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01 17:37:49 11 0 1949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隶书书法作品:书法扬国粹,墨香醉乾坤。
2020-08-17 13:21:39 5 0 1949 -
已认证2023-09-28 11:29:31 14 0 1949
-
君瑞创作日记 对话
喜欢的朋友,来围观!
2017-12-07 14:20:43 18 3 1948 -
王丁创作日记 对话
沐手敬绘(佛光普照)高1米4,宽70公分
王丁2018-03-09 19:02:52 2 0 1948 -
崔华泉创作日记 对话
君子本虚心,
甘自低头伏。
崔华泉国画作品2018-03-12 19:25:54 3 0 1948 -
张清永创作日记 对话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赌人少,问路白云头。张清永作品
2018-03-13 12:53:08 4 1 1948 -
王君永创作日记 对话
王君永国画作品,《居高神远》
2018-04-19 21:35:41 5 1 1948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紫气东来》规格240*70cm,国画写意花鸟画新作,分享以留念
2018-08-13 21:48:41 5 0 1948 -
何学忠荣誉资质 对话
印了本照片书《何学忠画钟馗》,对前一价段所画钟馗也算一个小结,暂时停笔,等有空再画吧……分享图片留存纪念。
2018-10-19 11:50:51 14 0 1948 -
2018-10-26 09:13:16 8 0 1948
-
2018-11-22 18:16:24 12 0 1948
-
2019-03-07 16:59:53 45 0 1948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香港美术家协会在广东韶关丹霞山写生创作活动。4月12日上午和下午在广东韶关丹霞山和古村写生采风,又观看了阳元石和阴元石。
2019-04-17 15:57:54 31 0 1948 -
李伟强创作日记 对话
廊桥遗梦的遐想,我所说的廊桥,非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电影,原著风靡全球的?廊桥遗梦?的那座廊桥。当时国内媒体披露,那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却几乎摧毁了国内二十年的道理教育。
那年我入电影院看了 sp;那年我入电影院看了,而且是两回。并于1996年,购买了其小说?廊桥遗梦?和影碟留作以后品读。此剧剧情感人至深,除演员伊斯特伍德和斯特里普,以及乔榛的超凡演技与配音外,亦绝非评论所能形容,描述得透彻了的!言归正传,哈。
我说的是,昨日途经广州中山四路,走进一条木板搭建的足有一层楼高,像隧道更似木桶式,且长又宽的人行通道。羊城雨季降临,酷热将至,这公共安全设施也别出心裁,进入那儿颇觉有时光倒转,空间穿越之感。这当中很有叫人顿生却步不前,流连忘返的念头。但通道内行人晃动,匆匆脚步声涌,现代大都市的快节奏,醒悟了我,这酷似廊桥而非廊桥的极具图案感的场景,得要以最快的方法记录下来。于是,我用手机华为M8拍摄了这两帧照片。
2018.4.12李伟强于咏竹轩 查看更多2019-04-21 18:40:12 13 0 1948 -
已认证2021-02-02 15:34:21 34 0 1948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任薰人物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3)
任薰(1835一1893),字舜琴,又字阜长,其父任椿、兄弟任熊均是画家,他与任熊、任颐时称“三任”,并为海上代表画家之一。少丧父,与兄学画,年轻时在宁波 ,与兄学画,年轻时在宁波卖画为主。1868年与任颐去苏州,后寓居苏州、上海。后与其兄师承陈洪绶,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兰叶几种描法。任薰治学严谨,在写生、临摹上均下苦功。兼工人物、花鸟、山水、肖像、仕女,画法博釆众长,面貌多样,富有新意,其人物画造型奇躯伟貌,别具匠心,尤其是晚年的一些大幅立轴,如《张旭草书图》、《簪花饮酒图》、《苏武牧羊图》等,运笔犹如行草,气势沉雄?;窕ば醇嫔?,取景布局能突破前人规范,富有奇趣。
任薰其作品《弹琴图》(见图一),画中右侧有一高士坐于山石之上,正在解囊弹琴,画家用遒劲的线条将高士的衣褶画得似行云流水,再以铁线描写高士转头顾盼,翘足解琴之态,传神生动。在微小的空间任薰釆用一横一竖的章法,巧妙在树后画一地平线,极大地延展了扇形画面的有限空间,在竖向上描画粗干大树和山石之上的高士,整幅作品纵横有致,平淡中见出奇。在经营画面,画家以严谨的态度,重视疏密虚实关系,无论人物还是树木和山石的主从关系都安排得恰到好处。
马培童以下扇画作品,以焦墨画法,能在小扇面上,在极小的空间要画出新意,意境宽广深远,小中见大,妙趣盎然,其中图二至图四,焦墨线条遒劲有力与任薰《听琴图》用线有相同的余韵。马培童以下所有作品均透露出古朴的意趣,也与任薰有相同之余韵。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9-03 15:19:04 16 0 1948 -
2022-03-21 14:24:10 11 0 1948
-
冯建德创作日记 对话
天气太热啦,画一幅夜景和一副幅雪景找找凉快的感觉!
2018-05-14 08:40:16 12 1 1947 -
已认证2021-04-30 16:24:42 12 0 1947
-
已认证2018-03-22 19:20:29 4 0 1946
-
杨凌创作日记 对话
这两幅作品是用国画颜料在生宣纸上表现出油画写实效果的新写实国画。
2018-04-19 07:29:43 5 0 1946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北京市房山区邹先生之邀而创作四尺整张竖幅作品,明代洪应明《菜根谭》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副对联讲的是一种境界。它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 花落般的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寥寥数语,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胸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异曲同工之妙。
刘胜利书 查看更多2018-05-08 14:43:38 7 2 1946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雨来琴书润,风定翰墨香!
2018-06-12 08:02:01 7 1 1946 -
于波创作日记 对话
近作国画人物画,无题,纯欣赏
2018-07-05 10:25:44 3 0 1946 -
2018-12-20 21:41:11 11 1 1946
-
已认证2020-04-25 19:14:49 11 0 1946
-
刘石夫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柿虑清韵》
慎独,自律的最高境界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彼缴鞫?,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 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言行如一,为情操
《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保ㄏ茸龊媚阆胨档?,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鬃幼魑寮业囊淮谑Γ唤鼋⒘艘桓鲆匀饰诵牡耐暾桌硭枷胩逑?,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心口如一,为良知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始终如一,为坦荡
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而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刘石夫 画作 查看更多2018-04-02 11:47:41 4 1 1945 -
刘建国荣誉资质 对话
5月1日受邀参加‘’迎五一劳动节,纪念建党97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书画展暨综艺演出‘’活动,展出我的作品,并获荣誉证书
刘建国 记2018-05-02 13:53:28 13 2 1945 -
2018-05-17 19:36:07 7 2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