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09 14:11:34 15 0 134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古脉今承·杨牧青书画上古文化艺术巴蜀邀请展系列活动在川举办
本网讯(郝富强报道):2020年11月15日至23日,古脉今承·杨牧青书画上古文化艺术巴蜀邀请展系列活动第一阶段的安排在成都九林教育以雅集 雅集交流形式和什邡半山公社以书画作品展览及《以甲骨文境象漫游上古文化文明》为题进行讲座交流形成分别举办。
本次活动由半山公社、艺术东方(英国)主承办;由九林教育(国际)、全球祖文化基金会天地讲堂、艺界网/报、西安贞观景业高科、四川中康工匠文创协办;莹莹担任总统筹,阿琼·斯蒂玛担任总监,肖诗平、龙淼、曾丽、徐婉冰、王晓燕、何伟艳、刘斌、杨智翔等担任联合策展人。
巴蜀文明,天府之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经济比较发达、自然环境优美的区域。本次展览以系列活动形式进行,以成都为坐标,计划分期进行,逐次逐地展出杨牧青甲骨金文书法、大写意山水画精品力作。同时,开展主题性的系列艺术品鉴、沙龙雅集、学术讲座,并且涉及古文字、古图符、上古文化文明及《山海经》、《易经象数》、《黄帝内经》和儒释道等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本次展览也是继多年前“水墨巴蜀·杨牧青中国画写生行暨川府文化问道”和“水墨巴蜀·己亥谷雨杨牧青蓉城之行”的活动再续。期间,杨牧青老师以他深厚的学养见识对“神与人”、“神话故事与人文历史”、“大禹行迹考”、“什邡风俗”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新的诠释,加之现场的书画作品创作展现和“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等内容的分享交流,使参观者流连忘返,感受到了中华文化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文化的自信力。
正如,杨牧青所言:“书画是一种职业,崇敬这种职业,社会才能崇敬艺术,艺术品收藏家和艺术品投资才能对书画家礼遇!然而,书画不仅是艺术的呈现,而且更需要文化的为师之道去滋养!夫贵学者,莫过于师。师不学者,则有愧羞于先人。故师者,勤而师学之,则无悔于学也!老师者,重学重问;学生者,重问重学。学生变为老师,老师化为学生。变中有化,化中有变,方为学养识见!”一样,新时代的艺术家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识学习和社会责任与使命的担当。(编辑:馨婕) 查看更多2020-11-24 19:14:28 9 0 1342 -
2021-08-06 23:59:49 7 0 134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想念吴冠中老先生的容貌与音声
杨牧青SH
14分钟前 · 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
吴冠中(1919-2010)老先生已作古好多年了,但老先生讲的太对了,至今听到他声音还是 生讲的太对了,至今听到他声音还是忘不掉,不能抹去的!
前两年冬季,去北京798在那个很大的投影屏上看了很长时间原纪录片:大影屏挂在一个画廊外面的墙壁上,面朝北,暗暗的很阴寒,下面还有风吹堆积的雪,时有北风冷嗖嗖的吹过,大影屏的影像与暗冷墙壁形成了鲜明对比,画面色彩极其明亮,吴老先生精神瞿烁,眼睛闪现着激情,在访谈问答中,他的话语声音非常大,加之大影屏音响效果很好(与原来电视、视频上看的感觉很不一样),我止步许久,看久了竟然忍不住潸然泪下,抬头看看冬天的蓝天,不禁思问:
我们新中国的艺术界究竟得了什么病症?!假使按吴老先生的呐喊声,取消了官办的书协、美协、画院,我们当今的艺术界病症能够得治吗?!估计也治不好,因为这是艺术家与收藏家与市场的三方问题呵!每一方若不恪守艺术的文化道德底线,那这个病症就会永远延续下去!
吴老先生说“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我要是出任主席,头一件事,美协解散!”、“(美院)都是一群不下蛋的鸡”、“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这些言词至今愈发震人耳声??!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10-06 15:11:58 5 0 1342 -
2020-08-08 07:30:54 2 0 1341
-
赵永利创作日记 对话
一气呵成,休息。
2017-12-17 10:14:00 3 2 1340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峽江煙雲》
68*30cm
軟片未裝裱
高勇利2018-03-31 13:31:59 2 0 1340 -
明清古艺收藏日记 对话
匾?!妒已盘m香》材质 核桃木 尺寸 长105???0。多不乱,少不疏,笔力朴实,秀劲绝伦。书亦有致,间亦以画法行之。文房雅舍 绝佳。
2018-05-24 20:36:57 3 0 1340 -
邓烈根创作日记 对话
奉新山里速写作品《村边闲地也生机》;
奉新山里红土地,纯净环保绿自然,又是一个阳光日。
向塘红花岗村所见,庚子年仲冬,醉墨山夫写生作品。2021-01-14 11:17:17 5 0 1340 -
2021-02-18 10:43:06 11 0 1340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慈悲如草,不言不语,不争不弃,可陪伴,可充饥,可取暖,可疗疾
2017-12-22 13:37:37 4 2 1339 -
2019-08-22 06:54:55 12 1 1339
-
粟盛林生活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作品《春江垂钓》,贾盛林,应深圳鹿之岛艺术中心邀请!现场挥毫作画!
2018-01-22 11:18:48 3 2 1338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国画《香遠》
规格:四尺斗方68x68cm
材料:仿古洒金宣纸软片
款文:兰花 宋 · 易士达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2018-02-11 21:03:31 5 0 1338 -
陈培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山居图《云山深居》庚子年作品。
2020-03-16 11:46:52 9 0 1338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香港画院,煙花三月下揚州
應揚州方面邀請,香港畫院院长马培童、執行院長姜耀南,副院長、甘肃國畫院院長李秀峰,副院長、山西省美协副主席狄少英、副院長河南國畫院院長封曙光、香港畫院花鳥畫院院長、山 長封曙光、香港畫院花鳥畫院院長、山西省美協副主席徐晉平、山西省美協主席、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玉璽、香港畫院研究員、新彊建設兵團美協副主席劉玉社、香港畫院研究員胡祝三等訪問掦州。在游楊州瘦西湖和l文化交流。几乎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只要一提起扬州,总会说到“烟花三月”,因为这个季节的扬州风景最美,而这其中令人印象最深也是最受人称道的风景自然是春日里的瘦西湖了
2020、03、26日 查看更多2020-03-29 18:16:58 23 0 1338 -
魏建军创作日记 对话
福禄图两张才完成
2017-11-03 22:20:01 3 0 1337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花鳥小品》
30*30CM
軟片,
高勇利发布2018-02-13 20:52:09 3 0 1337 -
徐立业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初春欢歌》, 六尺整纸,徐立业
2018-03-27 13:12:45 3 1 133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不是占卜辞 请走出解读的死胡同
如,此片通释为"庚子卜,宾,贞:王梦白牛,隹祸?″就这段如何去理解是关键……白牛还是伯牛?白与伯此处通假否??比如,第一,灼龟与龟卜法灼龟根本上不同;第 龟卜法灼龟根本上不同;第二,关键的许多字义已经脱离了"见象蕴意"的本义……等等。再如,卜,不是占卜之卜,是不同的标记状态,所以有左右、长短等等变化的形体。商人契刻很严谨的,文字、图符是神圣的,不会任意多变的!还有那个"子"字太有意思了,就这个子字若按教科论文格式去写,至少两万字以上呵!
"甲骨刻辞分甲骨卜辞和记事刻辞两种。在殷墟出土的约15万片甲骨中,绝大多数是商朝王室占卜的卜辞?!褰昀?,这样的描述虽然不准确,但比以往的描述好了许多,终于注意到了甲骨文是"记事″的功用……可惜这15万片中今能文字对译出来的都按甲骨文是占卜辞思维认识进行的,所以走进死胡同了。
用占卜辞思路解读甲骨契刻的记事文字,等于是自身就陷入迷信的局中了,所以从1899年至今120多年来,那么多的甲骨文研究学者和所谓的"专家″也没弄清楚……好像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会那些人一样的打转转!佛经浓缩后就是二百多字的心经,甲骨文解读每个字就是几句话而已,不需要长篇累牍的大论!
原来,华夏先祖如商王朝是迷信鬼神的,所以才有甲骨占卜辞的文字留存,按西方文明标准和唯物观,迷信鬼神就是愚昧、落后的……于是乎,推论出中华民族本身就落后的……西方价值观下的人会说,你们文明个屁,你们的先祖就是愚昧、落后,文字已摆在那里了呵……其实,这么大的问题当年至今被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忽悠了,还不清醒,那文化还自信个屁?。。?!悲我民族之不幸也?。∑谕钦?,好好理解我这段话的背后深义吧!昨天我说,甲骨文不仅是甲骨文的本身学术研究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华夏文化及至中国民族的大事!
因是因缘,余之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命运多舛,只有在不断地呐喊中待时了!同时,我已经写完了数万字的甲骨文非卜辞说的许多文稿了,现在就是浓缩成一句话"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进行不断地重复而已,以期东方既白!
一一记于"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欢迎关注> 查看更多2021-04-13 13:30:51 5 0 133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三星堆文化的上古北方文化南下是其重要源头之一
近来有阅<路生观史>一文,予以为该文分析的有道理,复阅余之<大禹行迹路线考﹥和<夏文化源渊﹥等杂记,故再说之如下:
上 化源渊﹥等杂记,故再说之如下:
上古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南下与巴蜀原住古人(羌为主体)相融合,是影响、开启、造就"三星堆"古巴蜀文化与文明的重重源头之一!
"三星堆"另一源头是中亚和南印度文化的相融合。其实,巴蜀文化与中原王朝的文化虽有吸收但一直不是多融洽的,属于抗争类型的,直至秦灭巴蜀古族王国至今的统一[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
按说,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南下入巴蜀路线比东部"东线"二里头文化进入巴蜀的路线要方便的多,因为"北线"没有过多的部族王权管辖区域约束,所以才有了4000多年前"大禹"北出汶川,越岷山至岷县、过临洮、翻陇山(六盘山)东行入晋东南运城盆地,以"盐"和"当地人口多"为优势,重新在"舜王朝"的大环境下,举起大旗,振兴华夏文化中的"夏文化"(也就是对当时近千年左右的黄帝文化传承。又如周穆王西去登昆仑、拜祭黄帝台﹤当时遗墟﹥会王母是没有错的)而没有走东出西安、洛阳之中原路线。
大禹懂水利,又会渔农,他通过改革、征伐、资源占有等方式奠定了新的一个"夏王朝",足迹与王权遍及中原及皖、鲁等地。
其实谜一样的三星堆,其实并不是谜,或许是发掘考古及文化史学者们陷入了不认识、不明白的迷茫中了。我们对上古文化文明的遗留,不能动不动都向中原文化上去拉郎配,或用中原的文化文明标准去量化的。另,考古的伟大之处是为历史找证据而不是左右历史发展或掌控历史的话语权,一定要放开胸怀看整个华夏的文化与文化!
今,三星堆有文字是以图纹符号形式出现的,按西方文明定义标准当然就不能认识华夏文明中的图纹符号形式的"文字"了。
整个广域的"三星堆文化"是上古帝颛顼至秦灭巴蜀之间两千多年的历史呈现?;褂?quot;祭祀坑"的叫法及是欠妥的!说开了,三星堆就是以夏文化王权为主体、为主线的文化文明遗存而已!
一一记于"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图片来自网络佚名,感谢原图片作者。 查看更多2021-06-02 10:29:57 12 0 1337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净化心灵”童心写历(43)
焦墨写生创作,每幅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艺术内涵和生活情趣,各有不同。都各自拥有优美的韵律和艺术情怀,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对生活探索,积累和感悟。来源于生活,同 累和感悟。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高于生活,这是艺术境界上的跨越,是作者在艺术灵魂上的升腾。
欣赏一幅作品,更重要的是能进入作品的境界之中,走进去,退得出来,这幅作品就是经典,就是艺术创作的最大之成功,每幅作品,都是坚守和付出的心血,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是心灵深处的韵律,更是滴水穿石之功!毅志磨励,持之以恒。
每次的成功,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提升,经典作品就是净化心灵的最佳润滑剂?。ㄌ┕鸱鹣盗凶髌酚刖植浚?/span> 查看更多2020-11-23 11:30:47 14 0 1336 -
2021-02-27 15:00:54 6 0 1336
-
2018-01-07 17:23:54 5 0 13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玉堂春梦
规格:168cm×68cm/8平尺多
材质:白宣老纸
款识:戊戌大年初六杨牧青于京华
钤印:杨牧青印(阴文)草坪先生(阳文)压角章:吉祥(阳文)2018-02-22 13:41:47 7 0 13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考古的史学事实证明,人类的画与舞在几万年前都是同步的,巫人(通灵者或头领)涂画颜料后伴以各种姿势起舞,祈求苍天有灵降平安,这是天人合一的最直接表达。
后来,约6000年前才有文字,东西方的文字最 的文字最早都是脱胎于图画的。图是图,是气象气候地图之义,画是画,是表象达情之义。再后来,画、舞、字分家了,各执一端。故有“大道多岐”之说。
古人的文人画论思想今人可借鉴,若以古人画论思想去做今人的画创作,就是不太明智的。古人智慧不可否定,但古人的世界观与视野是有局限的,这是劳动生产力决定的,这也是一个“笔墨当随时代”的大问题。当然,无源之水不可常流,这更是铁定的事实与公理!一一《杨牧青谈艺录》 查看更多2018-04-17 14:53:53 6 3 1335 -
张杰栋创作日记 对话
哪个好?两幅《秀色天下绝,山高人未识》国画山水画,尺寸68*138cm,刚完成,哪个好点?
2018-08-21 21:18:13 5 0 13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艺无国界,惟灵是显!
经典的艺术必须要有性灵达巧的通慧高手在一定的场景下去演绎,这样才能够淋漓尽致,心神合一。约之,水墨书法和国画,及至戏曲、舞蹈、诗词吟唱等一切艺术莫不如此!
唐人孙过庭论书有乖 论书有乖合之说,诚为不假!月下坐禅与月下焚香,是两种不同之境。有时,身处某环境下,若人对路投缘,阔论不息,茶香沁脾,酒气迷人。尔时,水墨兴起,即笔一二皆可名之佳作。然,自古高山流水少知音,阳春白雪期和者,故有广陵一曲绝唱而笑傲江湖,独孤九剑亦待击水飘叶之辈。
此乃天地之大道,自然造物之妙有,灵台闪显之刹那。诚如圣教序言,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1-19 21:44:48 13 0 13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之二:真正懂艺术的人实在不多
我过去很崇拜宋徽宗、王渊、黄筌、徐熙、赵孟\等人的画现在则看不入眼,因其无趣,只是画得工致,讨皇帝(除赵佶本人外)喜欢。
古代的书、画、诗、文均要在历史上影响大的 史上影响大的才算好。从这点看,在书法上米芾不及苏东坡,因为学苏东坡出来的很多。
杨补之画的梅花缺乏想象。好的艺术品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试看《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这些都是想象力很高的作品。刘、关、张各具面貌,各具性格,都是想象力驱使产生的人物,生活中根本找不到。杨补之的梅花太迁就实象了。
赵孟坚画山水,工笔而刚劲,后无来者。成都杨啸谷学之差似。
元代赵孟固画梅花、水仙,至为高洁。他的画是细笔中的减笔,格调与大笔中的八大山人相近。但作为一般人而论,讲究形象,崇尚唯美的形式,也很好,不必个个皆如子固、八大。
为什么说讲究形象崇尚唯美的形式也好呢?因为这至少可以使人的感官得到快乐。人最难快乐。但快乐也有高尚与低级的区别?!兑住吩唬骸跋韧跻宰骼殖绲隆?,孔氏曰:“礼乐”,皆同时崇尚礼、道德,不是瞎胡闹。
元四家我都不推崇?;乒纳剿ǎ弥簧?,始终画之,就好象唱过街戏的,翻来覆去就那么两折。元四家大多依附前代,自己的创造不多。
元方方壶、郑所南等才能代表一代画风,他们为人有民族气节,画也有创造性。
赵字妩媚软弱,追求时髦,如女人之迎合打扮,取媚于人,品格自然低下。其字体结构的照应法度严,只是框框。彼人格低,画格亦低,不能学。
赵画山有肉无骨,树也乏力。他的书法无骨力,无血脉。
宋、元人画多于笔墨上求稳,这等于既穿钉鞋又拄拐杖,稳倒是稳,有何生趣?笔上饱含水分,画得湿,是近代才发展成熟的方法,但难度很大。统水湿画虽不容易做到,但发展前途很大。 查看更多2018-02-17 12:43:26 4 4 1334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2-11-06 11:03:15 4 0 1334