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国生活日记 对话
“幸福长春,温馨公园”系列主题活动暨“风韵牡丹,魅力园林”2018年第三届长春牡丹文化节活动掠影
2018-05-26 12:44:31 6 1 1610 -
李万勤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扇面《秋趣》
让因生活奔波忙碌而浮躁不安的我们,
在这国画精美之地得到片刻安宁和沉淀。
享受生命最本真的恬静乐趣。2018-07-29 09:50:06 4 0 1610 -
梅丽琼收藏日记 对话
祝愿:由梅丽琼题写的“巾帼报友”活动团体,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2018-09-21 12:17:51 6 0 1610 -
周鹏飞创作日记 对话
《见旧影有感》:“一生一世一事求,业随笔墨下千秋。二十名动京华地,北大三角论自由。入伍书增兵甲势,念锁乾尊一握收。老夫今见旧影照,奈何时轮霜白头?!?br> 今生!觉知自在,不是为了让谁喜欢你。而是,喜 为了让谁喜欢你。而是,喜不喜欢,随你……与自适为乐的我-无关?。。?br> 很多所谓的饭局其实是在浪费时间。在大城市一次日常的饭局,统计上赴约堵车、餐厅等位的时间,没有两个小时也断然难以结束。这个时候,你的对手在看书,你的仇人在磨刀,你的闺蜜在减肥,隔壁老王在练腰,你却把时间浪费在漫长的饭局过程中。那些真正懂得的人,从来不会轻易去赴贸然的饭局。你不需要一场又一场饭局,你需要的是一次次有价值的遇见。
(17岁立志以毛体书法为此生之业、入北大书研班、又91年北京毛体书法大展、书法史立:毛体:之名、复又入伍总参……)见旧影有感、周记心趣 查看更多2018-11-20 00:07:47 15 0 1610 -
周鹏飞创作日记 对话
纯水墨!才是高级艺术感的最好体现!用淡墨,写不淡的溪岸雅景!
天空云尽绝波澜,坐隐春潮一笑看。
不钓白鱼钓新绿,乾坤钩在太虚瑞。2020-03-25 09:17:19 8 0 1610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一画”开天地》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62)
焦墨画也要讲究用笔、主要是笔法,笔如其人”,石涛崇尚的“一画论”揭示出中国书画线条背后隐藏着创作者精神世界的表达和追求,焦墨枯笔线条可以看 追求,焦墨枯笔线条可以看出笔法和功力,正是焦墨画家身体状态、精神面貌、文化素养、枯笔渴墨功力等综合因素的瞬间表现,一画一点一面,就断言“枯笔渴墨的玄机,对于常人而言似乎有点不可思义,对画焦墨而言、却阐明了中国焦画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基因。
“一画”是有生命的,一画开天地、天地之道、道发自然、自然生万物,万物由一生、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是画家的高度凝炼,心血都倾注其中,只有不断的修炼“一画”的内涵与深度,才能坚守中国焦墨画的民族精神。
枯笔渴墨、是传统中国焦墨画之精魂。可以说,枯笔渴墨法、如缺了这两者,焦墨就难以立起来。但到了今天,焦墨画家在笔力要下苦力,创作时敢露笔,笔笔生发,那么,对于当代中国焦墨画而言,“枯笔”渴墨”、最重要,这样中国焦墨画的继承和发展才有“奔头”。
马培童写扵徐州沛县 查看更多2020-07-21 11:50:27 22 0 1610 -
已认证
刘胜利收藏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福寿康宁》,甲辰年刘胜利书。
应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李先生之邀而创作四尺对开横幅作品《福寿康宁》。供朋友们欣赏。2024-04-07 14:23:23 14 0 1610 -
赵仲谋创作日记 对话
江山如画
2017-12-14 19:20:06 5 3 1609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舍得
2018-01-04 22:21:07 6 1 1609 -
胡宝成创作日记 对话
给缅甸掸邦特区主席彭家声书写寿联,装裱已寄
2018-05-05 13:46:50 9 1 1609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今书三尺中堂自作句《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2018-06-25 21:14:38 6 0 160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的“留白”》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60)
焦墨画留白,无画处皆成妙境 焦墨画中的空白,实在是有很大的学问。这种空白,就是气,形成了一种动势,向一定的方向在运动着。这就是“气局”。 。这种空白,就是气,形成了一种动势,向一定的方向在运动着。这就是“气局”。这空白分明什么都没有,空疏的,寂静的,萧条的,枯渴的,渺漠的……各种各样的情绪,让人品味再品味??瞻拙圆皇切槲?,而是“大有”,空旷无边又淡泊空灵。
留白,原是中国焦墨画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大致可理解为预留空白,但留白不空,留白不白,不能将它全等同于空白。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 “行得之于形外”。太极八卦中的黑白鱼样图式,解读着世间万物生发变化、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焦墨画中的黑为墨,白为纸,二者为色之极端,阴阳调合,白有无尽意。所以画不在大小,在乎气局要大。
有的画咫尺有千里之势;因此画要讲构局、经营、位置。焦墨画就讲舒卷开合,舒放开来,气盈六合,卷合起来,可藏于密处。这种气局、气运之妙,就赋赋予了焦墨画的生命活力,产生了画中的动感、局势。
中国焦墨主要三度空间外,还有四度空间,即时间性??瞻状σ岩髁颂斓刈匀?,而且画的四周和内在形成了时间的顺序和延伸。在高帧巨幅中是如此,在长卷或古代壁画看得更为分明。(写扵北京,马培童美术馆、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8-12-14 16:26:04 11 0 1609 -
已认证2018-12-22 16:09:22 15 1 1609
-
已认证2019-04-14 15:45:17 9 0 160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写”字当先,谈谈焦墨画中的“写” ;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26)
焦墨画可以说,古拙与疏简,大气与超迈,雄强与霸悍,是蕴藏在作品里的三个美学品格或者说气质特征。在石窟佛造像写生中,有个非常深 征。在石窟佛造像写生中,有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写”,写意焦墨人物画,当然首先要强调一个“写”字,所以作品不是“绘”,不是“画”,不是“描”,更不是涂涂抹抹的加工制作,而是大刀阔斧的写,大气磅礴的写,疾风骤雨的写,气吞山河的写,狂草一般的“写”。
“写”,就发扬传承正宗中国焦墨画大写意精神开拓?!靶础本褪墙宰菁词诺亩傥虮硐殖隼?;“写”,就能够表现自己想表达的意念、意境、意气、意态和意趣?!拔业幕次业母星?,全都来自于传统和生活?!币虼耍⑿郧橛诜ǘ戎?,寄墨法以文心雅趣,笔之所至,意之所至,心随笔转,墨趣生发。古拙的线条,皺、擦、点、是我的脉膊律动;精心构建的艺术图式,则是我想要表达的意义、意境、意气、意念或者意趣。
“写”出来的石窟佛造像,用笔带有浓厚的金石味道,苍茫古拙。古拙是其作品“写”出来的味道和气度,是我的作品留给观者的印象,那么,疏简则似乎是我追求的一种人生态度。用笔贵在古拙。由巧而到拙朴,磊落大方,乃生机趣。用笔的天趣,发于无意之笔,所谓“好的枯笔、好的渴墨偶然得”,是一种顿悟,灵感突发。而求枯笔的天趣,要有眼界,胸襟,气度,学识,阅历,修养等等,同样缺一不可。由于用笔古拙豪放、苍劲率意,构图疏简、要险绝,作品时要流露出一股雄强与霸悍之气。
马培童写扵香港美协 查看更多2019-10-27 10:21:22 38 0 1609 -
2020-11-09 15:47:26 12 0 160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手稿:黄帝世系表(至姬周) 讲好中国故事
引言: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故事讲好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如何的问题,科学方法的求真求实是探知与判断的前提。
这个比较简
这个比较简单的<黄帝世系表﹥是前几日(2021年5月31日)夜读有关文史资料,一时兴起,就顺手写了出来,随手发在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上,结果引起了微文上的一片热议和关注,涉及到的信息量很大,兹从中整理些如下为记,待有心者赏读之。
当然,网上及有关书刊上早已有类似的且比较专业的表格化的表了,但是稍些欠缺,有的以正史为主,有的则以山海、纬书、野史为重,百家纷呈,细品很有看头的,致敬这些辛勤的文化劳动者!同时可参考本号内最新《杨牧青:末代轩辕黄帝行迹路线考略(修改稿)》等文稿。
http://img3.laibafile.cn/p/m/321787947.jpg
上图:杨牧青随记手稿
当下要讲好中国故事,高墙大院内的各界乃至全民化的必须要认可中国三千余年连续不断的文献的历史记载贡献,这是欧美西方诸国历史没有的,也不可相媲美的!
至于西方文明的古文明史系统已经有许多学者展开了辨伪史、揭伪史、证伪史的工作了,结论和成果也很多,让人们更清楚的认知到真正的世界古代历史是什么样子了!
中国的《史记》《尚书》《春秋》《左传》《列子》《国语》《山海经》《竹书纪年》《元命苞》《补三皇记》《帝王世纪》《三五历纪》《皇极经世》《绎史》等文献和新出土的甲骨文、青铜铭文、战国简帛等资料明明白白地通过许多代人传承记载的历史事情,忽然之间被质疑、怀疑、标准、考古、国际……等弄成了虚的了,不是的了,华夏人竟然突然没祖先了,离开神州大地到其它地方三、两千年前还是荒芜处去找祖先了,把先祖们都弄成"宗教式神话"当做小孩子故事式给讲了,给教化了,弱化了、轻描淡写了先祖的文化智慧。
今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从源头上去反思、去改正、去改观的!在吸收、学习它国精华的时候,绝不能用它国思想、它国文化、它国习性充塞中国人的头脑,主导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这涉及到如何弘扬、传承、发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想与立场的大是大非的大问题!
如今之世,一些脑洞真是大开的奇葩怪说,不亚干新造神话故事,通过引经据典、考古借证等,说什么埃及是夏王朝,是夏文化源地;说什么古印度河哈帕拉是夏王朝,是夏帝都,是夏人文明创造的遗址;说什么《山海经》源于三星堆夏文化,是三星堆的夏人所撰写……等等,不可谓不新奇的花样百出呵,不知这些人究竟是怎样的"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认识"???真哀华夏文化之不幸于此类也!
中国的神话就是人话,神是神识、是神明,是具足大智慧的人!(杨牧青口头禅)
http://img3.laibafile.cn/p/m/321787955.jpg
上图:晋中部黄土与石质相结合带的山塬面貌
以下是网友评议,括号内是杨牧青回复的:
守好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现有遗迹文物,欧美就全傻眼了。(对的)
文献是有记载,就是被近年来造假争抢破坏了。(某些不良的思想意识驱使着学术造假,加之一些社科类项目+文旅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在立噱头、搞名堂中驱动着意识、导向上的造假,于是先祖文化在正常的学术探究与辨伪求真中变得不正常了,动不动用所谓的国际学术界来说事,国际学术界都是谁???华夏人的先祖要让要用别人的思想和认识来证明吗?)
辛苦!(共同努力)
你可以先了解下苏美尔王系年表,再来谈论。(这个已经有西方文明伪文明史研究者给出了一定的结论了呵。)
你怎么确定黄帝世系的真实性?国内的学者也不认同啊。(去了解一下,都是那些人不认可,那些学者不认同,然后把这些人的学习履历查查看吧。)
http://img3.laibafile.cn/p/m/321787965.jpg
上图见《杨牧青:末代轩辕黄帝行迹路线考略(修改稿)》一文
这是源于虚浮功利之心,即浮躁吧。首先,为我所用,我所不用即为无用不真;再者,有正统史书不看,有史不究,有经不学,嫌他们苦涩难懂难读,喜欢听网上媒体上哗众取宠的“大家“砖家”在那里”解密和揭秘”或者八卦,演绎史实和演义故事听多了,就会发现讲书人或自己都比古代先贤或史志学者们都有学问都聪明,甚至比他们更敬业更严谨。实际上,往往只知一点不及其余就开始背书卖书,哗众取宠吸引粉丝和人气,就是开始赚钱呗!久而久之你说的问题以及其他类似问题就冒出来了,一点都不奇怪。(如是观!)
人类从非洲起源我都觉得是个伪命题,是西方所谓的学者糊弄人的。就一个孔子世家吊打全世界,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世传脉络!(是的啊,可惜我们被人家某些思想和主义鼓捣着说,这个没有考古资料发现能证明的呵。)
把祖先抢到你们陕西就是你们的目的,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夏商时期陕西那边是戎狄乐园。(那夏商之前呢?把整个亚洲100万年史梳理一下去看!夏商文化催生奠定了中原文化文明这是史实,特别周王朝东迁。当今而以中原文化文明去生成四面八方的"中原中心论"唱调与鼓吹则是狭隘的区域主义!)
夏商之前是黄帝尧舜禹,再之前是中原仰韶文化,再之前是新郑裴李岗文化。这才是一脉相承的,其他的各种文化均没有形成华夏文明。(去看甘肃,藏北,湖南等地给出文化考古吧,别孤芳自赏了。)
那是个彻头彻尾的地域黑,给他讲理,就是对牛弹琴!(看样子是不讲理的茬儿)
裴里岗之前呢?裴里岗是黄河冲集起来的中原,黄泛区不适于居住,黄帝根本不在新郑,在山东东部。(鲁地这样说,也有意思的呵。)
http://img3.laibafile.cn/p/m/321787972.jpg
上图见《杨牧青:末代轩辕黄帝行迹路线考略(修改稿)》一文
尧舜已经实锤山西了,炎黄发源于陕西,你怎么说?只有人口大省的心里着急没办法,变着法子意念催生历史文化。(对热爱执着中原中心论的要改变他们的认知,端正他们的思想态度。)
和夏商同时期,在黄土高原到渭河流域就有先周。殷商时期神权社会,同时期,先周重农贵民。周灭商,行周礼。(是的。)
多元一体,月明星稀,万流归宗;
中华文明,绵延万年,根源河南。
作者,请参观河南历史博物院——
26000年~30000年,河南郑州裴李岗文化遗址群,出土一串驼鸟蛋壳装饰品。
13500年,河南许昌灵井文化遗址,出土一只三维鸟雕。
9000年,河南贾湖出土七音阶骨笛。
7000年,河南渑池仰韶村文化。
6800年,河南郑州大河村文化。
6500年,河南濮阳第一中华龙。
5500年,河南荥阳第一片丝绸。
5300年,河南洛阳河洛古国文化。
4000年,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文化。
3600年,河南郑州亳都商朝文明。
3300年,河南安阳殷商朝文明。
河南,诞生了你使用的汉字祖宗甲骨文,真正彻底的打开了文明的大门 !河南,有夏有商有周 ……
件件古老文物,验证文明历史链,没有断代,没有消亡,没有变种?;奈拿髯嫦?,在中原河南。眼前身边的祖宗,洋人不认就算了,西域的陕西人,也不认祖归宗,自己编造祖宗西来说,这是何道理 ?!请问作者,对此诡异的现象,有何解释?(河太难了呵,在这些年代下,甘肃大地湾有6.5万年至4800年未断的文化延续层,山西晋南、晋东南,湖南洞庭湖大区域动不动都是万年文化,去怎么看呵?)
哈哈哈,你顾左右而言他。不要刻意回避:文明诞生的三要素,文字,青铜,城址。(去好好学习中国的先人怎么讲文明和理解文明的,这种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学者的文明三要素从深层次上理解华夏文明对不吗?别鹦鹉学舌了呵,有点中国人的主见和中华人的思想吧!)
中华传承有序,洋孩造假有方!我有族谱传承,彼能仿制成真。(是的,可惜被各种理论左右着、歪解着并不简断地进行否认着!)
转发了。(谢谢!)
客气,应该谢谢你的分享和指教。(学以致用,莫忘先祖文化,故事讲的才能好呵!)
http://img3.laibafile.cn/p/m/321787989.jpg
作品名称:黄帝
规格:45cm x 68cm/2.7平尺
款识:华夏之源。轩辕氏黄帝是中华文明历史上重要节点和转折点。己亥春杨牧青书。
一一2021年6月8日夜,记于"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icon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6-10 10:40:03 5 0 1609 -
周顺生创作日记 对话
陈少梅:北风南骨 清俊绝尘
狮子岩图 陈少梅
《画剧》是文旅中国原创品牌文化栏目,将书画与戏剧、戏曲融合,边听剧边赏画,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陈少梅(1909年4月),男,汉族,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现代画家。他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而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力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陈少梅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
他不仅仕女图画得好,山水成就也非常高。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刚柔并济的清劲画风,在艺坛独树一帜。
陈少梅老师辞世已四十余年,画界无不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如果天公识人,假其高寿,这位丹青妙手必有更高的艺术造诣,将对中国艺坛有更大的贡献。
号外: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逐渐形成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的题材剧目,成为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查看更多2022-06-09 10:02:40 6 0 1609 -
已认证2019-02-04 14:32:11 8 0 160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文字薪火是万千余年的中华文化文明足以相传
上图是六千多年前红山上古白玉刻划文字(图片来自头条网友提供),其与八、九千年的贾湖骨刻文字非常相似(见《全球首发:杨牧青破译八千年前贾湖遗址16个符 个符号文字》一文),又与四、五千年的马家窑陶器涂写文字很相似(见《杨牧青主讲:从甲骨文字探索中国书法之美——怎么写好甲骨文书法》相关内容)。又知,当前发现最早的刻划文字是峙峪骨雕遗物,距今两万八千多年(见下四图,著名学者王大有先生考释为“燧人弇兹开天”,来源《寻根万年中华》)。
论议:当痴情于西方文明标准与思想、观念下认不得、不知道、不清楚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文字图纹是什么的时候时,就说中国的文化文明是东方神秘文化,是神话,中国的文明也只能勉强的探究到四千年的夏时期。注意,这个时间还是近多年才被西方化思想的主流者开始认可的,于是又不得不接着进行中华文明探源方面的工作。(按,所谓的国际学术主流认知来说,凡是眼睛没看到的、解释不了的、实验室没得到结果的就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是不符合科学的。)
也因是,从晚清百余年以来,我们的一些不肖子孙、新文化汉奸跟着西化主流思想就瞎胡闹……因是情形下,进入新时代大发展时期,我们不得不讲文化自信,不得不重视我们已有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不得不重拾、重阅、重新探究我们已有的各种文献与考古资料,不得不要找寻上万年的中华文化文明史!
亦即我常言,“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薄笆崂砩舷乱话偻蚰耆死嗌瞎盼幕拿髀雎纾嫖鍪澜缥幕拿骼戳ヂ?,探究中华文明五万年的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的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八千年的欠准确欠妥善的说法?!比死嗌瞎盼幕嵝氖贝诶ヂ厣角蛞灰恢谢宋氖甲娴脑捶?亦即“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是可派上用场的,是可发挥有效作用力之一,以史为鉴,我想这就是全球性有益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大战略吧!一一庚子五月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20-05-19 14:19:57 3 0 1608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陈文斌作品《勤能补拙》。成功的花,只会在汗水中盛开。
2022-06-06 22:06:04 3 0 1608 -
袁峰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彩墨山水画长城《雄风万里》,甲辰年春月袁峰国画作品欣赏。
东方有巨龙,举世赞长城。
但借风云起,腾飞傲宇穹……六尺作品(雄风万里)!2024-02-29 15:05:47 12 0 1608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骤雨歇、极目萧疏!柳永之词何等刺痛
2017-12-13 15:48:41 8 4 1607 -
刘安同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新作《春意》,尚未题款,敬请欣赏,刘安同
2018-02-03 10:12:15 2 0 1607 -
张文健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习作,张文健国画作品
2018-04-05 22:49:00 3 0 1607 -
李伯元创作日记 对话
墨竹
2018-04-08 19:07:47 5 1 1607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习作!
2018-07-21 09:46:27 3 0 1607 -
已认证
叶仲桥收藏日记 对话
这张国画写意花鸟画【紫气东来】规格60x50CM,入选广东电视台【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场景拍摄背景画。
2020-06-09 15:09:40 7 0 1607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画水彩,起稿都花不少时间。
每次收笔时,心情都颇为复杂,下幅不知道又该如何更好。2020-10-16 10:58:48 9 0 1607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的枯笔骨意》童心写历(93)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
焦墨画我在寻找意韵,殊不知意就在我的身体和笔感知到的画面里。之所以将笔写成万骨枯,是因为将 焦墨善用自己的“刻石皴”而枯笔骨意。 只有 自己的“刻石皴”而枯笔骨意。 只有懂得枯笔骨意、一切皆有用,大能大用,小能小用,枯笔骨意,求用笔金石骨意,以立形质, 以传神情, 以抒气韵。
线虽枯简, 乃有骨意 定质定理,故枯笔之阴线面表阳定形, 唯求定理定质美感为足。
佛像人物以常有定形, 人面虽异, 亦有定形, 故当定笔。定笔之谓, 乃依据人体五官四肢、肌肉骨骼结构, 高低方圆之面积,顺乎生理, 依于转向, 毫无犹豫, 以笔直取之。笔笔有据, 笔笔无费, 当求准确精到,所以我说焦墨画 是中国画的根,所有画者,都是进的窄门,走的是寂寞之路。
通过深入生活来探索自己,不同时段不同地方的写生,是在画当时的感受?;氐郊依镎硗瓿墒窃俅醋鞯纳?,整理好的应该是经得起推敲和经营的艺术作品。所以,写生回来的整理,投入的精力可能更多,这才是我的写生,通过反省自检来接近世界的真象才是价值标准的建立在创新上。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07-23 11:18:10 34 0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