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书画工作室作品,四条屏相马图,尺寸150cm×35cm×4
2018-02-09 21:18:25 3 0 1356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有空就画画速写,覃莽的速写
2018-05-07 08:22:36 3 0 1356 -
2019-12-27 22:41:14 7 0 1356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李白《将进酒》: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021-08-03 11:35:52 5 0 1356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松树黄山
今天朋友小聚。弄了几张小画。玩玩。2024-01-26 11:37:53 19 0 1356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近日小品 四尺三开
2018-02-21 22:35:24 6 0 135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仁者好游乐无边》规格:137cmx70cm;
款识:仁者好游乐无边,杨牧青作。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的 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4-15 10:35:34 5 0 135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绘画·艺术·革新求变与时代进步并不矛盾
20 世纪初,以陈独秀、康有为、蔡元培为代表的爱国志士在文化艺术界掀起了“革旧立新”思潮,批判了中国画坛长期存在的“崇南抑北”艺术理论主张,提倡中国画 张,提倡中国画改良要采取西画写实精神。这引起中国画家对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的重新审视,摒弃了长期以来中国画坛崇南抑北的倾向,开始走兼习南北宗派、注重写生、学习中西、博采众长的改良之路。
然而,为了使绘画担起挽救民族的社会责任而提倡学习西方写实主义,忽略了美术本体自身的发展规律,鲁迅等人深刻认识到这一弊端。以陈师曾为首的中国传统画家也意识到“革旧立新”思潮的西化倾向。他们立足于民族文化精神,针对这些言论提出了改良中国画的主张,建立起画会,坚持“故步不封,师承有自”的中国画改良之路,使中国传统绘画得以传承与发展。(上段摘自《艺术品》期刊张子谦的文稿)
21世纪下叶,余之《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就也是看到了明清以来董其昌诸大人“南北宗论”艺术思想的弊端,着眼时代发展和未来,欲转乾坤,毅然承续康有为、徐悲鸿、陈师曾诸哲人的激进思想和意识超前之举措,想使着“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大气磅礴、正义凛然的大格局、大思想的民族艺术之路,让大家从书斋文人画、画室刻意制作画中走出来,迈向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大写意境界!
诚然,这些激进思想和超前意识的“哲人”功过皆有。严格的讲,是功劳大于过失的!从中外古今历史上看,任何时代,任何时期,只有没落守旧不愿动自已奶酪者都不希望也不愿意改革出新的!民族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的,是包容并蓄的,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拓创出新的。说到底,这是一个文化思想与艺术认知的大问题!一一庚子立夏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5-05 16:42:08 4 0 1355 -
2020-08-27 21:38:28 4 0 135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创新作品《人面新岩画》创作介绍(二)
科学揭秘人面岩画之谜,诡异的人脸岩画是原始人的杰作,人面岩画,被称为是凝固在石头上的史诗??脊叛ё柿媳砻?,人类最早的岩画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 溯到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但岩画被大量发现的历史至今才不过一百多年。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世界岩画分布图上,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国际岩画委员会对中国岩画遗存的状况一无所知。
1986年4月,国际岩画委员主席阿纳蒂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信中介绍了中国当时已发现的100多处岩画遗址。寄信的人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兆复。收到这封信件之后,国际岩画委员会立即派人来到贺兰山考察。当这些世界顶尖的岩画专家们来到贺兰山口,眼前的情形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撼。
在一片高达20米的山崖上,从上至下密密麻麻地刻画了60余个人面像。这些人面像表情各异: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傲慢不屑,有的温柔慈祥,有的神秘莫测。这些斑驳的面孔把一个个疑问抛向了每一双注视它的眼睛:人面岩画凿刻于什么年代?创造它们的究竟是些什么人?考古成果表明,在距今一万年前,贺兰山东麓的山坡下生活着一群原始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他们慢慢学会了打造简单的石器,也学会了制造简陋的武器猎取动物、守护部落族群的安全。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不得不经常迁徙,追逐丰沛的水源和更多的兽群是他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所以根据人面岩画,我开始创作《人面新岩画》,下图就是我的创作。
2020,12,15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0-12-15 17:10:48 24 0 135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彭城汉画的融合美学》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汉画心话】(二)
彭城汉画融合了道学、佛学、哲学、美学等等、从根本参悟具象意象到抽象造型的特质与真义,在用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岩画、汉画、汉拓片、画 字、甲骨文、岩画、汉画、汉拓片、画像砖、汉画石刻的融合确定画面美学,开掘点线面、符号、图形与自身的阅历和审美,将具象、意象、抽象、融于自然。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独创刻石皴法,尚简古、求天趣、富意蕴,重装饰、形式美。
画本无固定的法则更没有固定的格式,法和格式是我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有法则可依,有格式参照,古人常用“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来形容人们的创新状态,意思说从有法走来又不为法所拘,而敢于破旧法、创新法,自立貌。这就是我独特的个性面貌和个人风格。
马培童记2022、5、2 查看更多2022-07-19 14:50:14 15 0 1355 -
董献省创作日记 对话
风水画旭日东升:此画寓意深邃,玄机处处,日为旭日,冉冉东升;绵厚靠山;草木连片,生机无限;是客厅办公室装饰的不二之选!
2020-02-16 09:12:11 6 0 1354 -
2020-10-09 14:44:06 5 0 1354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功夫,贵在坚持!》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06)
学好焦墨艺术,就要练好笔墨功夫,练好笔墨功夫就要坚持寂寞,守住寂寞,寂寞是单为你准备的 ”。因此,寂寞、孤独、才是练好 ;”。因此,寂寞、孤独、才是练好枯笔渴墨的功夫关念。
自己经历着最多是寂寞、孤独。才能真正学到艺术,就必须坚持练功。练枯笔渴墨骨意。坚持有痛、寂寞和孤独才有收获。
在创新的路上,才会发现,自己的这点寂寞、孤独。真的不算什么,学习焦墨功夫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踏踏实实一笔一墨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创新作品理想状态。只有当你每天忍受着寂寞、孤独、傲过多少日日夜夜,才能迎来成功的喜悦。
当你有收获的时候,才发现坚持寂寞、孤独的好处。热爱焦墨的心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要好好珍惜,坚持每天训练的机会。
正确的路是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焦墨艺术之路。每天鼓励自己多练习、多坚持一些,多努力一些,心态平和一些。多创作,那么创新作品就会充实、高雅。离自己的追求也会更近一些,这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09-18 16:26:04 19 0 1354 -
穆振庚创作日记 对话
虎年画虎,国画老虎,卧虎、虎头,《王者雄风》《福临乾坤》,请欣赏。
2022-03-01 16:10:29 19 0 1354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一组近日小品 70x45cm
2017-11-26 17:31:02 4 1 1353 -
李庆和生活日记 对话
李庆和作品
2018-04-18 14:04:14 5 1 135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走进全国重点社区院校企业继续中,那么,我们来做个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基础是什么?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
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 国梦”精神号召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纲领指引下,着力促进“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接地气,与人民生活相融合,让更多的国粹文化经典能够深入到社区,深入校园,深入到企业,有益于社区文化生活,有益于校园文化氛围,有益于企业文化创新,使其学有所用,不致荒废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美德!
二、经与多方意见征询后,杨牧青以身示行,以真诚的奉献心愿,陆续携手多位书法、国画、民俗、中医、国学和党政工作研究等方面的人士组建“团队”,发起并担纲主讲人,随时机分期次的举办该系列公益讲座。期间,将根据各地辖区内社区、校园、企业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以“北京”为中心,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推进,开展“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
三、讲座围绕中国的真(魏碑唐楷)、草(残纸写经、晋宋行草)、隶(碑刻摩崖、墓志简帛)、篆(甲骨金文)等书法艺术和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加工笔、写意表现形式)等国画艺术的为重点,以医、易、道、儒、佛五家传统的国学文化概要为辅助,结合国家当前主流文化进行分期分次的“主题式”讲述与互动交流。
四、讲座旨在传播书画艺术正道,弘扬国学文化智慧,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社会大众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认知度有所提高,惠及民众日常生活,受用于社会发展,以期为我们国家软实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尽一份文化老百姓、艺术平民的责任和义务!为“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战略做出应该做的一份工作,使古老而又新颖的中华民族以很强的“文化对抗力”角逐于国际大舞台,屹立于世界之林。 查看更多2019-04-27 19:22:42 13 0 1353 -
已认证
阎敏收藏日记 对话
祝贺:孙丽红创意绘画工作室作品展览在合正艺术博物馆圆满成功!
2020-07-16 09:54:18 3 0 1353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福水天上来》国画山水,寓意: 源源流水,生生不息,来自天上,赐福人间,竖幅,尺寸38cmⅹ68cm
2021-08-28 17:53:04 16 0 135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创作焦墨画二郎神《天使佑中华》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17)
二郎神在中国最初属于天庭派到人间战温神,拿妖除邪。
现在在中国人民的理念中、雷神、火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 msp;现在在中国人民的理念中、雷神、火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
二郎神是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心愿,来人间祛邪、避灾、祈福,带领白衣天使战疫情,给人民带来美好的愿望。
我创作《天神佑中华》即描绘有二郎神开道,和白衣天使战胜归来,合掌宣威的画面,想象奇诡壮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白衣天使在疫情救治、防控的第一线,逆流而上。彰显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新时代的英雄!致敬最美逆行者!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之战!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英雄,每一个闪光点都值得被记录。在这场没有硝烟却事关生死的斗争中,全国一盘棋,心手相连,同舟共济,各地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奔赴疫情一线“作战”;各地党员干部齐心协力,铸就后方抗疫“第一线”。一个个感人瞬间、一张张抗疫面孔、一声声加油打气,一条条痊愈喜讯......凝结成了抗击疫情的中国胜利时刻。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10-21 16:43:16 15 0 135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石窟佛陀写生速写与创作》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18)
石窟佛陀写生,先是要感受中国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记录者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我用焦墨写生和速写记录创作素材,还要发挥我 ,我用焦墨写生和速写记录创作素材,还要发挥我独创的刻石皴法,把雕塑石窟佛陀刻在宣纸上。
感悟焦墨黑白、阴阳、禅意、哲学,感受佛陀各种表情和形象化、具体化。
为焦墨画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和神奇美妙的写生对象,写生是用“以大观小,眼观心悟”的观察方法,用“凝练概括,繁而不乱”、“有感而发,情境交融”的构思和表现方法,感知佛陀精神,体会石窟佛陀的自然灵性。
写生是独立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速写本是为创作而随身所带的工具,把复杂的天、地、人化解为不同的线条,用线条来讲故事,用故事来抒发情感……以艺术家敏锐目光,来表现细腻、质朴、严谨而又抒情的笔刻来描述佛陀风貌:笔刻,刻细入微,丝丝入理,衣纹发髻,眉宇嘴角,尽显神韵。端庄的造型,精湛的刻石皴法,完美的构成,形神具备,佛韵鲜明,寓意深长。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10-21 16:54:37 18 0 1353 -
2019-09-14 17:40:13 6 0 135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全球首说 颠覆三观:杨牧青新释轩辕黄帝故里第五说
全球首说,颠覆海内外诸多“汉学家”和“古史古文化研究学者”三观一一杨牧青新释轩辕黄帝故里第五说
当今时代,科学的思维、科学的认识、科学的方法、科学 、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精神……给予了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最大的鼓励和鼓舞,在科学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科学求知、科学探索的基本人权,在科学面前,要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据余多年寻迹思考而出此言:“黄帝”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生活在古中国西北区域的上古华夏时代的一个族群统称,当属伏羲氏族群后裔?!靶币灾改铣滴?,以北极天星为号,出于天鼋氏,距今约5000年至6500年之间。
“轩辕”是天鼋之音转,上承北极天星之光华,下映华夏神州之山川?!豆铩ぶ苡锵隆芳窃?“我姬氏出自天鼋?!敝д吖粝壬贾ば刺祧?,是黄帝族群的图腾,余同意此说(详见本号内我的有关说辞)。
“黄帝”即皇帝,三皇之义,帝乃执玉璜号令天下的人,是生在姬水流域,玉璜其实是伏羲氏的后裔信物。
末代轩辕黄帝(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先生所记人物并以《五帝本纪》为首为开端)生于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的子午岭区域的庆阳市华池县葫芦河(即上古姬水流域)荔园堡/乔川/南梁红色革命老区一带的地方!
黄帝及长,西行登上甘肃省平凉崆峒山问道广成子(问的是医药、治邦之术),后返回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域一带修炼成长(今考古南佐遗址可佐证此地域是人烟兴旺发达的)。
约数年,黄帝再又东行到距他出生地较近的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区域问道岐伯(出生在三岔路口的长者/岐山/歧路/合水县有三岔豁口,通晓天地运行规律,善草药和养生之术),为后世留下了千古奇书《黄帝内经》,该“经”不仅讲的是养生医药之方法,而且也隐含着治国理政之大道,需明眼者慧鉴。
又约数年,黄帝又去东北方向到达了当时农耕农业生产非常发达的山西晋南晋东南一带(含运城盆地/汾河流域南部)与神农氏后裔炎帝汇合,联合搞农业耕种之事,并将四川西北部的养蚕技术传播给当地。于是,炎黄二帝将盐业、养蚕、农耕及铜冶炼等全面展开。
养精蓄税,养光韬晦,后为了不断扩大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区域,翻过太行山,跨越漳河流域,遇到了东部的族群劲敌“蚩尤”,难以取胜。于是,黄帝约上炎帝,二人如兄弟同盟手足,联手在河北涿鹿灭了山东济水流域的蚩尤族群(今考古上属于仰韶、大汶口文化区域)。
炎、黄二帝登上河北涿鹿合釜山西望大昆仑祭天壇(涿鹿即浊陆,浑浊的陆地,水草丰声,这里多野猪、野鹿等动物,人们追逐而获猪鹿/猪/豕常在水边。合釜即相合上古遂人、伏羲传下来的符令,如同后来调兵遣将的虎符,父金二字合体已明意了。大昆仑是先祖燧人/祁连合黎山、伏羲/仇池山、女娲/日月山的神壇/昆仑丘/昆仑墟/即古天文观象壇和发号施令的城壇,也就是后来文献所记的倒塌的废墟。)那会儿黄河潼关/三门峡以东许多地方都是黄淮流域的泛滥区域,不宜生民久居,只不过具茨山/嵩山周边半山坡上有一些人家居住,所以炎黄与蚩尤大战只能选择在蚩尤北边的“九黎族”大本营周边(九黎族是红山文化、跨湖桥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组合的)地方。
黄帝晚年度百岁而去世,陵随邑葬(也就是说黄陵周边会有黄帝的都城的,需要好好发掘考古。)后来,黄帝被安葬在距他出生地两百多公里陕西省铜川市黄陵县的桥山,并且分葬于他曾经管辖区的甘肃省正宁县五倾塬(桥山到五倾塬约100公里左右,属于子午岭区域。子午岭是1.5万年前伏羲时期的天地南北中线,故名子午。)《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妒芳羌狻芬世涝唬骸盎频圳T谏峡で派健?。《史记索隐》引《汉书.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妒芳钦濉芬独ǖ刂尽吩疲骸盎频哿暝谀萋薮ㄏ囟耸镒游缟健薄?br>乔山/桥山/峤山/高山/昆仑丘/昆仑墟/天地壇/方壇祭坛/陵墓都邑……说来研究古文字这数十年也是很惭愧呵,有的文字百思不解其奥秘,梦萦其间,唯有在躬身采风途程中猛地醒悟!
乔字,上夭下高,寓意高大(甲骨文中偶出现收编在《汉字字源》中,其形体颇具特征,然其它字典、数据库中未收录,则多见于《金文集成》等。)乔,是一个会意兼指事的字,实际上是表达了通过陵墓土丘高大之象以祭亡魂能够到达另一个生灵世界的意思。后来“乔”字显相演化成为各种字形,如桥梁则为人间联通行走的道路。老杨我前年到了中条山区域后向南舒目俯察,玄青如龙盘,再向北极仰观,云彩如垂光,旋即就明白了这个“乔”字的本义究竟是表达什么意思了!壬寅清明杨牧青记于莲花池公园。
线上线下:杨牧青甲骨文与上古文化课程己开启,欢迎留言报名。追艺探古@艺术+文化+传承=使命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推进途程中。
延伸阅读:
壬寅清明轩辕黄帝祭兼录黄帝故里新考第五说
末代轩辕黄帝行迹路线考略(修改稿)
为真正的收藏家和真正的艺术家制定艺术清规
走出昆仑 一点八方——您所不知道的人类上古文化情愫
全世界智慧人士,联合起来!向全世界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倡议
人类上古文化路线分布示意图
线上线下:杨牧青讲授 甲骨文与上古文化 课程报名
新书预告第二回:杨牧青专著《华夏之源》即将问世 查看更多2022-04-06 00:25:24 5 0 1352 -
怀羽创作日记 对话
长城 水墨画 怀羽水墨画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飞动的笔法 狂洒的墨韵2023-08-26 14:18:50 8 0 1352 -
2024-01-03 14:46:04 14 0 1352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覃莽的水粉画选。
2018-02-24 20:04:51 3 0 1351 -
许贵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这两天的画作,请各位斧正,感谢至极。
2017-12-04 06:50:19 3 1 1350 -
那宝成创作日记 对话
马宝成先生现场书法,非常气宇轩昂,有没有?
2017-12-28 22:08:15 3 2 1350 -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运笔论·第三十九章·适可兼通】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书法艺术中的运笔用意是一个思想方法体系,创作一幅具体的书法作品时,应用什么样的具体运笔用意,全都是由书写者自己 用意,全都是由书写者自己选择决定的。
一幅具体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构思方案,应该如何布局谋篇,那的确是提笔着纸之前那一会儿功夫之内就应该确定的事情。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这个道理用于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就应该是“差之一毫,失之千里?!笔榉ㄒ帐踝髌返拇醋鳎涔顾忌杓?,运笔用意如果开始时有一毫一厘的偏差,或者说有一笔一画的走调离意,终了所书写出来的书作效果则完全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面目。将“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这一道理用于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其道理是相通的。 查看更多2018-06-29 11:12:25 4 0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