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高昆创作日记 对话
学生赠予新得竹宣三五纸,细洁似玉 ,棉软如丝, 抚之乍兴 ,理纸空划两三下 ,随势濡毫以试, 所观者七八人 ,画毕, 众口如一 :此纸不孬![玫瑰] msp;:此纸不孬![玫瑰]
2018-06-09 18:56:15 7 0 959 -
潘善金创作日记 对话
《春寒不寒》 潘善金小作一幅 国画 喜欢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2018-01-19 22:34:58 2 0 958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临爨宝子碑局部。
2022-12-09 09:37:59 3 0 958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陈文斌书《龙》??盘彀堵恚嬉萑酥辛?!
2024-01-04 20:46:37 11 0 958 -
2021-03-22 16:20:27 4 0 957
-
2022-02-13 08:57:22 2 0 95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古文字书法
规格: 68cmx34cm/2平尺
款识:道之短。君子道长,小人道短。何谓之长短,盖因眼界心识之故也,杨牧青。
论议:中国的书法绘画,其从文质而升华至艺加术的态象,皆有一个道法 术的态象,皆有一个道法隐藏其中,从古到今它扮演了多重的角色。草坪先生曰:
首要者,是对历史文化传承,此需大智慧、大格局方能领其旨,谙其道,负其责,非世俗常态可言语与之。如,甲骨文、金文及各种崖石玉陶铜图纹的万千气象,上至天文,下达地理,中通人情,概莫能出其右。
二要者,是崇尚礼仪的情谊,此需文化渐明,心底生起慧光者方可知,且以书画寄怀于艺术的抒情,宾朋佳赠,知书达理。故逮至魏晋以来,世俗多文人士大夫翰札之样貌,皆辞藻华丽之徒,以王羲之为典范而取悦妍媚之世系,皇迷下愚,阿谀逢迎,至此书画之古真渐远,世俗色相为喜。
三要者,是立身处世的阶梯,以书取仕,以画名垂,宫庭圈养,芸芸众生方凭书画技艺而升官晋爵及至文采彰显,或以刚正不阿,或以伎俩极尽媚态。大抵隋唐以来,锦上添花小人多了,吴道子、欧阳询、颜真卿李道昭及至荊、关、董、巨、苏、黄、米、蔡之流,均深谙此道以为能事,或流于市井之相,去上古之真趣甚远。
四要者,是以书画谋生求个活命之方,在鬻画口粮中饱览山川,传道布教,宣说昼夜,化言十方,雪中送炭的君子少了。盖自五代宋元明清以来,举凡书画真情性者,如梁楷、黄公望、吴镇、徐渭、傅山、八大、石涛、李鱓及至弘一、蒲邋遢、黄宾虹等皆出世离尘之奇才,然中国书画的血脉、命脉大都在诸辈中保留了那么一点灵台而不羞愧于先人是也! 查看更多2022-05-24 08:34:31 3 0 95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网事并不如烟 记录历史15条
引子:在以艺术、文化为生计主体的前提下,从历史、考古、文学、民俗、战略到经济、哲学、社会、天文、地质、生命、自然等学科之识,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为往圣继绝学乎 为往圣继绝学乎?为万世开太平乎?予不得知也!
近日高层又对"复合型的人才"做了重要的部署。阅之,不才三十多年来何尝不在复合型的道路上匍匐前进,时至今日网络大大的方便,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互动、争鸣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故将一些可以说的话语记录以备再温故而知新。
遥想当年,殷商王朝300多年的甲骨文字何尝不是贞人们以接力赛式的契刻精神记录历史呢?!辛丑国庆前三日杨牧青于皇城。
图片
杨牧青甲骨文书法斗方:宜年秋吉
一、王镛:一些写字的名家利用话语权在贬低书法,让它变成手艺活。
杨牧青说:有人说书法不是艺术,是文化,还说艺术是西方人的名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这是最无知的说法,是不懂汉字书法究竟是怎么回事的问题!
二、书法博士是不是个笑话?书法不该成为一门学科?
杨牧青说:如果不把书法纳入院校教育体系中,如果没有官办书协等级制度,那么就不会产生书法硕士、博士的问题了。
因为纳入院校教育又与官办书协相互合作,关键是人的因素,一人可兼二头职,脚踩二条船,多了个位子,多个名头,这样一来,有了书法专业、等级评审,就有了教育经费、职称晋升、立项套现等便利了,圈子内相互心照不宣的就搞出名堂了呵!至于博士能不能产生真正的书法艺术意义,那当别论了?。?!
再至于如双料博士面对广众大言不惭地认为颜真卿老先生把"刾史"写成了"夹史"的现象,毕竟是极个别的。总体来看,博士都是好的,他们是国家的人才,是社会的精英,这一点不容否认的!!
就此可以同样的道理,种地农民变为职业农民,评级定职称,若进行教育体系与官办农民协会的纳入,那就会产生不同行业农民硕士、农民博士、农民教授、农民导师等名堂了,甚至补鞋的也可以成为补鞋教授??!
三、杨牧青夏王朝经略
杨牧青说:现有学者将许多考古资料已整理出来了,很好的,其实我早就讲过:
1.齐家文化南下影响了三星堆文化(含宝墩),东南去影响了中原二里头文化,不是二里岗(涵盖二里头)文化西北去影响了齐家文化。
2.齐家文化是早夏文化(因大禹受此文化影响故出川北以夏兴龙的),所以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王朝文化文明在古巴蜀国的典型代表。
四、为什么说石峁遗址是夏启的都城
杨牧青说:看到孙庆伟教授、陈东和研究员从牙璋(以华夏文明的玉器)"玄圭礼器"入手印证夏文化、夏王朝及石峁城的当时状态,以及三星堆、二里头的文化衔续等,这是非常好的分析推论,这应是核心,不要动不动拿文字说事,没文字照样有人类文化状态!
石峁城当属夏文化的早、中期,当然那会儿都是黄帝文化血统下的事,故司马迁先生没有记错:黄帝到舜禹……如何如何的。
图片
五、天下一统之中,四方争战之原——中原,必须捍卫“中原中心说”
杨牧青说:贵文内上面那张现代中原图可观,这是把原来以洛郑为"中原中心论"的"中原区域"再放大若干倍,很不错的!
进一步说明了对华夏/中华文化文明探源在眼界、胸怀、关系上更宽广。当今世界格局下,华夏上古文化文明更要四海一同观,这比没有中心更有中心!?。?br>六、孟晓苏:重提“住房双轨制”,让央企回归保障房。
杨牧青说: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可以说是当前衡量社会性质的标准,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就此也可以做为分辨的条件之一。
房子交给市场化、过度经济化,最后的结果就是:解体了"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实现!
房子坚决不能市场化,已市场化要打压控制限贷回收,按家庭成员配额,如一家三口可以两套,面积不能超大,互联网很发达,什么都可以统计清楚的。
这几年政府保障房措施虽很好,但还欠缺许多环节的严管,所以出现名额顶替等乱象。房子双轨制的市场运作,只能让贫富差距更大,阶层更分化!!
七、四川稻城十三万年前、甘肃祁连山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发现
杨牧青说:当世<考古中国>最后的结果跳不出我的<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之先述,因"考古中国"的行动比我力倡主导的"史学观"晚了好多年呵!
相信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重视(千年大计:西部祁连、三江源等生态?;び牖指?,雨水河流将充沛,气候逐渐变暖,冰川融化,将来海水内浸,沿海区域一些人流必须要向内向西北移动。)考古、史学界将会着力着眼于西部,越来越多的新发现就会问世,这更能证明我的论断是正确的!
我N多年就说过并主导力倡,偿若国力日盛,考古、探测技术越成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华夏西北的上古文化文明会逐渐见于世的,故我在前辈的研学基础上有<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产生了,一晃已数载了。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区域"正好是上古万年华夏文明所记忆的"众神所出焉"的昆仑/昆仑丘/昆仑墟/灵山之所在地!
八、王?。荷袷魍ㄌ欤赡苁枪攀穸杂谥性拿鞯姆床?。
杨牧青说:院科系的专家脑子开化了,终于意识到了并讲出来了,点个大赞“王巍说……因为大家都在说昆仑之类的,也都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所以我觉得通天的思想很可能是发源自古蜀文明的?!庇纱嗽倏矗页K?amp;lt;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在中华文明探源中会有价值的?。?br>九、夏商并行论: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为夏文化的22条证据。
杨牧青说:1.点赞<古史微>往往能够在一篇文稿中罗列许多例证资料,虽很冗长多杂,但却又不得不有呵!
2.夏商并行是有理的??唇裉炀椭?,我党执政,彼党还在存续,即就是前清的格格贝勒们有时间还能在京城以八旗子弟晃悠。朝代更替特别文化文明的延续性不是一刀切式去断代与下定论的!
3.对三星堆我常说,三星堆祭祀坑的叫法是错误的名称。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王朝文化文明在古巴蜀国的代表。这是对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的礼敬与事实!但发现现在都说"古蜀国"如何如何,就是不说"巴国"或把"巴蜀"给人为性的分开了,这是不符川府大区域的文化文明的地域概念的!古文字告诉我们,巴与蜀关系很密切,有蜀必然有巴,巴前蜀后,如同华前夏后是一样的道,不能分的!?。?br>图片
十、黄帝故里第五/第六说
杨牧青说:到今天为止来看,通过不断的讨论,我的"黄帝故里"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葫芦河/乔川南梁一带而成为传统的"黄帝故里"第五(或第六)大说是对,随着西部考古的重视,预料将来会从各方能得到例证的!
十一、三星堆文化遗址上的器物图纹
杨牧青说:按我看,青铜器上到处都是"纹字"呵!建议各路专家(估计民间的生力军更有大突破)马上开展三星堆文化遗址上出土的器物上面的各种图纹、图符,整个秘密都在这些纹符中?。?!
十二、全球艺术史:观念、方法与实践
杨牧青说:这个是对的!"全球史的写作必然基于全球化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念。鉴于国别史和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拼合而成的世界史之不足及全球化的当代现实,全球史试图更有机和紧密地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书写人类共同的历史。(盛崴《美术观察》杂志)"
十三、《说文解字》是字
杨牧青说:是,其形由日+十+止(足) 构成,有夸父逐日之意蕴,字的本义是"向着太阳是正确的"表意,故"早"字也取其形类,是字衍化、引申出的十几种义项各有其用罢了。
十四、金沙20年|方向明:金沙和三星堆是一个整体。
杨牧青说:对三星堆文化遗址从当前各方信息反映看,知名专家、著名专家、权威专家基本上都陷入了考古文化的思维误区,这是因为文明标准、考古史学构架出了问题,导致百年考古以来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还弄不清楚"周王朝"以前的古中国史!
孰不知,当年一个商博良先生弄了个一块破石碑后,就构建起了一个横空出世的古埃及史而向全球灌输文字、城邦……文明之源。建议专家们,放下脑袋,开动心识,回归华夏文化与文明的正源吧,国家的财力花费估计太浪费了?。?!
十五、鲁迅在这个时代还需要他的狂人呐喊吗?
杨牧青说:鲁迅一生可能还不能算是圆满的,但他敢于直言时世,文笔辛辣,或许是我们今天需要从他身上的"正气"中能够获得学习的榜样!当然,鲁迅在这个时代还需要他的狂人呐喊吗?
把文化做实、做靠谱,再搞艺术就不至于空穴来风了!没有文化性,没有艺术性,搞什么都是形象性的事情!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9 09:53:57 4 0 955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2022-01-21 09:34:11 7 0 955 -
马一祥创作日记 对话
柳楷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022-04-10 07:38:45 5 0 954 -
字画代理威977805476创作日记 对话
齐白石弟子董长青老师作品欣赏 带合影视频
2023-05-03 22:25:53 5 0 95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大年三十还有许多人坚守在不同岗位!行艺者,画好一张,写好一张字,算是心安,祝普天下有心人三世吉祥!一一四尺整张《少而难 多则匠》
2018-02-15 23:49:01 4 2 953 -
2021-11-06 18:53:32 4 0 953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0周年
雄风犹在护华夏
精神永存佑中华
癸卯年陈祖松书2023-02-01 12:50:52 11 0 952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荷你相约》彩墨 竖幅 尺寸110cmX65cm
2023-07-09 18:27:50 33 0 951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54岁的我,学写字而今已经四十有六载,深有体会的是如果你想成为家喻户晓的书法名家,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有势,要么有钱,其余都比较无关紧要!所以你就好好的写你的字吧,别想与名家争高低了——没用!
2020-09-28 00:18:58 3 0 950 -
2023-10-31 11:24:54 7 0 95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佳山慧者识。戊戌清明后五日杨牧青于京华。
规格:136cm×68cm/8平尺2018-04-13 09:58:10 6 2 94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书画鉴赏:文明的思考
名称:变乎
规格:68cm×45cm/2.7平尺
款识:当文明来临与文明变异的时候,人类如何面对自己创造的文明。杨牧青于京华。
时间:2017年创作2020-06-01 08:43:04 5 0 949 -
马一祥创作日记 对话
草书章法学习
2022-11-13 08:14:05 5 0 94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欲使后世画无赝品,今世当以用绝笔,此绝非命绝之绝矣。戊戌春杨牧青于京华。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2018-04-17 09:48:02 10 0 945 -
王开元创作日记 对话
来品。。。新作!
2017-12-04 13:22:34 8 4 94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国庆谈艺,当一个短暂周期率的特殊的时代消亡之后,是金子终究都会从社会的广众层面中脱颖而岀的!
为什么当初要把齐白石推上"人民艺术家"至高点呢?因为他代表了广大底层群众的艺术面貌,生活入画,而且他画的 貌,生活入画,而且他画的比同时代的官僚艺术家更好些,理论研究也深厚。细观近几十年以院科为代表的画家们忙于各种展览与职位升迁的竞争,以及更多的社会的民间的书画家不学无术,忙于江湖,绝大多数人都不做学问了,至少90%以上,艺术没文化等于是死路,这种现象的结果,很不乐观!
为什么作品价降了?就是短暂周期率的特殊时代的不正常性把爱好艺术品收藏家都给经多年的被忽悠明白了。事实上,艺术市场中好作品价格还是不错的,也上涨也有人不断地收藏!
由江湖艺人、自由艺术、官僚公职、名人公知等组成的千万人之多书画家群体,这要看谁能够最后守住文化的艺术阵地一一内心深处的良知与光明,也就是在波动期、大洗牌期对想做真正的书画家的一个大考验……不经雪霜那能扑鼻香?不历困苦那能成就大艺术呢?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10-06 22:35:56 9 0 944 -
于永强创作日记 对话
刚完成的新作,憧憬,这样的画大家可否喜欢?欢迎指正!
2017-12-28 23:04:58 2 1 94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心脉图。是日胃疼腹痛,余心画化解疼痛,行笔思心性之变化,胃腹与我有何干系?然疼痛剧烈难忍,只有粗写心意一二罢了,待他年复观便是。戊戌新正杨牧青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2018-03-05 16:29:21 6 0 94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戊戌春二月杨牧青于北京。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2018-03-13 20:47:11 5 0 942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天下事,荣辱沉浮皆为戏文;
世间人, 贵贱贫富都是烟云!
新作一联,欢迎大家批评指导!2020-08-23 10:24:38 3 0 941 -
龙则霏创作日记 对话
静叶(荷生)龙则霏
编号2018-299
规格:四尺斗方
未装裱裱2018-04-25 22:09:01 4 2 94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美院科班为啥不如社会职业画家有市?。?2015-02-11 18:39 )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1日电(见习记者 杨月)"现在一些从美院科班毕业的艺术生,反而不如一直在社会上摔打历练的职 业的艺术生,反而不如一直在社会上摔打历练的职业画家被看好。在全国许多艺术毕业生聚集区里,他们艰辛求艺,甚至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迫使他们学无所用,转行其它,令人心酸。"日前,在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展演活动中,拥有数十年职业艺术生涯的著名书画家、担任本次活动传统书画评委组长的杨牧青如是说。
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展演活动中杨牧青(右一)等评委对选手的作品打分点评。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苏贺 摄
分析其中的缘由,杨牧青表示:"因为'学院派'一路被文凭牵绊、教科束缚,多数家长为让孩子读名牌大学,而将孩子推上了学画之路,大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孩子们不喜欢,很多也不适合从事艺术,画中没生活,缺少艺术人生的锤炼。"他认为,当前的艺术教育体制和现行的艺术发展模式之间发生了冲突,导致繁荣背后的缺陷和问题大量产生。
鉴于此,杨牧青也曾建议成立中国青少年书画国学教育学院,如通过全国海选、评赛、保送等方式,让社会提供教育经费,让有艺术天赋的孩子通过另一种途径成长成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这些孩子的才华能够真正的生根、开花,最终结果,将对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与此同时,杨牧青还希望通过比赛等方式呼吁社会关注"书画热、国学热"背后的问题。因为在评审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书画"好苗子"。他认为,许多孩子对色彩很敏感,对事物对象扑捉、临摹能力也很强,有一种艺术上的喷发感;但对其背后的艺术韵味和文化知识却不甚了解,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杨牧青坦言,希望这次展演活动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学校和家长,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孩子们在书画学习的同时,能否获得更多的人生修为和快乐成长,让有书画艺术天赋的孩子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来源:中国青年网) 查看更多2021-10-06 20:04:03 3 0 93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说:中国的地名不论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隐藏或体现着历史文化秘密!
要想获悉获得明究这些秘密的文化内涵与奥义,那就必须先要会“识”字,只“认”得字是不算数的,更与博与导也无关,大凡今之越博越导者越 者越不“识”字,特别近现代院科教育方法与分科专业的学习方式,耳朵不懂眼睛黑的伤心,基本上造成了不识字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从上到下的才要用西方掘矿藏挖宝贝军事踩点的方式去找祖先、去探源做工程呵!兹略举三例示汝:
1.关于陕之说:其实从今三门峡及以东洛阳到郑州的区域应该叫陕东省,三门峡以西才是陕西省一一三个门以成峡,峡者以夹山于河水中(特指黄河)一一陕者/阜夾/阜平可为邑,邑聚成都,都成邦兴,邦兴则顺天命,此星象天文之学,凡俗难懂,ABC语言与思想学习、接受的越多越难懂其理一一陕,周召二公分治之义,故造陕字,周公管东,召公管西。
2.关于陇之说:今陕西省有陇县不足为奇一一陇者,阜高者象龙之状之形,此风水地理大学问一一龙者伏羲旅文化精神一一龙族黄帝族是也一一龙者山之龙象龙脉一一故有“六盘山上,红旗……何时缚住苍龙”之义,世人大多执着于词藻诗文之相,不知不懂他老人家说什么而已!
3.关于宁之说:宁者献宝器以供祖皿祀,甘肃省东南方有宁州,北边宁夏。宁州一一宁县一一宁夏一一秦贵北地郡一一皆袭“禹夏文化”之缘故,北地安宁,龙兴周祖,北地周先祖稷、公刘、不窋诸辈发源之地,实乃黄帝、姜嫄、禹夏文化传承是也!癸卯二月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23-03-02 16:49:16 11 0 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