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纵观世界发展史,伟大的思想家才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核心,只不过他们往往藏于一般世情常态的背后,做一蒙着文化名义的幕后推手。犹如水面上打起水花的往往是小鱼,大鱼绝大多时间都是在暗流涌动的水底世界潜行存活, 引领各类鱼族在衍生发展,即使大鱼浮出水面也往往不被一般世情常态所理解,认为是“水怪”“湖怪”而已!
由此思之,伏羲、释迦摩尼、老子、鬼谷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耶稣、王阳明及至黑格尔、马克思、康有为、列宁、毛泽东……等伟大的思想家非一般世情常态能了知其精髓的,只不过后人取其适合自已的而用之罢了!
再说小一点,具体点,如鲁迅弃医从文,针砭时世,以文立言救世可谓大志也!再思之,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生前说:“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此言真知灼见!反思之,倘若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思想,没有文化,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观当今世界格局,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思想冲突,导致以种族、资源、政见等为借口的各种纷争诞生。然而,资本主义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犹如“阴阳关系”一样互交相荡,需要一个大的“太极思维观”,否则拿什么去自信文化的力量呢?
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的命运是:被当世人讨厌,受后世人尊崇。为什么会遭当世人讨厌?原因一般民众不了解,他们只尊重已被公认的权威;加上同类人的嫉妒和贬低,所谓“文人相轻”,谁会认为他人比自己高明呢?
思想家的理论,常常因揭示了真理,而被当权者认为有损于他们的统治,或侵犯了自己的道德权威和智慧权威而遭受统治阶级的轻视或压制。
为什么受后世人的尊崇呢?原因是思想家的理论超前揭示了人际、社会运行的真理,对启发人们的智慧、指导社会发展、推进人类文明有很大好处,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其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名气和声誉的“放大效应”的作用下,逐渐成为了权威,受到了大众的尊崇;再加上思想家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去嫉妒,因为“活人不可能嫉妒死人”;并且这时的统治者又往往把前辈思想家作为一个地域或国家的文化品牌,视为民族的骄傲和荣誉的来源,从而加以树立、推崇和宣传。
因此说,真正的思想家的思想都是超越时代的,是能够经受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正像尼古拉.特斯拉所说:“未来是属于我的。我将不再为眼前工作,而是为将来?!?emsp;“多少人嘲讽我是一个空想家,他们都是头脑最愚笨、目光最短浅的蠢才,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我可以把世界劈开,但我永远不会这么做。我的主要目标是传播新的设想,让它们变成现实,我非常希望,我的设想将会成为未来研究者的一个起点?!币灰弧堆钅燎嗵敢章肌?/span> 查看更多2018-01-30 15:41:52 6 0 1934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技巧熟练,才具有技法的意义。
焦墨画笔墨技法,并非只是肉眼看见的皴、擦、点、线等着数和形式,而是画家心性作用。画家通过一线一点式的反复练习和运用,从失败到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经过无数次 运用,从失败到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经过无数次实践体验,在其内心积累和成长的东西,才是笔墨技法的本质?;蛘咚邓攀钦嬲谋誓挤ǎ且恢侄杂帽视媚男男园盐?。这种把握和画家的心成为一体,才是画家真正拥有了它?!闭庵质炝芳记刹皇谴恿楦欣吹?,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会有好的笔墨效果。
笔墨美是技巧美的重要方面,技巧美指艺术形式加工过程中,在绘画里笔触的果断、准确或轻快,用线的流畅、潇洒或苍劲,笔法的精细、圆熟或奔放,劳动和智慧之美。
焦墨写意,具有万法一瞬,千虑一挥的特点。特别需要技法娴熟,心灵手巧。不允许作者有丝毫的迟疑、不能重复,否则就会留下败笔,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即对笔墨有精深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加上勤奋的练习,熟到相当程度,即火候到时才会有不知其然而然,随机应变的状态出现,笔法精熟而后意足,它关系到在创作过程中,书画家的学养,艺术追求,性情和思绪的变化能否心手双畅,无拘无束,恰如其分地在笔下传达出来,使挥写变成一种作者精神情感的抒发,并使欣赏者受到感染。而这些离开笔法的精熟,离开在书写过程中驾轻就熟,是不可能实现的。”一马培童一 查看更多2018-08-12 12:22:41 6 1 1934 -
赵国毅生活日记 对话
在大庆油田写生的日子,留影
2018-08-16 15:41:37 17 0 1934 -
2018-09-10 21:16:49 6 0 1934
-
已认证
尚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千里友朋佛缘牵,游了洪江古商城,尝了苗族土家菜,拜过韶山毛主席,戏筆在山水如画的湘西小城。
相遇靠缘分。无论是擦肩而过,还是同席而坐,和谐共事、相扶相持、相约百年都该珍惜。永远珍惜这份美好,生命 。永远珍惜这份美好,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途。遇到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五百年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一个缘字、包含了多少变数和偶然,是缘、就珍惜吧!
昔日繁华的洪江古商城,经时光的洗礼,虽热闹不再,但遗迹尚存……
湘西深谷老林处的苗族山民逐渐走上了脱贫路,听苗族山歌王高歌一曲,品尝苗家腊肉,喜饮苗族米酒……还好,没乐昏了头!
芷江是抗日战争,日本投降的受降地,也是当年陈纳德将军及飞虎队协同中国人民抗战工作战斗的落脚地。
湘西多苗族,这里有古色古香的风凰城,有清爽密甜的冰糖橙,有憨厚纯朴勤劳耐苦的山里汉子,此地培养出多位轻量级世界拳王!
夜寂静,佛号不息;
梦吉祥,弥陀不离。
沐浴在佛的光明中,
如意吉祥!各位朋友晚上好!南无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2018-11-26 20:47:16 19 0 1934 -
2019-10-09 14:55:16 15 0 1934
-
李伟成创作日记 对话
李伟成国画作品《禅林问道》完稿,四尺斗方,落款发布。
2018-01-03 10:56:21 16 2 1933 -
已认证2018-06-10 10:03:44 4 0 1933
-
张喜才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游黄山》,录宋朱彦诗句,(游黄山),‘’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尺寸小六尺87x180cm
2018-06-22 11:29:25 5 0 1933 -
邵西安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动物画近作六骏马《唐韵雄风图》,尺寸四尺68x138cm;雄鹰图《凌云志》,尺寸四尺68x138cm。戊戍年秋月邵西安国画作品
2018-10-24 13:21:09 15 0 1933 -
2018-12-25 20:33:42 12 0 193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与书法的用笔用墨运腕》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之(72)
焦墨画写生创作,取决于自己的天赋、修养,综合体现画家的个性品质。有什么个性,就有什么笔墨。当然,细读古画,痛下功夫研究,转化为自己的 下功夫研究,转化为自己的笔墨,总之要来自古人,超越古人,不然,就走不很远。
要提高笔墨的高度,寻求笔墨出路,从书法求灵感,充满笔墨玄机。而是从书法的笔形和笔法介入,寻求用笔用墨的微妙转化,主动上升到书法空间构成的境界,我注重笔墨表达的“运腕”,追求运腕的自由度。中锋固然是运笔之“本”,其中的自由度往往得自“八面来锋”,调动笔锋的每一部分功能,笔尖、笔肚、笔根,都出效果,“八面来锋”的逆顺化变,直接导致物象的鲜活感。
我画焦墨创作,充分利用笔和腕的微妙功能传达动势、阴阳、转折,归根结底,是在调理笔墨之间的无穷关系。我闭关独自创作,最享受与宣纸与笔的“拼搏”的过程。处处着眼于笔端的“八面来锋”,因为我不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而是全身心享受绘画的快感。越画越享受。我的每一笔转折变化,极尽“精微”,隐然有禅意。在疏密上下工夫,而今要自己超越自己。(马培童扵天水麦积山) 查看更多2019-01-14 22:14:28 12 0 1933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今在上海凌云阁创作书画四罗汉
2017-10-24 08:10:06 9 1 1932 -
东方古玩城堡收藏日记 对话
回流老铜器鎏金背光释迦摩尼佛摆件,尺寸细节如图,重4340克,喜欢就私聊我
2018-03-14 20:00:05 11 0 1932 -
杨洪顺创作日记 对话
油画新作《苗家女孩》,杨洪顺作品。
苗族女孩有你画的这么美吗?
很多人都在用怀疑的不可思议的眼光在问我,
苗族古藏节到了,
满山遍野的到处都是苗族美女,
不信
你自己去看吧! 己去看吧!2022-10-25 16:26:45 21 0 1932 -
明清古艺收藏日记 对话
释迦摩尼?佛
尺寸:高21厘米 材质:紫铜
包浆温润,开脸端庄,做工精致 静思佛法,普度众生,待结缘2018-07-24 13:48:17 5 0 1932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壶诗《借得银河挂前川,移来天壶醉群猿。人间沧桑雄风在,松涛如歌颂水帘。》罗树辉画松,金鑫宇画壶,石广生诗!
2018-08-11 17:36:37 8 0 1932 -
已认证
龚光万收藏日记 对话
植阴堂主为我治印两方 《 云水居士漫兴 》《龚光万六十后作 》 甚是喜欢,潘兄辛苦了![玫瑰]
2018-09-01 09:31:40 13 0 1932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江南写生之《忆江南》,尺寸40x60cm,《秋林放牧图》,尺寸60x80cm,国画风景人物画
2018-09-07 19:03:47 3 0 1932 -
2018-12-16 11:00:26 12 0 1932
-
邓烈根创作日记 对话
乙亥年新春国画山水画新作品分享《高入云端天长久》《成长在山麗希望在田野》尺寸四尺竖幅68x138cm,第三幅《山河常新千古一帆风顺行好运》,尺寸四尺横幅68x138cm,请欣赏,祝大家猪年好运!
2019-02-20 11:16:25 4 0 1932 -
2019-05-05 16:03:47 32 0 1932
-
2019-06-09 10:16:44 14 1 1932
-
书画家韩星雨创作日记 对话
荷塘
我打小就喜欢荷塘,尤其从学画开始至今,每年的夏天,总是去寻找有荷花的水塘,一年四季都在期待。春天,来到湖边,满怀期待荷叶露出水面。
夏天一到,看着荷花一片片露出水面,还有那红色的、粉色的,白 色的,白色的花······迫不及待的绽放,总是给人一种惊喜,一种恬静,一种忘怀自我。
秋天渐冷了,荷花凋落,叶子渐渐开始枯萎,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盛景,但总是有另一种美出现在你面前,看着静静地湖面,你会想起那优美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到了冬天,我会到那些没有人打理的偏僻野塘??床泻善罢矣木?。尤其是下雪的时候,弯折的残叶上积雪,那是一种不可描述而别有生趣的美,也是生命的另一种讴歌。
喜欢独辟蹊径,野趣,也许是搞艺术的人共有特点吧!因为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总是给你惊喜,给你无限灵感与乐趣。
唯有你用心拥抱生活,才能体味别人体味不到的乐趣与美感。这就是艺术,这就是生活。(辛丑农历十月初五,息州人韩星雨随感于北京墨砚草堂。) 查看更多2021-11-09 16:33:01 6 0 1932 -
已认证2018-02-04 20:06:26 5 0 1931
-
梅丽琼荣誉资质 对话
由“翰墨国艺文化研究院”主办机构发行的《人民喜爱的书画家》该书在“中国东方航空”后背椅上宣传半年的画册 出炉……
2018-03-18 09:54:51 3 0 1931 -
张怀林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小八尺山水(90 X238 )、"绿水长流财源不断 青山不老福寿无边"。感谢大家的关注、祝大家财源滚滚、福寿康宁!
张怀林2018-04-14 11:45:12 9 0 1931 -
郭大凯荣誉资质 对话
“郭大凯同志被评为2016-2017年度协会先进工作者”感谢西安市文联的关爱和鼓励!
2018-04-22 16:08:35 12 3 1931 -
崔华泉创作日记 对话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崔华泉国画作品2018-04-23 22:04:11 5 4 1931 -
贾立新创作日记 对话
现场挥毫泼墨,,,,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18-06-10 20:45:27 9 0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