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06 19:18:28 15 1 1953
-
2020-06-07 22:09:12 4 0 1953
-
已认证2020-10-16 09:14:22 13 0 1953
-
汪林创作日记 对话
完成四尺作品《牡丹锦鸡图》,汪林
2018-04-16 18:13:27 6 1 1952 -
税小宁创作日记 对话
最美观音法像核雕精品一套,尺寸2.1*2.5 cm,请欣赏,欢迎订制收藏。
2018-05-30 09:59:31 7 0 1952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34,焦墨画,绝不是素描,
焦墨画、黑墨乾而近燥者。将墨汁置于砚中,用墨锭反复研之,浓稠后即得焦墨,是中国最古老的传承,也是中国画的先祖,先说用笔吧。
中国画的笔性,主要体现在线上,两千年 中国画的笔性,主要体现在线上,两千年来,中国画一直用线来表现对象,为绘画艺术立下了大功。西画则是在面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中国画放弃线,那就是放弃最大的优势,很不可取。中国画的线也还没发展到极致,但焦墨仍然离不开,点、线,面, 三者的结合,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十八描在今天已经不够用了,我认为,每一位国画家和焦墨画家都应该创造出自己独有的“线”,像潘天寿就用指头创造了独特的线。用竹签来画线,可以,用色料来勾线,也可以。只要有线,作品就能体现出骨力。用线也不必讲求书法功底,讲书法,就把画家的发挥空间给限制住了。线越多,方法越多,说明中国画在元素上就拓展了。在面上,传统焦墨画、以墨为主,单纯用墨,要体现当代焦墨画的创新性,在焦彩上也要有大突破。
点方面,可以拓荒的就更多了。中国古人中,只有米芾用点来作画,西方则只有一个修拉爱用点。点是一片广阔的处女地。不管焦墨画,国画,还是西画,无论抽象、印象还是具象,其实绘画都逃脱不了点、线、面这三种技法。
所以,当代焦墨画不必再说笔墨,直接讲点、线、面、就可以了,线有粗有细,点有大小,面用大笔画出,三者搭配好了,就是好的作品、绝不是素描的体现。一马培童一 查看更多2018-07-24 12:13:07 13 1 1952 -
2018-09-04 09:46:29 21 0 1952
-
已认证2019-06-09 18:59:05 12 1 1952
-
孙传海生活日记 对话
1月15日上午《孙传海救助基金会》慰问了李典(江苏扬州广陵)敬老院,在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栏目组的见证下捐赠了价值5800元的电动三轮车一部,现金2000元,随后栏目组一行来到孙传海艺术工作室作了专 访。
收到
1. 大三元酒家 周广兰 老总 捐款1000元
2. 扬州市江扬塑料制品厂曹有文老总1000元
3.吉祥富200元
4.王双200元
5. 张东晖(晨曦朝辉)200元
6. 田爱君(牵挂的等待)100元
7. 黄爱民(十年后今天)200元
8. 梁文奇(非凡)100元
9.髙登荣200元
共计收到3200元
其中2000元直接捐给了李典敬老院
1000元充补购电动车
200元用于杂支 查看更多2020-01-16 10:28:47 63 0 1952 -
2020-08-05 07:34:57 6 0 1952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庚子夏日英德山水写生记:“飞借桂林山,漓水换明迳。
粤北赏奇景,英西写峰林?!?br>阎敏英德山水写生记作品欣赏。2020-08-18 22:49:55 21 0 1952 -
田奕智创作日记 对话
田奕智作品,十二生肖---鼠,69×138cm
2018-04-27 22:07:44 5 2 1951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宋先生之邀而创作两幅四尺三裁竖幅作品《用心万事成》和《随缘》,供朋友们欣赏。
2018-05-12 20:43:22 12 1 1951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壶诗夜题
莫叹人走茶已凉,
松间居士乐未央。
秋风亦非无情物,
一夜吹过遍地香。2018-08-09 12:18:54 8 0 1951 -
冯增木收藏日记 对话
前些年所购置的根雕作品,现在市场上较少见了,所以有些项目的收藏是有时限性的。今天分享给各位根雕收藏爱好者共同欣赏。
2019-04-03 09:31:51 27 0 1951 -
郑诚生活日记 对话
秦岭终南山采风写生继续进行中……深秋写生虽有一丝寒意,但有可爱的花猫倍伴,却倍感温暖……
2019-10-31 11:39:18 26 0 1951 -
赵胜东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皆大欢喜》,尺寸180×90厘米。祝朋友们元旦快乐!
2018-01-01 23:04:42 5 2 1950 -
已认证
尚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做个好人心正神安,
行些善举天知地鉴。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吾心。2018-01-28 13:44:13 5 1 1950 -
2018-04-24 10:00:07 32 4 1950
-
周鹏飞创作日记 对话
一斤茅台落丹田,振笔逸放震九渊……
历时2小时、写唐代诸诗人赠阿倍仲麻吕诗:
登床、覆云、眠梦?2018-05-16 20:49:50 12 1 1950 -
于立江创作日记 对话
《溪山春早》国画山水画,尺寸280cm x 80cm。
2018-08-02 11:28:59 7 0 1950 -
马卫巍创作日记 对话
闲笔画点《野草》《牡丹》斗方60x60cm,…随喜结缘…
2018-08-14 21:01:57 8 0 1950 -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授书论·第五十四章·兰沼漂萍】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如果在书作中,过分地突出结字的间架结构的力量感,而用以表达表现优美感的遒劲圆润等笔墨用意显得不足。
这样 意显得不足。
这样的书作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道路被急流或深涧阻断,为了让行人通过,在其阻断处横担着一根砍伐下的树干,又好像是大路的正中间卧着一块巨大的石头。
这样的书作,虽然缺少表达表现优美感的笔墨用意,但是可以看出,结字的间架结构的掌握还可以,还有一定的气质感。
如果在书作中,用以表达表现优美感的遒劲圆润等笔墨用意还不错,而结字的间架结构表现反映出的力量感较差。
这样的书作,就好像是草丛中散落着的零星小花,纵然有灿烂的阳光相照耀,却不能与太阳相晖映。又好像是水草芳香的池水中漂浮着的青翠浮萍,虽然也有生命气息,但却没有根基,随着微风的吹拂而漂移不定。 查看更多2018-08-16 16:42:52 5 0 1950 -
王根权创作日记 对话
《孙过庭: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家》--《〈书谱>品评》第一讲(王根权)著
孙过庭,字虔礼,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其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仅有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祭 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祭率府孙录事文》等少量文字。
从现存有限的文字史料和孙过庭留世的墨迹以及历代书家对他的评论中能够粗略地看出,孙过庭其人,生性耿直,才思敏捷,善于文辞,精于翰墨。书史上对其褒贬不一,褒多于贬。褒者出于公心,贬者泄于私愤。
从历史上对孙过庭及其《书谱》的诸多评论中能够清楚地看出,无论是褒还是贬,都没有做到充分准确地理解把握和客观公正地评判我国书法史上少有而难得的这位书法大家和书法理论大家。孙过庭留给后世宝贵而丰富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并没有得到后世书法人的重视和珍惜,这在中国书法史上实在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今天研究孙过庭及其他的《书谱》,解读孙过庭及其《书谱》,客观公正地评判品评孙过庭及其《书谱》,虽然晚了许多,但是终归是在做书法人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孙过庭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大家,留世之作《书谱》,文墨俱佳,弥为珍贵,属中国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宝库中之“宝贝”,少有而难得堪称:书史之离骚,书家之绝唱?!妒槠住分材捌渌凼龅氖榉ㄒ帐跛枷肜砺?,其影响远及海外,对有唐以来书法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孙过庭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书谱》墨迹被历代学书人视为草书之楷模和范本,凡学草书者没有不知者,无有不学者。浅至者,少受益,深究者,多受益,信可谓开卷有益。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博大精深,于当时是超前的,于今日亦不落后。书史上诸多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多限于运笔用墨等技法技巧的阐释,而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旨在用意,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力主在用意的前提下运笔用墨,通过运笔用墨体现用意,去表达表现书写者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这是孙过庭对以往中国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最大突破,也是以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之最大缺憾。据此,有充分的理由下这样的定论:孙过庭将中国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其伟大就伟大在这里。
今天研究他,解读他,品评他,目的就在于通过解读品评孙过庭及其《书谱》,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位书法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从而充分地肯定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继而很好地、全面地继承和发展这一丰富而宝贵的书法艺术遗产,进一步发扬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将其先进的、科学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引入书法艺术实践之中,用以指导书家们的书法艺术实践,提高他们的书法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提高人们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进而有力地推动中国书法艺术事业向前发展。
刘锡山在《论草书》中说:“草书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皇冠,狂草则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毖芯科菲浪锕ゼ捌洹妒槠住罚茏匀坏鼐徒叛鄣惴旁诹怂锕ピ诓菔榈姆⒄怪兴鸬降闹匾饔煤途薮蠊毕?。
回顾中国书法发展史,草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形成期,起于秦,终于晋。草书从实用中产生,因实用而成体,基本作用和目的就是实用。这一时期的标志是,草书从隶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定格的书体。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首推张芝,其次就是王羲之。
第二个时期为发展期,起于晋,终于唐。这一时期的草书开始了从实用向艺术的转型过渡,其标志就是孙过庭《书谱》的问世。“达情表意”是书法艺术的创作目的,草书最善于“达情表意”,最便于“达情表意”?!妒槠住分兴岢龅摹按锲淝樾?,形其哀乐”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促使了转型期的加快和加速。毫无疑问,孙过庭当为这一时期的首推代表。
第三个时期为成熟期,起于唐,止于当代。这一时期草书的实用作用进一步减退,到了当代实用性几乎没有了,变成了一种完全的艺术。其标志就是“达情表意”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明确?!按锴楸硪狻笔榉ㄒ帐跛枷肜砺鄣拿魅罚菔橥葡蛄艘桓鲂碌尼鄯?。在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那种自发抒情意识变成了自觉抒发情感的意识和行为,这表明草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已完全步入了成熟。
尊张芝为“草圣”,历代书家们的看法和意见是一致的,没有分歧,张芝这个“草圣”众望所归,是服众的。对书法家们的定位其争论向来激烈之极,为什么张芝能服众呢?分析起来原因有三条:一是变章草为今草;二是其草书确实写得很好,别人服气;三是其习书的刻苦执着精神感人。三个原因中第一条是硬条件,别人没法去争,也无法去谤,所以“草圣”的位子也就稳了。后世书家与张芝的争比只能在第二条和第三条上,张芝有第一条作基础,其后两条虽有争比,却无法改变其“草圣”之尊位。
论说书法,王羲之是必须提到的一位大家,其在书坛的影响太大了。一篇《兰亭序》一举成名天下知,太宗皇帝钦点御批,把“书圣”这把交椅赐给了王羲之。王羲之坐上这把交椅后,后世书坛敬拜至今。王羲之以行书显名,其草书写的也非常好。王羲之以其“书圣”的权威,高超的书艺,影响着后世书法的发展,其对草书的传承发扬光大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时期,草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即印案凹笔涤谩毕颉按锴楸硪狻闭庖灰帐醴较蜃?。在这一转型时期,孙过庭起到了引领时代书法发展的作用。在中国草书发展史上,孙过庭功不可没,当为中流砥柱,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这一时期有两位书家是必须提及的,一位是张旭,一位是怀素,世称“颠张狂素”。颠张是说张旭好饮酒,经??褚笞?,呼叫狂走,然后挥笔作书。有时甚至有些疯颠,竞“以头濡墨而书”。怀素亦好酒,尝一日九醉,人谓“醉僧”。作书时也喜欢狂呼乱叫,其《自叙帖》中有这样一首诗可以说明:“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绷礁鋈说牟菔樾吹亩己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这里需要指出,作为一个书法家,应该是心胸坦荡,志气平和。两个人的修养都还达不到这一点。喝酒可以认为是习好,作书狂叫又是为何?应该说两个人生理上都没有问题,精神是正常的。只有一种合情理的解释,也是最为体面的解释,胸中的垒块,心中的情结仅凭手中的笔是难以言尽的,或者说还远不能排遣,只好凭借狂叫发泄??窠兄嗟那楦杏Ω檬橇糁陀诒实?,这就使得他们的书作中饱含了情感、抒发了情感。仅此一点,也就超越了他人。
张旭、怀素与孙过庭虽然属于同一时代的人,但都晚于孙过庭。哪个时期,信息不像现在传递这么快。第一种情况,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有见过孙过庭的《书谱》。如果说这种情况属实,那么,就应该解释为他们具备了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创作的思想意识,他们的书法艺术创作意识与孙过庭书法艺术创作思想理论相暗合。第二种情况,也许他们见到了《书谱》,且熟读了《书谱》。那么,他们必然受到了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影响和启迪,甚或直接受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指导,他们就是孙过庭《书谱》中所说的“设有所会,缄秘已深”者。孙过庭的《书谱》在唐代流传很广,已经传往海外。张旭和怀素都有游寻名家的经历,看到《书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故此,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远大于第一种情况。总之,不管他们读没读过《书谱》,是否以孙过庭《书谱》理论为指导,事实上他们的草书都有意识地抒发了情感。这就是他们的过人之处,这也正是他们的书作能够旷世的原因。
张旭和怀素与孙过庭相比应该是学生辈,且并未完全学成。但是在后世人们对书法家的影响中,张旭和怀素的影响却要比孙过庭的影响大,这是为什么呢?这一事实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后世人们没有读懂孙过庭,没有读懂《书谱》,没有真正认识书法艺术。人们只重视书法艺术的外在表象,而忽视了书法艺术的内在实质。做一个比喻,就好象小孩子看电影,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影响的不是电影中的主角,而是电影中的配角,如特务和坏蛋。因为特务和坏蛋剧情简单,表演滑稽,与小孩子的认识能力接近,他们好懂,所以能留下深刻影响。那些主角剧情复杂,思想内容深刻,离小孩子的认识能力远了许多,他们看不懂,所以记忆就不深。孙过庭于书法艺术方面的造诣很深,尤其是其书法艺术思想理论著作《书谱》,大多数书法家们读不懂。大家口头上都说孙过庭的《书谱》很好,很重要,而实践中视其为“天书”。故此,孙过庭及其《书谱》未能引起书家们的普遍重视,书家们对其影响不深。张旭、怀素书写表演滑稽,书家们好懂,且有许多书法人效仿,故此对其影响也就深。
孙过庭的草书艺术水平是相当高的,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孙过庭留至今日的书作太少了。所能见到的仅其《书谱》等少数墨迹,就《书谱》墨迹而言,又是其多次抄写中的一稿。有理由相信,孙过庭的草书艺术水平应该要比其《书谱》墨迹的水平要高。因为《书谱》是一部书法艺术理论著作和书法教材讲义,它的写作目的在于说理,在于书法教学,书法艺术表现是其次。尽管如此,其书法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在其中表现和反映的也很明显突出,堪为后世草书之楷模。
宋高宗谓孙过庭《书谱》:“此谱妙备草法”。米芾《书史》中称:“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近前而直,……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鼻宕畛性笤凇陡酉募恰分衅溃骸疤瞥踔钊宋薏荒∮揖?,然皆有蹊径可寻,独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闭庑┙鼋鍪蔷退锕サ牟菔槎缘模⑽瓷婕暗剿锕サ氖榉ㄒ帐跛枷肜砺?。
《书谱》中所提出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目的,也是书法艺术创作的要求,也是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应该说是时代的产物,是众多书法家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孙过庭将其升华了,将其明确地提出来了,所以说孙过庭这个人很了不起。正是他的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将中国书法艺术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促使了草书从实用向艺术的过渡。据此,有足够且充分的理由肯定:孙过庭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
应该指出的是,孙过庭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站在了书法艺术历史发展前沿,提出了一系列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但受其时代及文体的限制,其《书谱》作为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却有还不够具体,不够细致,不具有说理的充分性和说理的透彻性。这就影响了《书谱》对中国书法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未能引起当时以及后世书家们的普遍重视,致使相当多的书法人对《书谱》不能全面准确理解,甚或遭到一些人的鄙视,这也影响了《书谱》的推广普及。 查看更多2018-09-06 10:46:21 3 0 1950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半夜习字
岂籍生理苟偷闲,
青灯夜课犹少年。
新笔新纸新墨水,
老脚老手老诗篇。
(注:古代言生理,即使今之生意也)2017-11-11 10:17:03 8 0 1949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和为贵
2018-01-09 03:38:29 5 1 1949 -
刘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近期习作,祝大家马到成功。
2018-02-08 22:05:04 2 0 194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28,“独辟蹊径”与“无人之境”。
活在当今社会,爱者中国四大石窟。要走出自到的路子,干出一翻事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龀杉?,拼出个奇迹。创作出精品,就要走进佛陀,焦墨是写佛心,写天地间神灵 墨是写佛心,写天地间神灵对话,不可言传之境。焦墨是由枯笔渴墨构成,但它神秘至极。
古人传之,焦墨是玄妙之技。焦墨的性格是干裂秋风、朦胧的,润含春雨,不是人人经过努力都能掌握。以笔作刀,刻出吴哥石窟、和中国四大石窟作品,品味其中的意境,我油然想到我以身立命的誓言、和以佛陀传旨的灵魂依托,想到静心养性、以焦墨悟道的执著,想到“脱俗离尘皈依佛,研究,探索、焦墨成痴”的艺术境界。一马培童一 查看更多2018-07-08 15:18:02 6 0 1949 -
魏太兵创作日记 对话
《锦绣山河》为江苏盱眙古玩城高老板定制而作的八尺国画山水画,240*100cm
2018-08-28 17:25:25 5 0 1949 -
李忠信荣誉资质 对话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世界邮票上的中国艺术名家~李忠信
2018-09-02 12:09:46 13 0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