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20 07:10:59 5 0 1540
-
已认证2019-09-15 09:37:31 15 0 1540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漫漫人生路,天天梦想奔。
漫漫人生路,多多梦想奔。
漫漫人生路,强强事业心。
漫漫人生路,高高志搏天。
漫漫人生路,高高步远程。
漫漫人生路,勤勤学习心。2019-11-15 07:42:36 3 0 154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名称:黄帝歧伯妙语
规格:100cm×50cm/5平尺
款识:这是《黄帝内经》关于"人″是怎么形成。早年读此句不甚觉得是关键,不过天地阴阳神魂,近年来因上古文化之需,复读此段经文,一下子明 此段经文,一下子明朗了许多。"黄帝曰: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以和,营卫以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逭馐ν蕉苏娑际歉呷税?!徒弟问的是核心,师傅答的最明了。读此忽如同读《金刚经》,须菩提一言即问关键处,直奔心识要害,佛陀答的如同岐伯一样的妙!庚子仲夏杨牧青于京都
备注:我1999年提出并研究、倡导的"中国率真派书法艺术理论″是在总结前人的书法情态中浓缩至"率真"二字,揭示书法界之现状,以"书法艺术、艺术书法、书法名人、名人书法″十六字立为心传,以期广化。(参阅《杨牧青中国率真派书法艺术理论初探》《杨牧青书论约言四则》等文稿)
书法者,必是先有书,书为文为体,书当依法,不应肆意涂写或钻营佞幸为"书法"之路?;痪浠八?,就是先有了书法这个"体″才能有书法艺术的这个"用″。体用之法出于"易″而成于"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阶而上的事情,为艺者终其一生不外循阶而进罢了。
就书法至宋元时总结成真草隶篆"四体″后广为说教,各按一体一法而习而学,导致通常中出现善楷不谙草,善草不谙隶等情形,偶有四体皆擅且有新意者,除元初赵孟頫一人之外鲜有他家能超乎其上。实质上据今来论,依我经年实践,书法不仅限于"四体″,而是有"十八种书体″之多。单就楷(真)书一家就有"八家″之风貌,非欧颜柳赵四家之样板戏(见我"楷分八家″有关文论),及至草亦有三、五余种,隶、篆、魏、榜等各具体例。
单论,书是书,法是法,艺是艺,术是术,然要的是四位一元呵,不能分而治之。今世玩术多,知书者少,弄艺者多,晓法者少。就已印行面世的碑帖约有120余种,囊括了一切书法体例,学书法的出入其间若没有十多年的认真遍习临效,是难以对得起"书法家″三字的。至于能将十八种书体融于一笔,写时信手拈来而又不离书法艺术之规律,这也就是成了凤毛麟角的事儿,不明者难语之!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6-17 18:33:04 6 0 1540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此景凡间少,欲辩已忘言。过去山村过河要走跳蹬,下大雨水将石磴淹掉,雨停了石磴又露出,又可踏磴而过,以免涉水。戊戌除夕之作,龚光万
2018-02-24 10:24:31 4 1 1539 -
已认证2018-05-16 09:20:46 7 1 153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身在其中,人书俱老?!甭砼嗤鼓形虮始牵?28)
我的焦墨画佛造像作品,要有感染力,还要画得精,而是其作品和人格中传递出来的静气。静,是一个人的“磁场”,积蓄的静气越多,磁力越大,影响也越 越多,磁力越大,影响也越大。如同松间听风,如临瀑听水,直指内心。观其画、要有大格局。静中有诗,静中有慧,静中有仁,静中有禅,静中有格局。还有胸有成竹,不乱方寸。有静气,有爱是滋养心养神,闭关孤独久了,气质自来!
很多艺术家长寿,大多不是因为书画健身,而是书画养心。心态好了,不容易得病。更浪漫的事,就是和爱人、还有艺术,慢慢变老。人书俱老,是我的终极追求。文征明八十高寿仍坚持小楷、齐白石衰年变法等等,莫不在成就最浪漫的事情。而这些浪漫,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淀成就的,细品滋滋有味!艺术创作或许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并取得令人惊叹的效果。但是,我在背后的努力,可能你从未了解过。我从小就开始投入时间学习,长达几十年的学习,让我抛弃了很多交际应酬等,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让自己长时期处在一个人的孤独中,练习、研究艺术。对我来说,孤独有多深,艺术水准就有多高、艺海无涯。
艺术是一份充满孤独,是个没有退休的工作,一旦爱上,便是一生。想要破茧成蝶,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品质、艺术素养、艺术成就均不在“话”上,而是在 他所展示的“画”中。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须用长篇大论的语言修饰自己的作品,而我的作品会展现出艺术长河中的精彩篇章。我的艺术语言是笔墨驰骋的意境、内容博大的创作和挑战自己的精神,其每幅作品也正是我艺术追求的写照,不用言语的评说,作品所呈现的是震撼心灵的感受。我的作品会讲“话”!
马培童写扵香港美协 查看更多2019-11-25 09:17:28 9 0 1539 -
2021-09-18 17:09:19 5 0 1539
-
任清宇生活日记 对话
拍几张雪景,是不是落上款题上一行字,加几方红印章就变成一幅好画?再加个小鸟在上面,画面就会更生动了!
2018-01-11 13:07:26 4 2 1538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大篆金文書灋创作《忠孝仁智信》
规格:四尺整纸138x69cm。
材料:仿古洒金宣纸软片。
高志刚2018-03-20 22:01:41 2 0 153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今日有感,中国浙江省良渚古城遗址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增至55处。
专家表示,良渚古城遗址将 城遗址将中国新石器时代这一被远远低估的时代正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诉说着来自五千年前的文明,这不止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同时,网络上从官方到民间,在欢呼、点赞、信息转发中表现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终于被世界承认的一片景象。悲夫!对中华文明探源,若打不开、突破不了“教科书式”和“衙门庙堂化”的思维误区和禁固,若不按自己文化传承去搞跟着它国制定的“文明标准”胡搞,不注重“高手在民间”的血的教训,中华文明探源的路还很长,还需牺牲一大批人文科学研究者,东方中国的文化阳光想普照世界还需很长的时日!
杨牧青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观:
1、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
2、梳理上下一百万的人类上古文化脉络,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的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的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乃至八千年的欠准确的说法。
3、以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与文明的追根溯源为重点,交流互鉴世界其它各文化与文明的探究论证为辅,可参考本公众号内有关”人类上古文化谱系研究课题组“文稿和动态。
4、草坪先生(杨牧青)诗”一古八氏立乾坤,七帝三王说昆仑,两代相传十三朝,逸师心书作遗训。万代千秋一刹那,子夜玄灵照神魂,先生抹泪拜苍穹,无愧先祖佑子孙。“前三句分解:
一古八氏立乾坤:一古即盘古;八氏即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九天玄女、有巢氏、西王母、神农氏;乾坤即子午位,天地之位序,上对北极七斗,下应九州河岳。
七帝三王说昆仑:七帝即神农氏炎帝、有熊氏轩辕黄帝、九黎氏帝蚩尤、金天氏少皞挚、高阳氏帝颛顼、高辛氏帝喾、青阳氏帝挚;三王即唐尧、虞舜、夏禹;昆仑即大昆仑之概称,实为当今昆山山脉区域,源发点在喀喇昆仑山与昆仑山交汇处。
两代相传十三朝:两代即夏、商,十三朝即周、秦、汉、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及现今。
——其它可参阅《杨牧青:人类上古文化谱系年表——追根溯源血脉不断》《杨牧青:探究三皇五帝新序位 传承中华文明大血脉》《杨牧青:上古文化研究揭示 古中国在昆仑山区域西端》等文稿。 查看更多2019-07-06 18:31:48 5 0 1538 -
已认证
叶仲桥荣誉资质 对话
以自己的实力签约中国教育电视【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组,让亿万观众看到自己的艺术丰采。
2020-04-04 12:54:27 12 0 1538 -
梅丽琼收藏日记 对话
热烈?祝贺福建白茶《白芽奇蘭》荣获金奖……(“白芽奇蘭”,梅丽琼题写这个白茶一晃快十年了~时间过的真快!《白芽奇蘭》依然在白茶界独占鳌头!金奖得主!
2021-11-09 15:35:21 7 0 1538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雲壑飛泉》,48*70cm,軟片未裝裱。高勇利
2018-03-15 21:06:16 5 0 1537 -
冯军涛创作日记 对话
周敦颐爱莲说
2018-07-16 11:01:15 6 1 1537 -
周顺生创作日记 对话
从近现代9大画派开始 捋清当下中国书画市场的渊源
关于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
书画圈“大师”满天飞的当下,要想去伪存真,就得追本溯源。中国画有一个核心的特征是传承,所以师承关系是一条很清晰的脉络 是一条很清晰的脉络线,而围绕着师承和区域性文化趣味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在市场的加速作用下就会形成一个个有凝聚力的、“类帮派”势力的画派。
中国画的流派多以地域或师门划分,本文分享的内容上至清中期的扬州画派,下到当前的两大美院体系。扬州画派中的职业画家和建国后的机会主义画家,他们使美术迎合市场和服务大众成了主流,而纯艺术的生存空间则更加狭小,市场导向的实用艺术生态就这样形成了。
扬州画派
扬州画派是指清代中后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们注重艺术个性,讲求标新立异,以书法笔意入画,诗书画相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为满足目标客户——扬州盐商的审美趣味,讨巧、好寓意的花鸟画快速占领市场,无论是自家装饰,还是送礼都是不错的选择。
石涛 山水册页 纸本设色 30x35cmx8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扬州画派的先行者——石涛(1642-1707),他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和“我自用我法”等艺术观点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近现代的传统中国画基本就是沿袭石涛一脉,在追求个人独特面貌的道路上发展。而扬州画派是以“扬州八怪”为核心代表,特别是金农、郑板桥、李鱓shan、华喦yan、汪士慎、罗聘等人。正是这群人开启了近现代中国画的新格局,积极表达个性,打破传统的绘画范式;他们都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这里的“怪”其实就是指个性,打破正统。)
金农 墨梅图 93.5x138cm 安徽博物馆藏
金农 佛像 64x133.8cm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
金农(1687-1763)博学多才,嗜奇好古,居于“扬州八怪”之首,五十多岁才开始作画,他作品没有一般画家的不良习气,纯朴古拙,个性鲜明。他首创的“漆书”,用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像扁平的刷子,行笔只折不转,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简,其实有磅礴的气韵。
郑板桥 风竹石图 安徽省博物馆藏
郑板桥 幽兰图 123x5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郑板桥(1693-1766)据说一生只画兰、竹、石,梅兰竹菊四君子是当时书画市场上的爆款,写意墨竹是他的拿手绝活;他还独创“六分半书”,即近于隶书(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书体。其书法“难得糊涂”“吃亏是?!钡却笏准创笱?,很接地气。
李鱓 古柏凌霄图 101.7x180.9cm 天津博物馆藏
李鱓 玉兰牡丹图轴 69x137cm
李鱓 万事大吉图 62x123cm 安徽博物馆藏
李鱓(1686-1756)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的第六世孙,曾入朝为官,但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他是扬州画派中绘画技术较全面的一位,作品题材丰富,早年画风工细严谨;中年画风突变,转入粗笔写意,对后来海派的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华喦 翠羽和鸣图轴 177.2x97.4cm 上海博物馆藏
华喦 高枝好鸟图 43.3x100cm 天津博物馆藏
华喦(1682-1756)早年不得志,中晚年频繁往来于杭州、扬州,以卖画为生。在扬州结识了金农、郑板桥、李鱓、高翔及富裕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画家们的大主顾),经常交流切磋,诗画酬答??蠢淳S朊艘黄鹜妫部赡艹晌?,不过他本身的诗、画水平也很不错。
汪士慎 空里疏香图 40x84cm 南京博物院藏
汪士慎 湖石水仙图 30x88cm 南京博物院藏
汪士慎(1686-1759)善画梅花、水仙,清淡秀雅,墨淡趣足。晚年左右眼先后失明,自刻印““尚留一目着花梢””,两眼失明后又署款“心观道人”。始终保持一颗禅修般的心。
罗聘 观瀑图 125x57cm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罗聘 鬼趣图
罗聘(1733-1799)金农入室弟子,学诗习画,常为金农代笔,肯定是业务太忙。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善,笔调奇创,别具一格。其《鬼趣图》最受人们关注,被不少人认为是揭露黑暗、讽刺不公的一把艺术利器。
海上画派
清末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一群画家,他们借鉴民间和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有别于院体的宫廷画和文人的水墨写意画,发展成既继承文人水墨,又融入书法的笔意,题材通俗、色彩艳丽的作品,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深受商贾、仕绅的喜爱,也是社交送礼的好品种。在当时是被主流正统圈看不惯的“恶俗”绘画,被贬斥为“海派”。
早期先驱人物有“二任”(任熊、任薰)和赵之谦,鼎盛时期有“清末海派四杰”:任伯年、虚谷、蒲华和吴昌硕。明清的大写意花鸟是中国画历史上的又一高峰,以海派为成熟期的代表。
后海派或者新海派,主要指活动于上海地区的画家,画风多样,与海上画派相比不具备统一性和学术流派的特征,只是聚在同一地区,各自求发展的一批画家,代表人物有张大千、刘海粟、林风眠;吴湖帆、程十发、关良、谢稚柳、丰子恺等等。
赵之谦 花鸟四条屏
赵之谦 牡丹图 175.6x90.8cm 故宫博物院藏
赵之谦(1829-1885)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的研究 ,精于书画、篆刻。在绘画上,他以书、印入画,开创了“金石画风”,笔墨趋于放纵,笔力雄健、色彩浓艳。
任伯年 人物图 60x12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任伯年 东山丝竹图 182.2×96.4cm
任伯年 归田风趣
任伯年 嫩绿池塘藏睡鸭
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二任”为其伯父,受民间版画影响深刻,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他非常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其人物画,早年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后练习铅笔速写,变得较为奔逸,其写照技艺超强,曾为海派多位名人画像;其花鸟画,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
虚谷 花鸟小品
虚谷 松鼠图
虚谷 金鱼图
虚谷(1823-1896)曾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后出家为僧。早年学界画,后对山水、花卉、蔬果、禽虫广有涉猎,尤长于画松鼠及金鱼。其风格冷峭新奇,造型生动、夸张,落笔冷消,很有趣味。他性情孤僻,非相处情深者不能得其片纸。
蒲华 竹石图
蒲华 瑶台仙子宴流霞
蒲华 桐荫高士图
蒲华(1832-1911)字作英,早年科举仅得秀才,后潜心书画,游历四方去到上海,卖画为生。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
吴昌硕 富贵神仙
吴昌硕 松梅图轴 135.6X67.8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吴昌硕 佳果四条屏
吴昌硕(1844-1927)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张大千 李检法定林萧散图 125X59cm 绢本青绿
张大千 赤壁图 134X53cm 纸本设色
张大千 初唐大士像/敦煌壁画 115X60cm 纸本重彩
张大千 荷花鸳鸯图 48X117.5cm 纸本设色
张大千 谷口人家图 85.7x176.4cm 纸本泼彩
张大千(1899-1983)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绘画天赋极高,与二哥张善孖创立“大风堂派”。早年造过很多假画,仿石涛可乱真;后去敦煌临习壁画,敦煌专题的重彩人物画展览反响强烈;晚年因为眼疾,创造出泼墨、泼彩技法,开创了中国画新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其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刘海粟 黄海一线天奇观
刘海粟 粗枝大叶据霜魄力
刘海粟(1896-1994)现代三大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之一。1912年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专),首开人体写生课具有突破性,但当时饱受非议。建国后又改为南京艺术学院,历任教授、院长、名誉院长。早年留欧学习油画;兼作国画,潜心于泼墨、泼彩法。(个人认为其用色太浊,画画上的确没啥优势)
林风眠 山村
林风眠 静物
林风眠 仕女
林风眠 鹭鸶
林风眠(1900-1991)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1919年赴法国留学,接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1925年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他是中西融合的早期开拓者和实践者,融汇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法,创造出一种耳目一新的艺术面貌。
林风眠主张引进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创造精神,倡导自由创作,在当时的社会中不受重视;而徐悲鸿所倡导的西方现实主义写实绘画,正好符合当时及后来的国情,在美术圈如鱼得水,一切以美术服务大众、服务宣传而来。
吴湖帆 云表奇峰 47.5x96cm
吴湖帆 春云烟柳
吴湖帆 古树连云密 层峦拥翠浮
吴湖帆(1894-1968)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他是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富于收藏,有金石书画1400件,一是来自祖父旧藏,二是来自夫人潘静淑陪嫁的家藏,三是其本人收集的珍品。吴湖帆曾收藏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残卷部分,建国后,由沙孟海委托谢稚柳从吴湖帆手中购入,藏于浙江博物馆。吴湖帆在绘画上,融合了传统山水画的“南北宗”,将青绿和水墨兼收并蓄,创造出清雅灵秀的画风。
吴湖帆 原子弹放射图
1964年我国试射第一颗原子弹,吴湖帆看了几次记录片和彩色照片,用平时点染烟蟑妙笔绘成《原子弹放射图》,该画后被印成版画,大量宣传,知名度大增。
程十发 长春图
程十发 昆曲
程十发 胞波友谊图
程十发(1921-2007)自幼习画,接触民间艺术,后考入上海美专学习,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个人风格显著。同时在连环画、年画、插画等方面造诣颇深,建国后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广为流传。
关良 三打白骨精 南京博物院藏
关良 戏曲人物
关良(1900-1986)早年赴日本学习素描和油画,酷爱梵高、高更的绘画风格。回国后在各美术学校任教,工作之余喜爱京剧,偏爱画戏剧人物。他的作品用笔极简、质拙,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他较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在圈内享有声誉。
谢稚柳 荷塘 30x60cm
谢稚柳 青绿山水 南京博物院藏
谢稚柳 墨梅图 70x35cm
谢稚柳(1910-1997)擅画山水、花鸟,尤精于书画鉴定 。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在鉴定圈,早前他与张珩(张葱玉)齐名,有“北张南谢”之说;后与徐邦达、启功齐名。1942年与张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艺术,写成《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窟集》等书。
丰子恺 对饮图
丰子恺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音乐教育理论家、中国现代装帧史上重要的设计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他的绘画师从李叔同,早年还东渡日本短暂学习过油画。他的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被录入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但因其具有讽刺、针砭现实特征的漫画,在WG期间遭受迫害。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主要以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其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他们借鉴、融合日本画和西洋画,通过渲染来烘托景物,多采用没骨法、撞粉法、撞水法,非常重视写生,多描绘南国风光。他们倡导建立现代国画,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种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它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其后的主要传承者有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等。
广东地区较早出现中西融合的绘画,与该地区率先和世界进行了商贸和文化往来有关,涌现出众多留洋人才,他们视界开阔,具有开拓精神。
高剑父 望月图
高剑父 芭蕉图
高剑父 雄鹰图
高剑父(1879-1951)岭南画派领袖、近现代中国画从古典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先驱者之一,他早年师居廉,后东渡日本留学,大开眼界后暗下决心要改革传统中国画,并在广州设立“春睡画院”,晚年还在各高校任教,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
高奇峰 虎啸图
高奇峰 春消息
高奇峰 独秀烟岚/桂林独秀峰
高奇峰(1889-1933)是“岭南三杰”之一,画风跟他哥高剑父基本一致。岭南画派通过渲染造境的技法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留白造境,在视觉和审美上是一种颠覆,画面更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陈树人 秋色/桃花带雨浓(于右任题)
陈树人 螳螂捕蝉图
陈树人 寒塘
陈树人(1884-1948)早年随其岳父居廉学画,后东渡日本求学,与高剑父、高奇峰开创岭南画派,被称为 “岭南三杰”。其实他以政治活动为主,绘画次之,正因如此,作画没有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
关山月 秋溪放筏图 82x118cm
关山月 梅花报春图 95x178cm
关山月(1912-2000)得高剑父赏识招入春睡画院,成为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他也是传承和发扬岭南画派的主力。他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其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宏;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最著名的还是与傅抱石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黎雄才 万古长青
黎雄才 松泉图
黎雄才 鼎湖山飞水潭
黎雄才(1910-2001)早年拜高剑父为师,后得其资助赴日留学,他擅作巨幅山水,多以写生为主,用强有力的笔法来挥洒,茂密的苍松是他画中常见的题材,气势浑厚,个人风貌显著,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
赵少昂 形态各异花鸟小品
赵少昂 鹭鸶图
赵少昂 荷塘清趣
赵少昂(1905-1998)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善画花鸟,其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见精细。
杨善深 群马图
杨善深 荷香
杨善深 大吉图
杨善深(1913-2004)绘画水平很高,题材丰富,构图新颖。1941年与高剑父、冯康侯等人在澳门成立“协社”。1945年与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五人在广州成立“今社”,艺术圈的活动积极分子。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查看更多2022-06-10 15:06:02 3 0 1537 -
卢士杰创作日记 对话
定制小八尺国画花鸟画作品“富贵长青”,卢士杰葵卯年冬月创作。
卢士杰,是一位充满艺术天赋的中国花鸟画家。他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以书法的功力来画画,让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味。在艺术创作中,他不断挖 断挖掘和发掘自己的潜力,用色彩亮丽、明快、寓意丰富的画作赢得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卢士杰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成就。
卢士杰的绘画风格独具匠心,他将中国书法和绘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他的画作不仅具有了书法的功力,还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画作笔法流畅、自然,每一笔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韵味。在色彩的运用上,他善于用色浓烈、明快、鲜艳,让画作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他的画作除了具有美感外,还富含着丰富的寓意,传达出了一种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卢士杰的作品以花鸟为主题,但是在他的画作中,花鸟并不仅仅是一种题材,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他的花鸟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让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韵律和美好。他的画作中的花鸟,不仅有着传统花鸟画的特点,更有着现代艺术的元素,让画作更富有时代感和现代感。他的画作还富有东方哲学和文化的内涵,让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卢士杰的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他的画作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查看更多2023-12-21 10:14:06 11 0 1537 -
2018-09-06 10:55:59 11 0 1536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美术家协会武夷山写生》11月12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培童带队武夷山写生,画家有来自香港,深圳,广东,厦门,?建,湖南,上海,天津,北京,参观考察了武夷山建阳弘贤书 院,由弘贤书院院长王小艾介绍弘贤书院的发展传经送宝,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美协主席马培童介绍了香港美术家协会,一带一路东盟十国文化交流巡展,和国内建立了十三个香港美术家协会联络处、和写生创作基地、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写生、创作,提高了绘画技能,取经、和传经送宝作了文化交流座谈会。
我们为文化交流而来,为人间真情而来。王院长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并全程陪同。香港美术家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批准设立的专业艺术团体;由港澳资深文化学者,知名艺术家携手内地全国各省著名书画艺术家共同组建,集书画艺术交流,研习,在交谈有说有笑中,交流技艺,观看书院,展厅,从大家的笑靥来看,收获满满,春意盎然,人间有爱一家亲。
双方贵在交流”这里大家认为,交流能够加深香港美协会员对优秀书院和武夷山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增进双方的情感认同,共同致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美术家协会 查看更多2018-11-17 17:07:15 17 0 153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的艺术王国》童心写历(74)-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
欣赏焦墨艺术也能成为安慰观众的精神至剂,其作品创新程度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愈宏大。
焦墨艺术以最纯静的,至高、至深、至优美、至 静的,至高、至深、至优美、至奥妙的美之情趣,引人入胜地引导观者之品性道德达到最高点,而入焦墨艺术极乐之王国。
我主张以佛教、道教、宗教、禅意、岩画、汉画融合。向重气韵、重意境、重格调、重诗意、靠的是胸襟、重学问、重修养、修养上有所提高和收获,这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好的创新作品,必有继承、变、常、要传承;变是要革新也。承易而革新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
枯笔渴墨、刻石皴法,是我焦墨艺术的特点,这种技法,是我几十年研究探索、创作经验积累起来的,因此我作为重点,很好地研究它、整理它,将它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马培童 查看更多2021-05-20 16:16:48 5 0 153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彭城汉画主要汲取了汉砖、汉瓦、汉画像石刻艺术的精华》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汉画心话】(六)
彭城汉画主要汲取了汉砖、汉瓦、汉画像石刻艺术的精华,所以画起来也得心应手,其作品会有一种观看汉代画像石刻 石刻画的感觉,要以笔代刀洒脱有力。这几个月的探索、不断地创新、也形成自己的独特汉画新风格,成就了我熔古铸今的艺术风貌。
我在创作中提倡要继承传统,理解古人的汉画精神和境界,用兼工带写的笔法,能够“自立门户”,
是其在传统汉代画基础上转化出了一个结合现代精神的艺术世界,是精神与形象的辩证统一,同时运用古代绘画与民间绘画的佳节与综合,使焦墨刻石皴技法成为娴熟的艺术世界。
今天创作的(民心是天道)
自远古以来有天、地、人、日、月、星辰、人们有家有田,有耕牛,人民的民心是天道,创作与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和汉画、历史、结合创作,才能天佑中华,才能民心所向无敌
。人民是江山,江山是民心。我感觉这样创作适合民意和国情,国富民强,民强壮江山。
——马培童 查看更多2022-09-06 13:45:28 24 0 1536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发一组国画水墨画小品,请欣赏。
2023-08-28 14:41:44 15 0 1536 -
13964909528收藏日记 对话
砚,籽料,30*16*6cm.手机拍原图。
2018-02-09 09:22:57 2 0 1535 -
周鹏飞创作日记 对话
庚子年新作国画花鸟画《笑猪图》《大吉秀春》《秋兴图》;
世界太疯狂,不如待书房,当下我笔风雨快。2020-06-11 15:18:15 6 0 1535 -
2018-05-06 10:59:49 13 0 1534
-
李振义创作日记 对话
书写一幅,才女(宁小艳)出的词(读书明志,明智明质)词非常好,请欣赏。谢谢!
2018-08-06 21:48:17 4 0 153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黄土人家 三尺立轴/100cmx50cm
款识:己亥夏甲午日,余听皮影戏曲《天水关》,感李录德唱腔甚为有情。杨牧青写并记之。
备注:
《天水关》是常山赵子龙70多岁时还向诸葛亮请战,并提抢上 时还向诸葛亮请战,并提抢上马大战收姜维的一出戏。据说当今秦腔舞台剧已绝迹了,巧乎在视频资料中看到皮影戏曲演唱者登台亮相与皮影表演。台上,李录德老人气力饱满,唱的很给力,真可谓是精彩+珍贵至极。
月是故乡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铸就出一方人文,关陇大地,从上古到今时文化殊胜无比,一批批民间艺人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魂”!就民间艺人的唱腔调调与板路我总感觉比戏院团科班的好听,很亲切,没有那种造作劲儿。特别这出戏唱句内“地界”等词吐字发音与唱工念白太棒了,这样的老式唱腔估计快绝迹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的多少事都将浓缩在戏中,仁义情仇,忠奸礼信,亦不离戏也!倘若当今之世70多岁的将军还能否主动请缨出战乎?!需思之!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6-28 10:06:42 5 0 1534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用焦墨与佛陀对话”童心写历(35)
创新焦墨刻石皴法,创作吴哥高棉的微笑,使我用焦墨与佛陀对话,画好柬埔寨吴哥窟的四大理由:
一,因吴哥石窟的石头,被雨淋的发黑,起白斑点,用我焦墨表现最 窟的石头,被雨淋的发黑,起白斑点,用我焦墨表现最合适;
二,石窟四面都是佛像,高棉的微笑, 因我八十年代画大型电影广告,画电影人物肖像,人物功底扎实;
三,石窟的石刻的图案 ,装饰图案,我如鱼得水,因我八五年进沛县梆子剧团搞舞台设计,画布景,研究汉代装饰图案;
四,石窟的石刻人物,石刻图案,是石匠用砧子一锤一锤砧出来的,因我生在刘邦故乡,对汉画像石刻有研究,独创刻石皴法,所以我的焦墨用笔,象石匠的砧子,一笔一笔的刻在宣纸上。
所以我画起来得心应手。作品系列组画就是这样诞生。
查看更多2020-10-23 17:26:34 9 0 1534 -
狄峰收藏日记 对话
清末民國時期的名人名家熊文瀾的墨寶。歡迎品評收藏?;队到涣?。
2018-03-15 12:59:24 4 1 1533 -
罗邵华收藏日记 对话
青石佛碑
长40,厚10,高86,cm
进乡村淘出来的,喜欢吗2018-03-18 18:31:59 11 0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