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无论上帝有这样或那样的极其不完美,但耶稣是伟大的,他一生执着不歇的传道布教精神更是伟大的,值得任何一个具足大智慧的人去学习!
在人类按政策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前提下,对各种合法于各自国度的宗教 各种合法于各自国度的宗教来说,我们不得不对其生起敬畏之心。这不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道教,以及对“儒家思想”和“马列毛主义”的崇高理想奋斗……等都是极其重要的。试想,一个连基本信仰都没有的人,那还能与其同行否?好比一个心中没有交通信号规定的开车人,那你还能敢乘坐其车并与其同行吗?
同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位一体”,是同步平行的,若不平等的去敬畏,只重视政治的权力、经济的诱惑……那整个社会的生态链就会出现畸形,发展就会不平衡。而其中敬畏文化,礼敬文化更重要,因为没有文化的人类比动物野兽更野蛮、更可怕!一一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19-10-28 09:27:18 17 0 139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刻石皴)刻中求变”童心写历(26)
焦墨画,要想独树一帜。就必须有创新,选材准确、严格要求,其用点线极为豪爽泼辣,舒畅金石味道浓,阴阳相托。用焦墨焦湿显著。结构线条粗细虚实相生,黑白对 线条粗细虚实相生,黑白对比强烈。特别是松紧快慢,收放顿挫,节奏逆行运笔,真正体现自我独创的“刻石皴法”,“汉画像石刻”之势。并展现了汉画刻石神力,实有笔刻刀法惊心动魄之感,这是要有传神魅力。
我主张“求变”。为求笔刀间运用技法之不同,枯笔渴墨之相异,互为印证。运笔,逆行刻之。
刻中求变以悟刻,变中求刻以悟变?!闭獬浞炙得骺逃氡?,变与刻的辩证关系,从而更突破常规,敢变、善变,为创造自己独特风格的关键用笔,笔墨恣纵,挥刻如意。善传神写照。吸收和继承汉画刀法情趣,豪放宽宏??滔摺⒐且獠⒕?,柔劲带刚,刚柔兼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度概括的雕像艺术效果。别具一格,含蓄内在,简洁明快,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善于目读心记,情思焕发。
我非常同意这个“美的生命常新”,“生命之树常青”的观点。传神要传时代之神,魅力也要时代的魅力。让我更加努力吧! 查看更多2020-09-17 10:20:15 11 0 1399 -
2023-02-18 09:10:49 7 0 1399
-
罗邵华收藏日记 对话
汉白玉、龙头鱼盆
尺寸:最大直径42、直径36、高20。
造型简洁、束腰起线壶门
通身云花雕刻、两侧龙头威武
汉白玉、全品相。2018-03-23 08:19:10 4 0 1398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太行朝暉》
30*68cm
軟片未裝裱
高勇利2018-04-01 21:46:41 7 1 1398 -
邹高昆创作日记 对话
莲花藏世界
笔墨隐真如
戊戌五月廿二日 子宽2018-07-11 14:22:45 4 0 1398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10月22日下午,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开幕圆满成功!
时尚经典携手优秀书画家亮相2020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2020-10-23 17:15:41 21 0 139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艺讯: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学者、国际知名艺术家杨牧青原创艺术作品《凤凰于中》参展“世界艺术日·中外艺术家书画作品展”,本次活动由“你好 联合国NIHAO UN”主办,以响应联合国倡导的“4.15世界艺 导的“4.15世界艺术日”活动号召。
名称:凤凰于中
规格:45cmx68cm
创作时间:2023年4月
作者:杨牧青 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学者,国际知名艺术家,中国甲骨文播化世界推动者,Art Oriental(艺术东方·英国)签约艺术家,世界和谐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原特聘书画师,全球祖文化上古史学术顾问。
备注:本作品除本次参展之外,未经授权不可它用。 查看更多2023-04-15 11:48:43 6 0 1398 -
王文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动物写意画小毛驴系列作品,近期练笔作品《终身无所求,但得草饱腹》,分享乙亥年国画毛驴作品6幅给大家品鉴!
2019-05-30 13:25:17 3 0 1397 -
荆古轩收藏日记 对话
我收藏的清代浅雕老漆盒和杂件。收藏让我快乐,收藏让我感悟历史的丰富多彩和时代的年华。
2019-09-09 20:47:19 3 1 1397 -
已认证2020-07-20 21:48:12 5 0 139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太乙真人一一从此中可察中华文化的另一层奥妙
太乙真人,见于《封神演义》、清代小说《狐狸缘全传》、《济公传》及评书《群仙破天门》等,是昆仑玉虚十二上仙排名第五位,为阐教掌门元始天尊的真传弟子之一,元始 元始天尊为鸿钧老祖三大弟子之一(鸿钧老祖,洞府在紫霄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师父。)
太乙真人是清微教的教主,道行高深,仙法高强,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的道场,曾协助周武王伐殷纣王,身为哪吒的授业之师,以莲花为哪吒重塑肉身,传授哪吒“三头八臂”(注意,不是三头六臂)法身,并传授他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神火罩、火尖枪、金砖、阴阳剑等许多厉害的法宝和神器,身边侍童是金霞童子。
距今3000多年前左右"姜子牙奉命"来了一次"封神″,被写成了《封神演义》一书。距今6000多年前一次"封神″记忆残存被写进《山海经》一书。天地会元12万6千年一次轮回,这是当世"考古″无法认可也不会知晓明白其中奥妙的事情而已,认可不认可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本真本体之重要的部分。
哪咤闹海、精卫填海的"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太乙真人?!为什么叫乾元山而且还是金光洞?!为什么又叫昆仑而且还有元阳观、玉虚宫?!这些名字的真实含义都明白了才能距离一位合格的中国文化人就不远了!一一杨牧青随记
山西洪洞乾元山,西南有舜王庙,山上有元阳观,玉虚宫,是太乙真人修炼仙地,哪吒莲花回魂之处,康熙时有七星旗动(据重修碑文可知约五十六年左右),2021年4月4日下午未申之时上山,幸与乾元山元阳观道门在"讲经堂"聊龙虎、天罡之事!许多事情不是让我说就能说的事呵,道不逢缘妄传法,话不投机师无知,三百年前就等着你来而已!一一记于"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欢迎关注﹥ 查看更多2021-04-06 09:02:56 9 0 139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科技最高境界就是反向的毁灭程度,文化最高境界就反向的自我救渡,文化的作用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旨在化育天下,传道授业,直抒心性。
但是,搞文化的就跟现在放开生二胎一样的无奈,当一个人耗尽心血的把文化搞 化搞明白的时候却“生不动”了呵??鬃用鞯揽冀惭е潦僦詹还?0多年。老子在函谷关被“团长”强留住了那么几天,讲了些五千言就便不知所终。佛陀稍长了点,讲了49年法,可惜知道他老人家心法、弄明白他老人家意图的就那么几个徒弟,结果在他人家涅槃五百年后就将“学教并重”的方法给弄成了“仪教特色”的形式了!
生命有限,大道无垠,文化贵在“化育天下”,然需乘天时气象而动矣,故有“执天之道,尽矣!”之辞。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8-12-26 08:14:38 5 0 139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中华樂善归德学者,华人认知的《高雅古樂》,凡研修“上古乐器”与《礼乐》者要具备修行的基础标准(无论是医佛道儒与传统文化各门大师修行家)以及从事传统文化者:
一要读懂《易经》天伦知识藏的是“神”; “神”;
二要读懂《山海经》地伦知识藏的是“精”;
三要读懂《黄帝内经》人伦知识是“气”。
这三伦为品,只有读明白了“精气神”,才有资格获得天地人品德与品行的真才实料的大师级修行者和较高的道德的标准与作家和演奏家!
凡修学古埙、古琴、古箫、轩辕天鼓、编钟、长号、石謦、锣叉等的学文很大,它有几个标准:
一要读万卷书,读懂历代乐律、乐记等经典书籍;二要走万里路,三山五岳八座灵山寻找到灵感;三要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自“伏羲造瑟埙调理百病”;三皇五帝定五音演十二律吕对应人体十二经脉养生(六阴经六阳经振动十二经脉);老子“大音希声”;孔子演习《礼樂》;轩辕黄帝传承后人整理宝典医书《黄帝内经》五音疗疾;远古医学鼻祖广成子传承黄帝炼丹成“大器”才能有功力抚琴操琴!
凡具备以上品行修养德根者,才称得起真正的玩古樂与《礼樂》文化的大家!
中华经典那么多,世界知识那么多,即使一目十行,穷其终生也读不完,究竟怎么通晓?草坪先生曰:具足神通是了! 查看更多2019-07-11 17:12:41 7 0 1396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古人说“书势自造时代”,语境是“身在当下”,目的在于“提醒”当事者,意思是说,一个时代主流书家所追求的“书势”,必然会打上时代烙印,形成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特征。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 元、明尚态”,清代书法家梁巘对历史书法这样的概括,确实有理。
可今天,我们却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也并无不妥,只不过思考角度和立场与古人不同罢了。
古人“以人为本”,敬畏因果,凡事讲究“发心”、讲究“目的”和“动机”。体现在文章书法上尤其明显。
可现在,我们没有了敬畏,书法的“初心”全变了,难道我们真的要“随时代”,随出一个“尚形”、“尚术”或者“全民娱乐”的时代吗? 查看更多2019-10-04 10:00:22 12 0 1396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2020年12月7日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附昔日创作的国画写生作品以应节。
2020-12-08 10:07:46 3 0 139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风格是创造艺术美之最高形态;风格须于长期实践探索中自然形成;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25)
关于焦墨画我的个人风格,就必须要找到自己,方能有別于他人,才 能立足于当时。人人皆有面貌,,却非人人皆 于当时。人人皆有面貌,,却非人人皆具风格。
风格乃我创造艺术美之最高形态,须有强烈个性化之艺术语言,其形象性、情感性、典型性、理想性均臻上乘。但风格不可速成,不可强装,亦非怪异。
风格须于长期实践探索中自然形成,到了柬埔寨吴哥寺找到了我焦墨画的风格,有了自己的面貌,所以水到渠成也,至此方能得到社会承认。
风格形成,还须保持头脑清醒,还须要不断完善,不断变化。毕加索一生画风几变,我最钦佩。所以我的作品也要气象高古,要气势博大,要构图雄奇,要变化多端,尽在情理之中,非写生不能达到此境地。精心制作,一丝不苟,要笔法豪放,要墨色鲜活。精妙处多矣,具有极强的佛造像表现能力,观者百看不厌。
我主要创作丈六大幅,于此得益匪浅。所以作画还必须善悟,更须用勤,悟可通理,勤可得法,日积月累,则可成气候矣。焉能得佳作也。墨丰笔健足精神,雄沉博大浑一体,心造境界须空灵。精进不懈,顺其自然。一则治学需精进,不懒惰;二则既不可急功近利,亦不可灰心丧气,凡事顺其自然,如此,方能宠辱不惊,泰然处之。进而领悟造化之神,将造化与心源碰撞,产生灵感,产生意境,造化神奇,只有身临其境,方能目识心记,将眼中之丘壑变为胸中之丘壑,溶于笔端,自然如潮涌来,其布局安有不变之理哉!
馬培童写扵深圳 查看更多2019-10-27 10:09:45 17 0 139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创作中禅意和"十力"-童心写历(19)
焦墨画作品中含有禅意颇浓。禅意的感受从美学的角度看就是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在古典美学中称为意境也是禅意,禅意入画表现净心顿明、空浩之境,有着虚空明境的 意入画表现净心顿明、空浩之境,有着虚空明境的审美意韵。是感性之相,是本体的实相;实相是一种无形之意境,大象无形、至音无声,意境是意中无限之形,而是意中之大相。正因为意境之相是超绝于眼中之象的,因此意境是导引欣赏者进入无形大相的一种象征。
在直观中顿悟就是意境。因此禅境也是作品中的意境,所以在创作中要一发挥自己实力。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在动脑开动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采风写生中发挥观察力和记忆力。然后加入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最后完成作品不要心急,要有忍耐力。
马培童记于2020,03,04。 查看更多2020-08-31 11:17:39 7 0 139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艺术的新传承主义”童心写历(50)
焦墨艺术提出新传承主义这个理念,源于对中国焦墨艺术的“文化自信”,是因其有别于以往传承的水墨理论和实践。之前我们提到古老的焦墨传承,往往指的是重技艺、重 承,往往指的是重技艺、重视文化的积淀和生活的概括:现在提出要胸中有佛、下笔随佛性情造化境界,奇幻万端。常常是画佛中有灵性、画中有诗篇、画中有灵魂、画中有精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画者传神,观者神会。这是一种智慧艺术互动,构成了中国焦墨绘画的典型特征。
刻石皱法,新传承主义的提出,就是希望将上述种种的文化体征融入中国焦墨创作中从而体现刻石皴法的精神表现。
新传承主义概括成四句话就是“中华焦墨,我法万象、有枯有骨,国粹图新?!敖鼓犯瘛敝荚谔逑种谢爬系姆鸾涛幕偷澜涛幕乃枷刖?,通过焦墨艺术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中国人文精神。
中国有灿烂的古代文明,特别是对于万物意象的理解,具有普世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仰韶图案,还是楚辞唐诗都体现了中国人极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马培童2020记 查看更多2020-12-03 16:01:56 23 0 1395 -
2020-04-26 23:48:03 4 0 1394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笔法——笔骨墨韵”童心写历(65)
焦墨笔法,法从理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法备气韵,气至造化入画,自然在枯笔渴墨中而跃然现于纸上。
焦墨里的笔法指的是骨法,也是刻石皴里刻法,刻法就是 墨里的笔法指的是骨法,也是刻石皴里刻法,刻法就是焦墨枯骨、骨相,焦墨里的墨指的是色彩,墨的色彩靠刻笔来实现。也叫枯韵指气韵而言。二者合一为枯骨枯墨,骨法用笔,如何实现骨法用笔,再进一步阐述刻石皴法。
焦墨的文化元素指的是枯笔渴墨特征,也是利用笔墨体现出来的个性及特征,知道了这个理,用笔刻阴线点和面,就可以阴托阳,就可以达到把雕塑佛像刻在宣纸上。只有创新、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创作过程。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03-01 11:19:47 16 0 139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前几天“意大利D&g”在上海的风波,这两天“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突发。有人问我:“杨老师您怎么看?”我说:“这均显示出了人类对文化灵魂的丧失,对人类的基本伦理与道德践踏,不敬畏文化,不敬畏老祖先的智慧, 的智慧,加之深层原因是人类没有文化共识性,且一味的疯狂追求经济产业链条和科技发明的超乎常态的创新。因此上,全人类高层若不反省,做出快速决断,那么这样任性发展下去,结果是全人类将会因迷信经济与科技的魅力无穷要付出几十亿人口毁灭的惨痛代价,那时因科技变态的创作,人工智能取代基本的劳动,资源的匮乏与相互掠夺,到处难民潮涌!此时天地真乃一大变也,与恐龙在地球上大灭绝一样的相似啊??!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
2018-11-30 08:36:55 2 0 1393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周文矩”--潘玮萱评鉴马培童(14)
周文矩(见图一)江苏句容人,南唐宫廷画家,周氏人物画有道释、仕女、人物故事,其中以仕女画为主,而表现文人故实的作品在传世绘画中占有绝对优势,他的人物画 占有绝对优势,他的人物画最具特色,《宣和画谱》称:行笔瘦硬战掣,有煜笔法,后世谓之战笔水纹描。这种笔法,是受李煜金错刀书的运笔之法而受启发,故受李煜欣赏,周文矩所绘人物技法各不相同,如他画仕女不使用战笔描法,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说他至画仕女,则无颤笔,大约体近周昉而纤丽过之,用纤秀流畅的线条表现仕女闺阁之态。近体周昉,为早期创作风格,而细劲曲折的震颤之笔表现布质服装质感的创作之法,则学习后主书法。两种线条表现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体貌均有十分突出特点。传世作品(见下图)有《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宫中图》等?!吨仄粱崞逋肌罚峦迹┗婺咸浦兄骼瞽Z,四人对坐弈棋,有战笔法余韵,人物画法精整,线条细劲曲折,衣纹作战笔,是周文矩典型风格。
马培童以下佛像婴童作品,在行笔上出自周文矩,融周文矩战笔法,人物衣纹线条作战笔,用刻石刀法转笔法,焦墨写意性线条绘之,人物极具神韵。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2-18 10:54:27 11 0 1393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头枕着胳膊,有时倦宿在沙发上,有时躺在床上,眼睛盯着窗外,不管是白天黑夜,思考着。
宇宙上所有的星球都在漂浮着转圈,地球上也是,有的时候并不会拿牛顿定律当一回事,下水管的水流会在南北半球转不同的圈, 圈,龙卷风,洋流也是,证明什么呢?自然就在那里,证明你猜的对,证明你计算准确,那又如何,对错都在那里摆着。
人际关系也是有圈子组成的,相同的圈子,一个静止,一个围绕静止的圈子转,怎么都会多转一圈。
想明白了,就不想活了,可是,站在死亡的角度,你又死不了。
身份的转换就是从人变成夷这个过程。
也许,一旦成人,折腾完后,就如同知了或者蛇一样换了一身皮囊随风而去,到了另一个地方,又是如此而已。
具象的东西玩腻了,就想到了,或者说不自觉的做到了抽象。
众多了解你的人购买了懂你,你就成了有机会享受富有的大师生活,比如毕加索,如果,你走的太快,人类暂时不能够懂你,那么,就等死后再说吧,比如梵高。
看到陈丹青开始食人间烟火了,看到他违心的承认说自己是负能量了,心如刀绞,痛苦的张着大嘴说不出话来。
假话连篇虚伪成性的年代,你千万要随众,一句话你就成了仙,一句话你就成了鬼。
虽然,我把流言蜚语不当一回事,也没有威胁到谁,但西方总是拿中国说事,什么意思?
都能看懂我,我却看不见自己。
如果酒瓶子一开口,如果我要把时间向臭水一样的不计成本的流逝,我将和你一样,朋友圈又多了一些开始转圈的小宇宙。
都说,五十以后交的朋友才是有品位的真正朋友。
学着把独立思考的习惯改一改,学着吹吹牛,改变一下。
但你不能张嘴就要画,因为,命还要留着。
掏点银子,对谁都好! 查看更多2021-03-05 16:38:43 5 0 1393 -
2022-07-11 12:01:57 1 0 1393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2017-11-05 16:38:14 7 1 1392 -
2018-01-22 08:43:17 8 1 1392
-
2019-06-19 22:53:34 7 1 1392
-
2020-02-16 12:09:46 6 0 139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维度空间之略言
所谓的“维度空间”是人为的对“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假定的一个科学命题和探究方法,是现代“科学人”对世界/宇宙空间认识与理解的一个说词而已!
按“维”与“空间”来说,二十五、 二十五、六年前我在研究“伏羲先天八卦”与”九宫二十四向”的时候就讲过N多次,天、人、地、时、空要“五位一体”观,要浑然的去看。这个大宇宙当中按“维度空间”来说,应该就是“八卦九宫”表现的“九维空间”,一点到二维,二维到三维,三维到四维,依此以至到九维,这个世界/宇宙空间不是“三维”的,而是“九维”的!
“古中国”万年以前的华夏文化创启者伏羲先生遗留示世的这个先天卦图的“九维空间”也就是恒河畔释迦先生在讲“十方三界”的时候对“世界/宇宙”空间顿悟与觉察所得的真实景状,实有相,一恒河沙粒中就有六十亿佛国土,其大无边,其小无内,如如不动,一点化出万千世界,名之为真心,又以第八识流转而已!
与释迦先生同时代稍后点的我们的老子先生没有弄清楚这个“维度空间”的实际状况,他总觉得有一个东西是存在的,若有若无,恍兮惚兮的,也不知叫个啥,就强名之谓之“道”而已!
按现代科学人的思维逻辑与模式去推论,四维以上还有维度吗?回答,应该是有的,只不过科学的实证还没有看见或演算出来,谁要讲这些,科学人会异口同声说讲的这个人脑子有问题,是胡说八道,就好像考古历史的文化文明论者,当挖不到、看不见上古人的文字、青铜等遗物时就说上古人是史前没有文明的状态一样的可爱。
现代科学人对此“维度空间”在穷究的过程中,就催生了熵、磁场、波、引力、粒子流、量子、黑洞等许多繁芜的名堂,名之谓科学新发现,新理论,现代的科学人引领全世界的人都努力的向着要探究一个真实的世界/宇宙的“维度空间”而奔逐!当然,这种“穷究”精神和以科学的方法对世界/宇宙“维度空间”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需要敬重的!当然也有许多先见之明的人说,当科学家爬上山顶尽头的时候,佛陀已在山顶尽头处等着他们的到来而微笑!一一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20-03-14 20:06:50 7 0 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