩莸?,虚而灵,空而妙的把胡杨龙根龙身龙筋骨的精神画出,重镇胡杨浩气苍然铁枝硬骨、枯荣忠信笑对寥天,为功绩和奉献精神正似这顶天立地的胡杨。
我们的民族象千年的胡扬一样经历了风雪的考验不畏惧一切的困难,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疫情又一次考验我的民族精神疫情过后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马培童写扵古沛,2020,2,6日。 查看更多2020-07-06 16:32:53 16 0 1920 -
邓烈根创作日记 对话
乡村外景速写作品《老街小巷》《山村老屋》《乡村路口》《莲洁和畅》《山村风情》《家有百财,萝卜也甜》《河边泛舟》,邓烈根2022年6月乡村外景速写作品欣赏。
2022-07-19 16:16:19 23 0 1920 -
李同辉创作日记 对话
今晚为朋友册页专心作的国画牡丹《国色天香》
2017-12-19 19:30:15 13 1 1919 -
王立丰创作日记 对话
大财小财,愿你八方来财;
养财蓄财,愿你年年添财;
招财进财,记得和气生财;
正财横财,总之恭喜发财。2018-02-20 19:42:19 1 0 1919 -
已认证
叶仲桥生活日记 对话
2月21日到肇庆参加原肇庆工艺美术研究所师生书画雅集联谊活动。感谢老师、师兄师姐妹们的邀请和钟泽兄台一家人的热情款待!叶仲桥
2018-02-23 15:57:25 6 0 1919 -
已认证
叶仲桥收藏日记 对话
3月15日,一众原肇庆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班同学好友,书画艺术家到我画室品茗、书画交流,乐也融融,友情从这三十多年的时间感受到了!三十年后相信会更精采!
叶仲桥2018-03-16 22:52:36 5 0 1919 -
已认证
尚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只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在播种后注意施肥灌溉,并有耐心等待到收获季节,那么生活肯定会更好,勤劳努力会使生活充满期盼和光明,缘来佛自到。
阿弥陀佛!2018-08-03 12:15:09 25 0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