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画代理威977805476创作日记 对话
齐白石弟子董长青老师作品《吉祥通春》,国画大师,签约画家
2020-05-05 15:22:17 4 0 175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与“丑书代表”王镛先生谈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
题记:
这一篇文稿是2005年8月15日写的评论,至今已经整整过去了12年,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弘扬创新的时候,当年这些评论文稿从网 评论文稿从网络搜索出来,读一读,令人不由得就多几份感慨与沉思不已!
现时,通过网络搜索和业内人士的某种认可度来说,王镛先生被弄上了丑书代表人物的标贴,且居丑书之重要位置。关于“丑书”的这个提法本身似乎就有问题,不知当初怎么一下子搞成了一个丑书界,最近又有一些人站出来为王镛先生做一些的评价。就客观的来讲,王镛先生的书画作品在这个时代的特定阶段时期还是有一定的新意,可以借鉴的。说真的,我不想与王镛先生争长论短的,先生戊子我癸丑,我俩命相挺合的。王镛先生今年已70岁了,长我25岁,所以尊称教授为“先生”是比较恰当,但是为了真艺术和艺术责任,以及艺术思潮的大义,我又不得不多说几句呵。
就本文在当年发出后,我又写了《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认真对待传统书法艺术 坚决抵制流行书风狂吹》《杨牧青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兼谈二王帖系书法研究展一二事 》《拒绝丑书恶俗蔓延 固守传统书法阵地 》《杨牧青笑傲书坛谈书法》《给中国书法重新定义和定位》《杨牧青中国书法的功用与目的是什么 》等文稿,如今有些网络上还有保留,历历在目。
就本文所提及的“王镛”,是中央美院老教授李可染、染树年的研究生、生于1948年的王镛教授、博导。当年,王镛先生的艺术书法、流行书风等理论话题的提法与阐述、辨解,可谓是“刺眼书坛”,因其在中央美院执教多年,学生很多,加之所处“央美”大平台和光环笼罩,以及一些画廊与艺术品收藏界的推波助澜,故其流行、宣传、受众面是非常强大而甚广的。
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看王镛先生的书法作品、山水画作与篆刻作品之际,从境界、思想、文化等角度去观察是没有更高的艺术提升,还是那样的原地踏步、依样画葫芦并且多了一些虚浮与油滑,少了当年的作品纯真、质朴和新意之感,作品的艺术创作有倒退和江郎才尽之嫌??墒?,他的作品价格上涨不少呵,畸形的社会审美思潮与艺术市场的认知偏差,只能让这样一些本有才情、身处特定位置的人如流星般地闪过,最后将在一个时代的符号与争议中而退场!悲悯!一一2017年12月31日凌晨杨牧青记于北京
与“丑书代表”王镛先生谈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
图:网络某博客2009年的评议截图
附原文《与王镛先生谈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
说明:本文是有关“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与思考,旨在学术上的探赜索隐,就事论事,并非针对文内所涉及的人的其它问题,望阅者慎重,予以斧正为要。
作者:杨牧青
时间:2005年8月15日
地点:甘肃·兰州
偶翻2005年7月21日第58期(总第1487期)的《中国书画报》时,在该报第一版右部题为《今日论坛》栏目的文章中发现了“艺术书法”概念的 “首次提出”文稿。
《今日论坛》编者原文如此:王镛在去年“北京·湖南艺术书法展”上首次提出“艺术书法”这个概念时,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如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举办的首个重要展事——2005·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上,这个概念再一次被作为主题正式推出,看来,作为中国书法院的院长,王镛正在运筹并尝试着一条关于书法的改革发展之路?!耙帐跏榉ā庇肴嗣浅K档摹笆榉ㄒ帐酢本皇潜浠说牧礁龃首榕帕兴承虻奈淖钟蜗贰K烤垢米龊谓?,这个解与王镛的书法发展之路有何关联,只有请王镛本人给出答案?!嗾?br>
很明显,《今日论坛》编者写按语的时候将“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归功于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先生,并且《王镛自解“艺术书法”》一文中认为就是自己提出的,并且畅言“确立艺术书法概念的初衷”,“在今天,我以为这个提法有着特别的意义”,而且作为一个重要活动“艺术书法展”进行大力宣扬。对于“自解”一文中的其它问题就不必要多说了。
在我这里来说,或在我来看,“艺术书法”的概念并非王镛院长的“首次提出”,显然王镛院长的“艺术书法”概念 “首次提出”与事实不符,王镛先生和那位不知名姓的“编者”先生还有些寡闻、少见!怎么立言之前不注意事先调查呢?因此,我总觉得该文及其所谓的活动有冒用概念而名人自得意的感觉,或霸权之嫌,或名人脸上贴金永远都是正确的现象!
那么事实又如何呢?
“艺术书法”的概念早在1999年我探究、创始“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理论”的时候就已经“首次”的“提出”了,并且将“书法名人、名人书法、书法艺术、艺术书法”确立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十六字心传”,作为探悉“书法率真艺术理论”的阐微依据。
关于“艺术书法”这个概念,我在2004年2月29日已经在本人所创办的“牧青网络”中进行整理之后,公开发表,文稿为《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理论初探系列——上编·一、由是起始章》及同年6月29日《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理论初探系列——上编·二、十六字心传章·阐释书法名人、名人书法、艺术书法、书法艺术——确立中国书法艺术“十六字心传”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然后又将此文稿通过网络形式在有关书法艺术的网站、论坛发表,并多有转载。此前几年前,也将此文稿通过信件邮寄过有关书画报刊、杂志,也许人小言微,或许出道不深,无有名份之故,该文稿未见任何端倪。虽则如此,我平时也非常留神、留心有关“十六字心传”的文稿,也未曾发现有何雷同之处。
今天通过报刊发现了这个提法,我提出的“理论”与“微言”在5年后的今天才有人得以发现,道有传承,本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情??墒牵址⑾帧耙帐跏榉ā钡母拍睢笆状翁岢觥币橛谕躏拊撼ひ患褐?,而且王镛院长又谈了“确立艺术书法概念的初衷”一段话,越读越让人不得“与王镛先生”就有关“艺术书法概念首次提出”的“问题”作以探讨。
究竟谁是“首次提出”这个“艺术书法”概念的?
难道“艺术书法”关键是强调创造力吗?强调以审美为目的,与实用无关吗?是“书法院众位同仁拟议的众多选题中的一个”吗?
难道就要让“艺术书法”的含义与“流行书风”的宗旨相吻合吗?
要回答上面三层五个问题,在我说来,非常简单,为什么不注意事先调查呢?特别要立论、阐明一个问题,而且是关乎“书法的改革发展之路”这么重大的问题。现在的网络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先通过网络搜寻、查找一下看有没有其它的资料,再立论不迟,特别对于一位具有相对知名度的专业书法研究人士来说应该慎重呀,这将关乎中国书法艺术的将来呀!
因此,向大家必须要说的是:
一、“艺术书法”的“首次提出”并不是王镛先生的先见之明,这个概念的“首次提出”应该是微不足道的“杨牧青”先生于1999年已经提出了。
二、如果“艺术书法”只一味“强调创造力、审美为目的”而脱离了“实用”,并且与“实用无关”,那么中国的书法自诞生以来就是错误的,因为它不应该以“实用”的面目出现,惹得后人如王镛先生之类的人士大加指评。
三、如果“艺术书法展”是建立在“艺术书法”这个主题和思路上通过“书法院众位同仁拟议的众多选题中的一个”的话,那么“众位同仁”也是才知道“艺术书法”的“首次提出”而趋之若鹜,还是有其它因素而烽烟四起呢?如果“艺术书法”的含义与“流行书风”的宗旨相吻合的话,那么是不是为“流行书风”昙花一现的“书法现象”再找理论依据而有违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大道呢?当然,大家可以搜阅2005年6月31日拙作《吊唁:启功逝后之乱弹》一文,回味“乌烟”之意蕴!
还有更多的,并非首次提出不提出的问题,留给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回答?。ㄗⅲ何吮3衷姆缑?,此处没有做任何改动。) 查看更多2018-01-02 17:55:38 9 1 1752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018-04-19 20:08:16 6 1 1752 -
蒋元生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清泉石上流》《苗嶺春色》,敬请欣赏,欢迎订制
2018-05-10 10:48:12 11 1 1752 -
2018-09-16 13:12:06 7 0 1752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隶书书法作品:“创业应作前期准备,
成功别忘未雨绸缪?!?2020-12-09 18:02:12 5 0 1752 -
宁建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彩墨山水画作品《鸿运当头》《福地安居图》《富水长流》《云山春晓》,宁建华国画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
2024-02-29 15:41:52 38 0 1752 -
已认证
徐继良创作日记 对话
感谢德云社御用设计师下单、百分之八十布面即兴原创作品
2017-11-04 20:57:53 6 0 1751 -
朱德茂生活日记 对话
今受邀出席座落在我工作室旁的沪上宝山顾村的"龙现代艺朮馆开馆”仪式。
2018-01-08 13:17:37 3 0 1751 -
崔英阁创作日记 对话
崔英阁小作几幅,《白菜萝卜图》,方斗。
2018-01-14 12:36:02 8 0 1751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雪霁江行图
2018-06-07 20:47:11 9 2 1751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落雨一过,已是九月,有些人有些事,正轻轻走来。今书写唐齐己《新秋》诗一首?!笆季。钟隽⑶锸?。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2018-09-05 20:42:36 25 0 175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之甲骨残片解读
第一步释文:贞叀示弗若般止曲
第二步再解释文:贞(先祖宗庙以鼎表礼之神圣),叀(纺线的人),示(神主/祖先的牌位)弗(缠绕)若(祈愿/承诺)般(受/接受)止(之 )止(之/往)曲(凹处)。
第三步复对释文意思表述:这个甲骨残片上记录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叀这个人,向着宗庙,把祖先牌位用纱线缠裹好后去给安装个底座以求供奉。
第四步再做论议: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一一先依甲骨残片上的字形,写出能与留传下来的文字相对应,再进行标点断句。当然有的甲骨残片上的字形是无法与留传下来的文字对应的,这就需要采用佛经翻译法上的"五不译"了,把字形描摹下来,据形据上下文内容关系而解读其意。
古人契刻的字形在那儿明晃晃地摆着了,有文字的骨片,就先把文字依文字构造原理在灵光一显时解读清楚了再观骨片上的其它异象奇状,包括天象、地理等,这样才能讲人文!当然,这需要对民俗、风俗、社会、历史框架等方方面面的熟悉,甚至通达无碍,自性不迷才能解开甲骨文字之秘密!
至于教科论文式的那种文字解读方法可以参考,而且还要多读一读,毕竟他们不论是抄袭还是引经引典,都是付出了劳动和汗水的,但往往大多不能究竟其根,所以就出现了各说各有理的现象,这需要冷静客观的去对待。如今,权威专家的话也不一定准确、正确,更需要修炼一个辨识认知的本能,不至于达到火眼金睛,但最起码不能睁眼瞎!
把文化做实做靠谱,再搞艺术就不至于空穴来风了!没有文化性,没有艺术性,搞什么都是形象性的事情!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7 11:06:42 5 0 1751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调整完成
2017-11-03 20:22:17 9 0 1750 -
杨厚强创作日记 对话
书写《海纳百川》,一张白纸,激情如何,心里能有几分把握,一生相伴最难得……
2018-04-27 15:32:41 5 3 1750 -
已认证2018-09-04 11:47:12 6 0 1750
-
2019-06-22 21:24:07 22 1 1750
-
2020-08-02 08:46:43 3 0 1750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今书四尺《对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朱德茂2018-03-21 07:54:41 4 0 1749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跨老心悦,健康梦圆
七旬寿辰今欢庆,万梦幸福我永奔。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兄弟姐妹,心爱的儿孙们:
古稀今不稀,好梦常圆梦。奋斗赢幸福,人生铸神奇。
今天我七旬华诞,我高兴登上古稀交椅,感到 上古稀交椅,感到无比荣光。大家牺牲宝贵时间,高兴地前来为我祝寿,接受你们给我惊喜,我内心有感激不尽之语,此时我只有抱歉地讲,真是难为你们了!对你们的美好祝福,我谨表示万分感谢!
七旬寿辰人健在,万福缘梦禄恒奔。查阅家谱,纵观我祖上五代,先辈人无一登上古稀宝座。今天我乐享登宝座之福,一方面祖德惠我沐祖恩,更重要的乃幸逢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好时代让我快乐生活,美好的幸福生活赢得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崇德行善心态好,见贤思齐梦求高。我家庭素有尊师重教崇德重才的优良传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重视孩子教养,为实现培养品学兼优人才梦想而不懈努力。
手挥翰墨飞梦想,笔走龙蛇写春秋。这就是我人生风向标。人生没有彩排路,时刻操劳上进心。人生要充分发挥劲才智,不停使用精气神。人生要有奋发进取精神,不能满足现状,取得成绩当起点,迎来时光造乾坤。
笔书励志书香醉,翰墨结缘墨彩飞。我正有声有色地干着心痴的挥毫泼墨工作,创作流光的书法作品,为书法事业作出可见的贡献。在我有生之年,我乘着书法之梦在宇宙飞翔!
梦想出奇迹,夕阳飞彩霞。如今步入老年的我仍然有超越自我之心,仍然有创造奇迹的梦想,我要用传志之笔写出异彩纷呈的书法作品,弘扬国粹,点缀美丽的书法花园,靓丽千家万户;用飘香之墨书写新时代赞歌,歌颂国泰民安,为丰富世人文化生活增砖添瓦。使自己如愿实现老有所乐,乐在翰墨中;老有所为,凡书法创作之事愿为。
万千感慨夕阳无限好,九一归言志气永长存!墨香醉心海,书法迷世人。我奋进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努力创作迎合新潮流鼓舞人生斗志的新作品,让大家乐观欣赏我付出宝贵心血的笔花墨彩,增加精神文化营养,享受书法墨香美餐。我愿不遗余力地投入书法创作事业。人生献神手,翰墨沁我心。笔花呈异彩,书法造乾坤。做事时间安排早,暮年圆梦也不迟。
墨香飘逸水飞彩,书法追攀风向标。人奔艺术圆梦想,笔走龙蛇舞今朝。
人老心不老,眼高志飞高。命好运也好,梦骄精神骄。
跨老感言飞梦想,年轻心态搏云天。
幸??炖值拇耸?,我内心急切要讲的话宣告大家: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的美好祝贺!
陈祖松撰
2018年8月20日 查看更多2018-08-20 21:30:24 6 2 1749 -
李尊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鱼虾乐四尺斗方作品《畅游》《相约》《快乐一家》《秋丰之歌》,请欣赏
2019-06-01 17:56:00 9 0 1749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脉接豫章理学一家宗旨,风传江夏诗书奕世楷模!”罗氏中堂后柱联!
2019-11-12 20:41:24 5 0 1749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昌言讲义好朋友;光亮开心愉悦人。(赠石昌光先生)
2019-12-29 15:47:35 6 0 1749 -
秦发艺创作日记 对话
表意画《忽见一灯暖,散去十里寒》,秦发艺诗书画于二零一九年初冬;
忽见一灯暖,
散去十里寒,
情迫弯路长,
待归两心牵。
【老琴诗书画,表意画】2020-06-01 16:24:29 7 0 1749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忠厚传家远!
2018-01-06 10:11:43 3 0 1748 -
郭雨铮创作日记 对话
大年初十分享一幅《群芳之冠》, 大小花十朵,郭雨铮
2018-02-25 20:53:25 2 0 1748 -
已认证
陈宗林创作日记 对话
5月13日下午为“大美遂宁,约在河东”书法展征稿创作的《东城区新貌风姿绰约留远客,湿地园美景秀色可餐得幽情》六尺作品
2018-05-15 10:34:20 5 0 1748 -
2017-12-27 10:45:52 6 1 1747
-
安士胜创作日记 对话
寒香无尽惹春纷,随笔,玩儿
2018-02-11 09:30:30 2 0 1747 -
胡小炜(润德)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整张横幅书法,胡小炜书法作品
2018-03-25 21:12:26 2 0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