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忠良创作日记 对话
万烈兴先生的点题作《阖家吉祥》已完成。
2018-02-04 15:34:49 1 0 1289 -
粟盛林创作日记 对话
刚完工的15米壁画山水。作者粟盛林
2018-02-11 21:14:50 2 0 128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当下各行各业及各界均有伪劣假的滥觞之弊,当然从古到今这也是一个事物发展的矛盾的规律,没有一样的、一致的、和谐的,只有相对一样的、一致的、和谐的!
欲研究、打通世界上古文明史,梳理几万年来的人类上古文 古文化脉络,就面临着"西方伪古文明史体系"这个拦路虎,如伪古埃及文明史、伪古希腊文明史……回过头来,面对华夏上古文明史的时候,同样有许多的问题需面临,专家一言堂现象,学术圈子的壁垒现象,伪文献、伪器物及伪专家发表的各种文论以百家争鸣、科学探究为由而混淆大众的认知和视听,更加之当代的文旅产业利益链的增强化、加大化,各种托古的伪文化现象就层出不绝,就连孙悟空这样的人物也都能给找出原型和故里……这是社会思潮导向和认识紊乱、方法偏差的问题!
未知世界无疑是大于已知世界的,但给已知世界活生生的输入伪古文明,托古式的伪文化现象,如同给活人眼里插针,迫其睁眼瞎,这个世界于是就黑白不分,事非颠倒,鹿为马类了!一一庚子6月中旬杨牧青阅微随记(如,附这个器物孰真孰伪?欢迎讨论) 查看更多2020-06-18 10:09:53 6 0 128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龙门中兴,长治久安,用步履亲触三晋大地山山水水,挟着广褒的黄土陇塬泥土遗风,遵照"行动指南″行动,新时代谱写新中华文明故事,晋东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神话源发地之一,这与我的"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和"杨 骨文非卜辞说″和"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有密切的联系。
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梳理上下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脉络,以华夏文化文明为主,辨析世界文明来龙去脉,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路径,确立中华文明三万年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五千年乃至八千年欠妥不准确的说法!记于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0-11-12 09:49:24 5 0 1289 -
曾海峰国画创作日记 对话
《吉祥如意》
精品国画
作者:曾海峰
规格:68.5?68.5厘米(支持代理)
带合影,视频,收藏证书!
一物一证2023-09-01 17:49:22 11 0 1289 -
卢俊良创作日记 对话
江南新绿
2017-12-04 17:18:41 10 5 1288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香港画院院长马培童,陪同香港画院名誉院长何家英、参加山东“翰墨青州?2019中国书画年会”,在中国画精品展区观看画展!
2019-10-06 09:55:56 7 0 1288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八幅家庭中堂书法作品图片
2023-07-17 11:14:31 11 0 1288 -
2018-01-07 10:57:50 5 3 1287
-
启鹏创作日记 对话
上节复下节,百枝配万叶。吾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启鹏2018-03-20 09:36:47 4 0 1287 -
柳士才创作日记 对话
金秋的收获……双雄守护着丰收的季节果实……?。。∽85玫酱朔鞯娜?,财富满满……!柳士才
2018-03-22 23:40:52 4 0 1287 -
2018-07-06 08:59:40 11 0 1287
-
2019-08-10 07:16:11 7 0 128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如是我说,5千年后的子孙后代还能挖到我们这一时代人的坟墓尸骨和文字及水泥、钢结构吗?现实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人死后被火化的连个影都没有了;文字也没有新的再创造而且都被电子信息技术取代和蕊片存贮。芯片存贮 技术遇到核能量裂变时还能保证持续存贮5千年吗?据当前所知,水泥、钢结构还没有超过500年的时限标准。
于是,历史的大问题就来了!5千年后的子孙后代估计同样会说我们这一时代人的文化都是传说,文字记载都是神话虚构的,生活是蛮荒、原始,笨的好像只会玩手机、打游戏,尽搞了些败坏风气的星星人,国家是没有文明的,是很落后的……等等。
说真的,近现代考古界要反思自身的史学研究误区。辨证的看,假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的这一命题是成立的,然“唯物”过头了就是极其愚蠢的!面对当今“科学说”之观念,我经常说“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阅“二里头夏文化文明的考古”及近百年来整个学界以受“西方中心论”影响、教育而建立起来的“文明界定标准”和“文化探源方法”并对华夏文明史持疑用考古求证犯低级误判的一些状况有感!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12-17 19:53:23 16 0 1287 -
李伟强荣誉资质 对话
邮票画集
近日,拙作二十幅,入选中华文化艺术基金(澳门),和《名家大作》杂志编委会等,并将印制邮品、画册出版发行,谨此以饷献亲友。2023-12-13 11:03:52 15 0 1287 -
孙仲阳创作日记 对话
楷书书法作品《白茶故里,正本清源》,葵卯年冬月孙仲阳书。
2024-01-03 14:51:30 8 0 128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墨龙呈瑞祥、春祥、国有天色民吉祥、长福。戊戌春杨牧青于北京。
规格:68cm×68cmx4/16平尺多2018-03-22 11:36:03 9 5 1286 -
马宪昌创作日记 对话
欲想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
2018-09-09 11:53:32 3 0 128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书画家才能问心无愧
原创 2018-01-30 CCAD智库 杨牧青书画
昨夜,微信内阅读京师大学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甲骨文申报《 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文本起草人宋镇豪先生在《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稿,颇有感触。
宋先生说:在甲骨文书法领地,已经有崎岖的小路,有弯曲小道,甚至还有歪道邪道等各种各样的路数。甲骨文书法的书,这几年我看到很多,有些属于垃圾。我们那么长时间研究甲骨文,但是我们居然看不懂有些人写出来的那些“甲骨文”,有人说你是甲骨文专家嘛,怎么读不了,我说我读不了,太“高深”了,为什么?有些人写的那种“甲骨文”,恐怕过几年他自己都认不了,他是自造“甲骨文”?!镣晁蜗壬⒀愿逯笥胛⒂呀小笆澜缢拇蠊诺湮淖帧钡奶教郑⒃谂笥讶Ψ窒砹宋业募阜坠俏?、青铜器铭文“古文字书法”,且随即写了些杂言以为辅记。
这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这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标准,时间长了人们因生存生活需要的原因就形成了一个个标准。
尺寸有长短,各国不统一,怎么办?国际上就弄了个米原器。人有高有矮,究竟谁高谁低?那就弄一个基本身高标准,便于身高对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车辆在城市道上若不遵守红绿灯信号,那就很危险,各行其道就成了很糟糕的一件事情了。
约之中国的书法、国画艺术来看,它也有一个成文而不成文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没有具体标准的标准。也就是在有法中求无法,在变化中求不变,在具象中求抽象,在抽象中求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求似与不似。水乘墨发,墨乘水动,水墨交融处即见色彩,即显精神。笔动气生,气聚韵出,韵达神来,气韵神具足,就是境界,技法、技巧与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相融就是境界的接地气处,除此无它秘法。
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书法、国画艺术家,那书法、国画两个科目就要共修同进,并且还要做艺术本质之外的功夫,读万卷书、走千里路,历经更丰富的人生。从现在上推至宋代,千余年来,文人风大兴,艺术全面发展,名垂青史的千余位书画家,均擅书法善绘画,并且诗词文学、理论研究、武术养生、琴棋茶道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是越学越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这就是继承、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从事中国书画的人,对中国的古文字书法不强制要精通无漏,但最起码要明晓、会写并会鉴识,否则只能是半斤八两的书画家了。当前,有专于书法的,有专于国画的,这种分科、分工、分职的现实情况,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待需进一步探讨。
现如今,有的书法家不会搞国画,有情可谅。让小学生去搞老师的学问,这本身就违背客观规律的。按中国书画发展史来看,“画”要早于“书法”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这亦即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但是,搞国画的并且号称是“家”的竟然不会写书法,不懂书法,这就有了大问题了,不知其生羞愧之心不?至于,拿起毛笔就敢写、敢画而称什么书法家或画家之类的不学无术者则无名份于此议中!以此察之,中国拥有三千多万名号称是书画家的,合格的又有多少呢?
前几天,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以及同时展出了很多的宋、元、明、清、民国及现当代书画作品,细品这些大师、名家之作品,过去的书画家真是书画家呵,书法写得好,画也画的好,文学底子也很强。就连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大批老先生,也是那样的书画俱佳。当看到现在的书画家作品时,大多数是由于色彩与加工的大尺幅结合,就一个感官的冲击而已,细品时是没有办法品出气、韵、神的来,无心留恋,真正的上乘书画艺术作品是很少的,画画的不会书法,瞧那落款处的书法就露出画作者的马脚了——浮躁不读书、不研究书法、不达文情,只知道画画色彩的涂染与艺术品加工的悦人眼目!
当然,做一名合格的书画家是很难的。峰高无坦途,学海无涯,艺海也无涯啊,要时刻学着反省,问心无愧! 查看更多2018-01-30 12:18:46 3 2 1285 -
黎群生活日记 对话
客户定制的肖像,50X70㎝,可以根据客户要求作画,可改变背景,服装,发型,达到心目中的画作
2021-11-18 12:36:19 12 0 128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人间自有清风骨
笔下更需正气神
胸中自有清风心
笔下更需正气神
人间已是无心客
笔下更需正气神2018-01-22 10:34:56 9 2 1284 -
郭正明创作日记 对话
刚创作完四幅重彩画系列<青龙 > < 白虎 > < 朱雀 > < 玄武> sp;< 朱雀 > < 玄武>
2018-06-28 18:48:18 7 0 1284 -
2020-02-01 11:46:27 6 0 1284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抗击肺炎病毒传染人人有责,
打赢瘟疫蔓延战争处处布防。2020-02-05 01:55:34 3 0 1284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想出解题方法,攀登科学高峰。
2020-05-25 16:14:17 2 0 1284 -
马一祥创作日记 对话
这是枫树吗?原来春天的枫树也这么美呀!——只识秋日枫叶美,不认春来黄花谁,气性平和无争味,金英一树映春晖。《枫树花》作于十天前。
2022-04-30 06:53:50 3 0 1284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六尺《锦上添花》,胡记领
2018-04-01 22:07:33 3 0 1283 -
墨丹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溪山古韵》,墨丹作品
2018-04-07 13:54:02 2 0 128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写生大唐石刻,生命力之大》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22)
焦墨写生大唐石刻,受教到碑学、金石学,唐朝石刻的风格各有不同,写生表现也有不同,也要在不断发展变化,最终形成焦墨写生艺术 化,最终形成焦墨写生艺术地雅俗共赏的风格。
从这些大写意石刻中可以看大唐石匠刀刻在创作时完全进入一种情畅志荡、心遥意远、怡然自得的境界。我都能从中窥见悟道,刀刻骨意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由此我用笔妙造自然,意味无穷,意境无尽,美感尽收。
形象”与“意境”的智慧把握上也是焦墨画的最高境界,只有对大唐石刻有深刻的认识和具体的感受,才能产生出“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情感,把自己对物象最真实的感受画出来。
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写生的过程中要有其大唐石刻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内蕴。因受到儒、道、释中国传统三大思想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哲学思想文化基础。儒家的指导思想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庇纱丝芍?,“艺”是用来增加自己完美的德行所用。道家认为蕴含着天真和洒脱才是“真画家”的条件。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9:16 19 0 1283 -
2018-03-12 13:09:32 2 0 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