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光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花开富贵》,作者田光荣
2018-02-10 20:03:18 1 0 1652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北京西城区赵先生之邀而创作四尺整张横幅作品《跟着课本去旅行,没有围墙的教室》,供朋友们欣赏。
刘胜利2018-03-16 09:33:24 5 0 1652 -
张文健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习作,张文健国画作品
2018-04-05 22:49:00 3 0 165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汉隶意书法《黄初三年,曹植《洛神赋》前句》
规格:137cm×35cmx4条/8平尺
款识:黄初三年,曹植《洛神赋》前句,杨牧青于京。
附议:自秦始皇统一文字后至大汉王朝建立,中国的书法从 中国的书法从某种角度来说,已具备其艺术的规模与气象。特别汉王朝四百年间,以“隶书”为主体的书法可谓是迈古绝后。隶书之形体与意态,多姿多态,精彩纷呈,终后学一生也学不尽的!
予常言,倘若真书法家能够浸泡唐楷、晋草多年,再上溯浸泡甲骨、金文、简帛多年,纳经卷于胸怀,回过头来再重写隶书,那真是妙不可言,非凡愚之辈可识其意的。要知,隶贵多变而不浮华,贵浑健而不僵硬,贵秀润而不轻佻,贵气厚而不荣燥,不需要在意趣、形态各异中求达伎巧之姿和唯上之奴态。概言之,不离文字之率真本性,不出文字之率真本相!可参阅《1999年杨牧青率真派书法艺术初探》、《2005年杨牧青书论约言四则/四则续》相关文论。 查看更多2020-05-13 22:52:06 6 0 1652 -
已认证2020-07-25 19:34:17 25 0 1652
-
2020-11-09 15:49:45 7 0 1652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录苏东坡词《菩萨蛮 七夕》!人间日似年!
2020-12-11 21:06:32 5 0 1652 -
已认证2021-08-18 11:56:29 15 0 1652
-
已认证2024-01-26 11:25:57 19 0 1652
-
杨玉忠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欢迎各位围观。
2017-12-14 21:32:07 6 4 1651 -
刘长亮创作日记 对话
趋吉避凶是每个人的本能,超越吉凶是一个人的能力,需要一种智慧。
2017-12-14 21:48:39 3 2 1651 -
任燕创作日记 对话
贵妃醉酒
酒不醉人人已醉
借酒消愁愁更愁
几度媚态迷人眼
谁知心已清凉意2018-01-23 13:52:50 3 0 1651 -
冯军涛生活日记 对话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
2018-02-06 08:42:55 4 0 165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
规格:168cm×68cm/8平尺多
材质:白宣老纸
款识:浮影逰记。戊戌(2018年)初春杨牧青于北京。
钤?。貉钅燎嘤。ㄒ跷模┎萜合壬ㄑ粑模┭菇钦?吉祥(阳文)2018-02-09 10:54:39 2 0 1651 -
周鹏飞创作日记 对话
书写、十九大报告全文过程中受伤……
意念、正念催自己往前走,直到把向往的风景,变成走过的地方……(540米)中央党校、及甘肃省大展。周鹏飞2018-02-21 14:23:27 1 0 1651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艰辛数日.“新农产”主题壁画终于完成了!感谢各位.也祝丁总生意兴隆.蒸蒸日上!
2018-06-05 12:50:50 9 0 1651 -
2019-01-28 15:42:33 6 0 1651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与佛有缘,对话佛陀?!甭砼嗤鼓形虮始牵?6)
只要用心画画,每天都有创新;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有领悟;只要用心生活,每天都有收获?!笆乇彰叛心奚硌粤氛婀Α?,我用焦墨画石窟佛像创作, 作,所呈现出的是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使石窟佛像这一历经千年的古老艺术展现给观众。更对石窟佛教艺术宣传、起到了巨大的推广作用。
通过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对石窟作品的创作做出实践与探索,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使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由古典意识形态走到了当代,创作出了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佛像。
我对佛像创作的呈现和研究,来启发更多的佛像创作者去更深层次的理解佛教艺术,创作石窟佛像,缔造石窟佛像艺术与人生的高境界。(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5-10 14:42:47 12 0 1651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笔刻历史,传承文明—— 马培童焦墨画石窟写生记?!保?8)
焦墨画石窟佛像,佛是用来供奉的,要发扬佛文化,比如佛语、佛经、佛诗或蕴涵佛理、佛性、禅机、禅意的诗、联、文、画等,佛是仁慈的、祥和的 、联、文、画等,佛是仁慈的、祥和的、清净的,同时也是神圣的。
我的佛像作品能调节人的心态,提升人的境界,从中悟出许多佛道禅心,我在创作佛像时应该用心去体悟。
总之,有关佛像起源和创作诸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总结和研究,诚待有志于佛像研究和创作、进一步的挖掘。佛像的创作、我与书法用笔、和汉画像石刻的刀法变笔法中的某些要素挂起钩来,要讲究其艺术性,有气韵,有刀刻味,也有疏密、对称、平衡关系,线条的曲直、粗细也要讲究,才能算的上石窟艺术。
当然风格的工细与粗犷是有的,但要有艺术语言,既要有佛像的庄严、肃穆、生动与灵气,又要有虚实、奇正、开合与骨肉关系。
至于说作者要胸存慈悲、沐手净心,才能画出心中刹那感悟到的佛之妙相来,佛像的创作,首先要对佛文化知识有所了解,要对传统佛像造型从风格、内容、服饰、姿态进行深入的研究。
比如魏晋时期的佛造像与唐代佛造像的不同,藏佛像造型和内地佛像造型有区别,再比如佛祖、达摩、观音以及十八罗汉等的造型都是有明显区分的,另外对石窟佛像有关的法器如莲台、菩提树、佛珠、佛光,等都要有所讲究。
在笔法、构图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大胆创意。创作石窟佛像走进柬埔寨吴哥石窟,和中国四大石窟,各具特色,作品有明显的我个人风格特点,开启了当代画石窟佛像个人风格局面。其风格亦如其书法用笔、对刀法变笔法等进一步的拓展。 查看更多2019-05-18 20:29:30 25 0 165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文字薪火是万千余年的中华文化文明足以相传
上图是六千多年前红山上古白玉刻划文字(图片来自头条网友提供),其与八、九千年的贾湖骨刻文字非常相似(见《全球首发:杨牧青破译八千年前贾湖遗址16个符 个符号文字》一文),又与四、五千年的马家窑陶器涂写文字很相似(见《杨牧青主讲:从甲骨文字探索中国书法之美——怎么写好甲骨文书法》相关内容)。又知,当前发现最早的刻划文字是峙峪骨雕遗物,距今两万八千多年(见下四图,著名学者王大有先生考释为“燧人弇兹开天”,来源《寻根万年中华》)。
论议:当痴情于西方文明标准与思想、观念下认不得、不知道、不清楚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文字图纹是什么的时候时,就说中国的文化文明是东方神秘文化,是神话,中国的文明也只能勉强的探究到四千年的夏时期。注意,这个时间还是近多年才被西方化思想的主流者开始认可的,于是又不得不接着进行中华文明探源方面的工作。(按,所谓的国际学术主流认知来说,凡是眼睛没看到的、解释不了的、实验室没得到结果的就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是不符合科学的。)
也因是,从晚清百余年以来,我们的一些不肖子孙、新文化汉奸跟着西化主流思想就瞎胡闹……因是情形下,进入新时代大发展时期,我们不得不讲文化自信,不得不重视我们已有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不得不重拾、重阅、重新探究我们已有的各种文献与考古资料,不得不要找寻上万年的中华文化文明史!
亦即我常言,“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梳理上下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文明脉络,辨析世界文化文明来龙去脉,探究中华文明五万年的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的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八千年的欠准确欠妥善的说法。”人类上古文化轴心时代在昆仑山区域一一中华人文始祖的源发(亦即“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是可派上用场的,是可发挥有效作用力之一,以史为鉴,我想这就是全球性有益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大战略吧!一一庚子五月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20-05-19 14:19:57 3 0 1651 -
杨金婷荣誉资质 对话
烙画作品《乡情》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中荣获银奖。
2018-01-15 08:12:06 11 0 1650 -
袁峰生活日记 对话
由欧洲中国总商会主办的《一带一路名家联展》于今日在吴东魁艺术馆荣重举行……
袁峰2018-04-26 19:21:23 6 4 1650 -
于永强创作日记 对话
有幸入选 魅力中国 闪耀世界 欢庆中国年 世界邮票
感谢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陈晓霞女士2018-12-16 13:45:31 2 0 1650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书画工作室作品
罗汉四条屏 尺寸140cmx35cmx42020-03-03 20:47:50 3 2 1650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郭熙”潘玮萱评马培童(35)
郭熙,河南温县人。熙宁年间为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善画山水寒林,初学李成、范宽一派,山石用卷云皴,树大作蟹爪状,后融贯南北画法,终自成一家。
郭熙 终自成一家。
郭熙主张山水画表现的景物不但要可行、可望,而且还要有可居、可游的特性,并且提出许多山水画规律性创作方法;
郭熙主张师法自然,对自然山水要观察体验,探索其变化规律,要画出四时朝暮时分、阴晴雨缺之变,这无疑较前人的画论前进了一大步。在创作方法上,要求注重表现出景、思、情、意,经营位置,合理安排山、水、树、石、草木、烟云、道路,使之达到创作者所要达到的审美标准。特别是关于山水画三远法的提出,更是其绘画理论高度进步的重要标志。
他还主张对前人传统要兼以并览,创作态度要严肃认真。
郭熙是李成之后,把中国山水画创作推向表现更加真实细腻的微妙变化境地的人,并赋予它以强烈的感情色彩。作为职业画家的他也受到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文人的赞扬,他们都有吟咏郭熙作品的诗。他的《林泉高致集》由郭熙叙述,其子郭思整理编纂而成。这本书不仅对前代山水画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更有许多补充与发展,从而成为古代绘画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郭熙代表作《早春图》(见图一)图中描绘山间雾霭浮动及旭日照射的情景,细致而生动地刻画了严冬刚刚过去,春天悄然来临的微妙变化,颇有淡冶如笑之情趣。
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有郭熙余韵,能体现郭熙山水画的独特技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呈自然山水体貌结构及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中的变化特征,去发现和塑造山水的优美艺术形象。如作品《雨夜翠山》、《春到山草间木知》、《蒙山之晨》、《湖山湖之春》、《春韵》、《蒙山祥云》、《祥云凝紫》、《秋韵》等,除了以上所述,这些作品,气势雄伟,为观者呈现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境地,马培童注重这些山水特征带给人的感染,在继承和发展郭熙的绘画理论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潘玮萱写於上?!?/span> 查看更多2021-08-10 11:48:42 14 0 1650 -
2024-02-29 15:20:32 12 0 1650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野性难寻
2017-12-27 10:30:49 4 1 1649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录苏东坡瑞鹧鸪观潮!
2020-05-28 22:10:58 7 0 1649 -
2020-06-22 16:02:33 12 0 1649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黄公望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39)
黄公望,江苏常熟人。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故改姓黄,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中年做过小吏,因张闾案受累坐牢,出狱后遂隐居不仕,皈依全真教江富山,常往来 皈依全真教江富山,常往来于杭州、松江、虞山(常熟)等地讲道卖卜,并与当地社会名流、文人雅士相酬往。工书法、诗词,善散曲,通音韵。50岁左右开始山水画创作。曾受赵孟頫影响,上师董源、巨然,间及荆浩、关仝、李成诸名家,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常常携带笔墨,在虞山、三泖九峰、富春之间领略江南自然胜景,随时模记,他的作品大都体现了上述地区秀丽的山川景色,蜂峦浑厚,草木华滋。被推为元季四大家之冠。(《虞山画志》)。著有《写山水诀》一文。
黄公望的山水画有两种面貌。一作浅绛色,在笔墨勾皴后施以赭石,山石多矾石,笔势雄伟,为其典型风格。一作水墨,皴纹较少,以勾染为主,笔意简远。总的特点笔简景繁,线条空灵,墨不轻施,境界疏秀高旷,风格苍劲浑厚。其代表作《富春山居》(见图一)吸收了南宋马远、夏圭简放的用笔和精绝的概括能力。皴法为长披麻,虽得益于五代董源、巨然,但黄公望不落入畦径,自抒己臆,他用秃笔干墨,边皴边擦,渴中见润,笔路更加放逸恣纵,意态更为浑朴苍茫、用笔灵动有致,坡石峰峦回环聚散引人入胜。以浓墨点苔,在清淡的山色中用浓重的米点点树,十分提神。这件作品的体格既有别于王蒙的繁密、又不同于倪瓒的简淡,它界于两者之间,自问世起,历来为后人所重。
马培童以下焦墨山水作品(图2至图5)以枯笔渴墨边皴边擦,少皴纹,渴中见润,线条空灵,有的山石作矾石,笔意简远,风格苍劲浑厚,有黄公望余韵?;乒纳剿啾硐纸戏迓突牒?、草木华滋的秀丽景色。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8-18 11:40:32 23 0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