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尊荣创作日记 对话
非常感谢科威特大使哈亚特先生的热情邀请和接待,李尊荣国画作品《连年有余》被哈亚特大使收藏,祝中科友谊天长地久!
2017-12-19 19:46:54 13 2 1625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近作,四尺斗方
欢迎围观!2018-03-17 18:51:32 3 0 1625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国画
2018-05-24 09:55:46 5 0 1625 -
石海博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呆猫两只,兴艺堂首发
2017-11-22 22:46:45 12 1 1624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小字行书。姚合是大唐非著名诗人,但其诗(尤其五言诗)也有可观处。
2018-04-01 09:44:07 4 1 1624 -
刘应雄创作日记 对话
不忘初心——刘应雄1992年在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馆举办的部分展覽作品《山川系列》。这些作品已封存25年,現在重新展示出來,亦是想让朋友們更多了觧刘应雄在山水画创作道路上的艰辛和变革!
2018-04-05 21:23:00 7 1 1624 -
罗邵华收藏日记 对话
青石石盆
尺寸;长85//宽46//高27
器型规整 大气 四面满工浮雕
雕刻十分精致 精美 十分雅置
可摆放庭院 养鱼 栽花 sp;栽花2018-05-05 12:46:18 5 1 1624 -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书碟论·第三十章·《笔势论》】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世间所流传的《笔势论》,据说是王羲之特意写给王献之的一篇书论文章,我看到的这篇《笔势论》共有十章。从文章看,写作水 作水平很差,所叙说的道理也不正确,立意也不符合书法的道理,文笔也不老练,语言也组织不到一起??梢钥隙?,这绝对不是王羲之所著。王羲之人称“书圣”,才华横溢,他的文章格调清高,文辞典雅,书艺声望至今未减,书作犹存??此啃匆环庑?,每谈一件事,引经据典,有凭有据,无不严谨认真。岂有讲述书法规范道理,传授书法运笔之技于令郎这样的文章,一下子差到了这种地步?序文中又说,与张伯英同学,这就更加虚妄荒诞了。这个张伯英,如果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张伯英,二人相差一百多年,怎么可能会是同学呢?如果东晋时期还有一个张伯英与王羲之同学的话,为什么历史传记上却没有这个人的有关记载呢?看来这个张伯英是不存在的,是假托的。这就足以说明这篇《笔势论》非王羲之所作,署名王羲之之名是假托。纵观《笔势论》一文的内容,既非书法规范准则之类,也不是书法常识之类。尽管如此,其中也还是有一些可读的部分,建议读者阅读时,应该有鉴别地予以取舍。 查看更多2018-06-07 10:45:05 5 0 1624 -
黄联合创作日记 对话
人生是一幅画,用情感涂抹五彩斑斓;岁月是一本书,用经历勾勒悲欢离合。
2020-02-26 12:43:45 3 0 1624 -
2020-06-15 13:22:06 14 0 1624
-
魏杰创作日记 对话
另一种风味的人物画,请品味
2018-05-22 20:29:21 6 1 162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周易·系辞下》里有几句话: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
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几个字最关键: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请问:偌大的中国 破天机!
请问:偌大的中国
有几个人能有资格领这个奖?
如果对中华民族没有特殊贡献
谁敢去领这个奖?
名不副实,必定会压垮自己!
这些年我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前些年那些赚钱很容易的人,这些年很多人基本都散尽了家财。
仔细想想你身边,看是不是这样?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英年早逝?
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
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了?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地位,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福报,厚德才能承载万物,才能引来福报,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要知道,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你的德行,靠你给社会创造的价值。
我们所能享受的一切,也都是自己的福报。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这些都叫福报。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你得珍惜自己的福报,而不要轻易去消耗它。
我们一定要记得: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查看更多2018-06-07 14:02:21 11 3 1623 -
张喜才创作日记 对话
《江南水乡》,纽约参展作品,尺寸六尺98x180cm
2018-08-24 14:15:17 5 0 1623 -
张尚国创作日记 对话
习撰叠字婚联并书写:
一男一女一心一意恋成一夫一妻一对伴侣
两家两姓两情两愿结为两人两口两只鸳鸯2018-09-25 15:50:42 3 0 1623 -
已认证
赵俊明创作日记 对话
学书感悟:做那岭上的白云(文/明月)
题记:我从小喜欢写字,但是真正走上书法这条路可能真的没几年。
走上社会,才真正体会到生存的压力以及生活的无奈。所以好多事情就耽搁了,例如练字。我们被社 如练字。我们被社会的欲望熏染着,逐渐迷失了自己。直到有一天,拿起笔,才发现这支笔已经被冷落了很久。曾经的热情总是抵挡不住时间的冲淡。然而,时间即使隔的再久,有些东西注定还会相遇。就如眼前这支毛笔,与我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再次相遇,心里难免五味杂陈。毕竟我们一直都“相依为命”,今天却发现因为你,我被现实打的一败涂地。放弃,是最容易的事了。但是生活告诉我,这个世界没有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此刻我再次想起了你——这支让我又爱又恨的毛笔。理想与现实的抉择曾让我心浮气躁,将你遗忘。今天,我又一次将你握在手中,感到了久违的平静。
生活兜兜转转,又走回了原点?;购貌皇翘?,还好我的心里还有你的位置。感谢你——生活,你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道理,也让我懂得了珍惜:珍惜简单的快乐,珍惜这一路走来陪伴我的人。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的人生变得有意义。感恩生活,你让我明白
人生就该做那岭上的白云——登高望远,风轻云淡,宠辱不惊!
2018.12.28共勉 查看更多2018-12-28 23:25:37 8 0 1623 -
宫一心创作日记 对话
艺术之我见——宫一心
一心向善,心怀慈悲,德行天下。
宫一心,把书画艺术作为人生的一场修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探索,人生真谛,相信自已选择的艺术之路,只有内心孤独,才能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艺术的路本没有规则,是无形的,艺术是千变万化,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变化,文字是由实用价值,慢慢变成了书法的欣赏价值,草书是通过点线的文字组合,简化了特有的连绵起伏,大小错落,别拘一格,草书当今欣赏价值高,实用价值少,我们不会再乎一幅草书上写的是不是好,主要是欣赏线条流动之美,筋之扭转,气之初,形,神,布白等。
草书升华是线条抽象派特有的表达,其线条变化是没有轨迹,是随其性发挥,或欢,或淡定,或孤寂一气合成,气到,笔到,意到,妙笔生花,其表现的是修为,狂而不燥,连而不乱,笔断意连,收放自如。草书是书法上最见功底,也最难表达的书体。写草书就是写自己的意,态,形,神。
? 查看更多2019-03-25 23:59:30 7 0 162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逼出来的坚强,扛出来的独立!”焦墨画感悟笔记(95)
焦墨画需要有一片仰望的星空,追求就有希望。立志要有大成就,愿为最古老的焦墨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去努力研究探索、因为我要 去努力研究探索、因为我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焦墨。去追求黎明,应尊敬和鼓励自己,把焦墨画技法研究发扬光大,把自己逼上梁山,扛起来焦墨的大旗 ,演绎者中国最古老的传统继承和传承之重任,走进柬埔寨吴哥王朝,和中国四大石窟与佛陀对话,行万里路,写生创作,即使艰苦,但心灵是美的。
“逼出来的坚强,扛出来的独立!”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在苦、再累,自己扛,这个社会没人同情你,所以请擦干自己的眼泪。谁不是摔倒后继续爬起,谁不是寒心后看懂人心。
没有经历过失败,怎么摸清规律,还有人打击我,那个叫什么广,什么才说我“一蹄臭脚自家包”……,他们看不起你,看不起也好,打击也好,我把他们当作我前进路上的最大的敌人,再鼓励者我前进。
那个叫什么旭的说,呸 还打击,你配吗?所以我要承受各和打击,就重建信心。经历过好多失败,摸清规律,承受过打击,重建信心。永远不要低头。
强者不吃嗟来之食,勇者不怕刀山火海。要想成蝶,必须先作茧自缚,要想成功,必须先受罪吃苦。逼出来的坚强,扛出来的独立,而我又站起来了,又是一条好汉,而努力奋斗者。
“逼出来的坚强,扛出来的独立!”( 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5-03 21:46:48 34 2 1623 -
已认证
阎敏收藏日记 对话
2020年宝安区文艺志愿服务表彰汇演暨首届航程簕杜鹃文化艺术周启动仪式。
12月12日的簕杜鹃谷热闹非凡,宝安的文艺志愿者在行动,感谢深圳美协众将积极参与!2020-12-15 17:27:31 31 0 1623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門前一池碧水,屋側萬幹青竹,遠山奇嶠,蒼松翠柏,飛瀑流泉,早間揮毫潑墨,晚間枕月聽泉,實乃吾之理想國也
2017-11-29 14:37:30 7 5 1622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秋去冬来,万物复苏,清新话语。作者周海波。
2018-02-09 21:34:03 2 0 1622 -
郭雨铮创作日记 对话
郭雨铮国画作品《春风送雅香》
2018-03-22 13:04:04 4 0 162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笔墨当随时代”虽是清代石涛所说,然而并非石涛本意,这句话只是被好事者断章取意地曲解,并逐渐演化成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术界比较流行的口号,甚至一些老一辈的艺术家动辄搬出“笔墨当随时代”作为古训将错就 错,以讹传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石涛的这段画论原文:“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澹,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盛唐之句,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癸未夏日苦瓜痴绝书?!闭庠蚧鲜鞘卧诠?703年,62岁居扬州时画跋原文,也是他晚年的笔墨观。显然,在石涛看来时代的审美每况愈下,笔墨随时代的风气转变就像诗文随时代的风气转变一样将会“渐渐薄矣”、“无复佳矣”。此语是石涛对笔墨的时代特征的阐释。很明显,石涛的这段话是不赞成“笔墨当随时代”的。
一一这也说明,清初石涛那么有学问、有才气的大画家,对当时宋、元以来的画(也就是美术作品)是不看好,是“白水枯煎无味”,注意石涛的用词,很有生活的体检气息,绝对不是脱离实际的美术批评!
那一个大问题就来了,现在全国各大美院的教育思想在传统绘画这块儿,大都是以宋、元画(美术作品)为佳臬来讲学的。
这更说明一个问题,如今全国各大美院的教授与教材编写的近万名专业美术教授、研究生级的人的知见加起来抵不过石涛一个人呵!
也因此勾起我2009年在某大美院与何某的愤青,最后甩门而出离开时说,中国画就会让你们这一帮子蠢才教坏了……当时,何是副教授,现在人家已成教授、博导、院长级了,其画还是没有多大长进,就是官位职衔长进了不少!一一《杨牧青谈艺录》 查看更多2018-04-29 08:58:16 7 2 1622 -
2018-06-22 16:54:06 12 1 1622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龙游四海风顺水,
凤闯五洲劲冲天。
飞奔远程志神往,
舞出奇迹心梦圆。2019-05-09 05:34:50 5 0 1622 -
王晓鹏创作日记 对话
水墨画《1963.毛泽东在武汉》,尺寸四尺横幅。
作品中毛主席书法:“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唐.李白诗)请欣赏2019-07-25 11:14:52 4 0 1622 -
田光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秋实丰硕》。
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五十多岁的他会再造奇迹,会让人刮目相看的!
田光荣国画作品2018-04-14 18:35:19 3 0 1621 -
2018-05-01 21:48:37 6 2 1621
-
2018-11-07 13:16:35 12 0 1621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老子出关圖
2019-05-09 21:50:12 3 0 1621 -
赵承锐创作日记 对话
【画家言画】画家董克诚说:有的痛是不能说的,出口就轻;
有些情是不能写的,落纸就浅;
有些画是不能画的,下笔即伪。
不画太似如照片,以表面的真实掩盖内心的谎言;
不画谄媚虚伪作,想着讨好他人的 ,想着讨好他人的,一定不是真画家。
好画:活,厚,大,重,润,健,拙,清,雅;
坏画:板,薄,小,浮,甜,滑,飘,浊,俗。
只画——精神追高
境界求纯
真人本色
万法从心!
【不二之门】一年四时之春去秋来,冬夏更迭;万物之共生共灭,繁荣枯败;人之聚散离合,喜怒哀乐,无非是自然而然之事,且看能看破看透多少,而到何种境界?切莫急于求成,贪等为宗,随遇而安,随缘任运就好。古之守璋禅师有《晚春》诗云:“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br>(附图为赵承鋭国写意画花鸟画作品《荷香清清》)。 查看更多2021-02-26 15:14:54 17 0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